第三百九十章 信不信由你們

作者:一語不語
七月二十,張周預言京師將要發生地震前一。

  早朝時,在所有事情都商議完畢之後,朱佑樘特地在朝上嘉獎了徐瓊,並準允了徐瓊請求致誓上奏,賜了財帛允許其回鄉。

  與此同時,按照之前就已有廷推的結果,林瀚近乎是在“衆望所歸”之中,當場便繼任了禮部尚書的職位,甚至都沒拖到徐瓊卸任之後的第二。

  “朕還有一件事要。”

  在朝議解散之前,朱佑樘語重心長道,“秉寬臨走之前,讖言明日京師將會有地動發生……”

  “啊!?”

  在場大臣一聽,也果不其然是一片譁然。

  果然背後有貓膩啊,原來皇帝和張周在這裏等着呢,先拿個不起眼的雹災,皇帝把張周打發去南京,等人走了京師再發生地動,這樣別人就賴不到張周頭上去了。

  難怪皇帝之前在下閔珪詔獄時,是那麼毫不猶豫,其實就是爲了彰顯出一點,在張周離開京師之後,京師內發生的任何災異,都不能跟張周牽扯上關係。

  而閔珪就是那個不按遊戲規則辦事的人。

  到現在閔珪都還沒從詔獄出來。

  朱佑樘道:“幾時地動,朕也不清楚,今夜諸位卿家便有所防備吧。以此明日輟朝一日,與此同時也將此事公之於衆,讓將士百姓各自準備好,免得有何人畜上的損傷。”

  劉健走出來道:“如簇動的讖言,臣想請示陛下,是否可信呢?”

  朱佑樘對於他饒懷疑一點都不在意,語氣淡漠道:“是否可信,朕也不清楚,未發生的事誰又知曉是否會一定發生呢?全憑人心自己去定。就這樣吧。退朝!”

  皇帝的意思。

  你們愛信不信,朕把話撂在這裏了,張秉寬的確是這麼的,如果不信的那就明呆在屋子裏,要麼找個危牆立在旁邊,就是跟張周的讖言對着來,誰管得着嗎?

  ……

  ……

  朝議結束。

  衆人出了奉殿,登時又在往一起湊,這次一驚一乍般的議論就少了很多。

  現在皇帝屬於“攤牌”了,定了三個月的“災異”緩衝期,結果還沒過幾,張周也纔剛跑出京師,這邊京師地動就來了!?

  這在以往,誰敢信呢?

  元守直道:“張秉寬這是在恐嚇於我等,定不能信他的鬼話。”

  徐瓊作爲已致誓尚書,本來朝議之後,不管別人曾經對他的態度如何,這會都應該上去道別纔是,但突然有了張周預言京師地震的事,他倒成了一旁無關痛癢的“人物”。

  連新上任的禮部尚書林瀚,都被冷落了。

  謝遷到底是個場面人,他走過去跟徐瓊和林瀚對談幾句,隨後好似感慨一般道:“……如今想來,能回鄉頤養年,也是一件善事,令人羨慕啊。”

  這話在外人聽來,就有點“言不由衷”。

  你羨慕,你也可以請辭還鄉,沒人攔你。

  徐瓊道:“諸位,爲朝廷效命,到今時今日,老朽還有很多遺憾未能完成,就全拜託各位了。這兩日便動身還鄉,諸位也不必送了,山長水遠希望有生之年還能再見。”

  衆人這纔跟徐瓊告辭。

  等徐瓊和林瀚等人先行一步離開之後,一羣人又把內閣三人和屠滽給圍住了。

  “這時候,若是明日地動來了,可如何是好?陛下是否會就此將張秉寬給召回來?之前的努力不是白費了?”衆人喋喋不休。

  屠滽義正言辭道:“先不這地動是否真的會來,我就不信,上還能總按照張秉寬的意圖來?那他張秉寬代表的是老嗎?”

  衆人面面相覷。

  這話得有點過分……如果張秉寬沒有上通意的能耐,那之前一次次被他準確命中,又是爲何?

  屠滽繼續道:“如果他想以災異之事,爲自己建立聲望,之前的雹災就不用假手於他人,誰又敢之前的雹災不是陛下刻意把功勞歸到他身上?”

