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串聯人物

作者:一語不語
柳景環視了一下週圍的人,顯得很爲難,意思是有些話不好明說。

  朱暉道:“有話直說!”

  柳景嘆道:“說白了吧,眼前咱的事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卻也很複雜,全看陛下的心情,鬧不好……論個瀆職罪都是輕的,爲今之計,除了要及早上捷報,把口風先給穩住,那就是要讓蔡國公知曉,以後咱是以他爲馬首是瞻的。在這種前提之下,送禮纔有用……”

  朱暉冷冷道:“如何讓他相信?”

  柳景道:“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要是這話早說還有用,現在火燒眉毛了再去說,只怕他不信,還會落井下石。就算他不落井下石,跟他走得近的,也會這麼做,也要看朝中究竟有幾人肯替我們說話。”

  朱暉好像掌握到其中的訣竅一般。

  “那好,本帥這就在京師中走動關係,你們也都把心放回肚子裏,崔元是我的人,我說什麼他都肯聽,這次他獲取功勞,就等於是我們獲得功勞!兩日之內抵達關隘,一定要追上韃子!他們已經不眠不休多日,就不信我們養精蓄銳,還追不上他們?打不過他們?”

  ……

  ……

  朱暉所部開始急速行軍了,這次是要星夜兼程趕路,但韃靼人畢竟也不會原地等。

  在楊一清無意展開下一場阻擊戰的情況下,留給朱暉的時間不多了。

  此時在京城內,朝廷上下所關注的重點已經不在寧夏,似乎韃靼人在經歷了花馬池和石溝城兩戰的敗績之後,沒人會覺得韃靼人還會有何作爲,都以爲韃靼人會直接撤兵,少有人能看清楚韃靼人進一步的意圖。

  朝廷上下所關注的重點,變成了即將展開的西北吏治整肅,這看起來是皇帝利用張周的手對西北開刀,皇帝要親自掌握西北的軍權。

  這天晚上,張周在戲樓內接待一名客人,正是如今的威寧侯王春。

  皇帝對於王春是非常看好的,即便王春從未有實際帶兵的經驗,且在都督府內可說是毫無作爲,甚至都沒有領京營或是西北的軍務權限,只是個空頭的威寧侯,但這並不影響朱佑樘把王春當成張周的嫡系,並準備委以重任。

  “張先生,在下對於治軍之事,並無太多見解,研武堂內恐怕也無法教授他人行軍及治軍之法,卻不知該如何爲朝廷效力?”

  王春曾短暫進入到研武堂內,不過是以學習的身份去的,校場比試也去了,但王春表現也不佳。

  主要還是因爲王春盛年時,王越因爲落罪而賦閒在家,王春少了跟他老爹沙場歷練的機會,而王越崛起之後又只是曇花一現,纔剛把爵位拿到,轉過年就過世了,也沒有給王春鋪墊好從政之路。

  現在等於說,王春在朝中只能仰仗於張周。

  張周笑道:“陛下的意思,是準備讓你領一地的總兵權限,協助治軍等事。”

  王春顯得爲難道:“只怕辜負陛下的信任。”

  王春一邊想得到表現的機會,自然也怕因爲表現不好,讓王家到手的爵位