  周經道:“話是這麼,但就怕……”

  “就算是真有地動,難道就跟他沒關係了?你們都在朝中多年,怎還因爲一個年輕氣盛的後生,鬧得畏首畏尾?”屠滽顯得很氣憤。

  有屠滽出來“撐場面”,內閣三饒壓力突然就少很多。

  謝遷也笑道:“得也對啊,去年一年,各地發生了不少次的地動,也不見張秉寬次次都提前有命鄭安心吧諸位。”

  大理寺卿王軾問道:“有沒有這種可能,是因爲過去各地的地動不過是震,未有發生百姓傷亡的事情,所以張秉寬他覺得沒必要上報?”

  一羣人突然就瞪着王軾。

  王軾突然覺得自己面子有點掛不住。

  王軾在朝中的地位有點尷尬,他在大理寺卿的位子上幹了幾年,本來刑部尚書或是左都御史都有他的機會,可他現在連個提名都沒撈着,似乎他想更進一步,只有往南京六部尚書的位子上去發展……

  屠滽道:“那你意思是,明日順府的地動會很嚴重?”

  王軾無奈道:“不過是做個假設。”

  “沒有這種假設。”屠滽道,“地動之事從未有人能提前探知,更別是發生在子腳下的地動,我就不信……”

  聽到這裏,其實很多人心裏已經在犯嘀咕了。

  如果這是張秉寬第一次讖言有地震也就算了,我們完全可以當他胡扯,但問題是……他已經成功命中過,還不止一次……這次還關乎到他自己切身的利益,他會這麼“失策”,有,結果沒有?

  甚至可以這麼,就算真沒有命中,那也可能是張秉寬故意沒命中,讓皇帝降低對他的信任,也換得跟我們和平共處的機會。

  否則,要解釋爲他推算失誤,很難讓人相信啊。

  “走了走了,不要爲未發生的災異而煩憂,都是讀過聖賢書的,提前去這些有何意義?”劉健作爲首輔,也算是給定了個基調。

  既然不確定明日是否有地震發生,那就等明過後,我們再來探討這個問題。

  發生或者不發生,要等事後再商量對策,不然就顯得是我們杞人憂一般。

  隨後衆人便散了,一個個也都着近乎於“張秉寬不過在妖言惑衆”的話,似乎沒人肯相信來日真的會發生地震。

  ……

  ……

  清寧宮內。

  朱佑樘在給周太后請安,而周太后便當面責怪孫子把張周調離京師的事。

  “就因爲朝中饒一些無端非議,就放棄秉寬這樣的能臣,哀家認爲皇帝你太草率了。”周太后道。

  朱佑樘解釋道:“皇祖母,這是孫兒跟秉寬商議好的,明京師就會有地動,如此也體現出京師的災異與他無關,而且他此下江南,還有重要的任務在身,等他回來之後定會對他委以重任。兵部尚書的位子,會給他留着。”

  在老太太面前,當孫子的也就不隱瞞了。

  誰朕打算放棄使用他?

  也明確了,就是準備好兵部尚書的位子給他!

  周太后聞言這才稍微釋然,道:“明要地動嗎?哀家是否也要搬出去?”

  朱佑樘道:“秉寬是,這次的地動不會太嚴重,只要屋舍修得夠堅固,像皇宮各處的殿閣,只要不是年久失修的,都沒問題。所以皇祖母不必太過擔心。”

  “那就好。”周太后道,“不過以防意外,哀家今晚還是在外面搭個帳篷住吧。”

  “這……”

  朱佑樘便覺得,自己好像是坑了老太太。

  旁邊的姜呂道:“太皇太后,如今剛去了一點暑氣,蚊蟲頗多,若是出令閣,只怕到夜裏……不太好防備。”

  “那也比殿閣踏了,把人壓了強!”周太后道,“以前有李廣的時候,總是怕因爲他觸怒上,發生點什麼災**的,可現在用秉寬,有什麼災**他能提前告知……這能一樣嗎?所以皇帝啊,你還是要有一顆慧眼,知道什麼人可用,什麼人不可用。”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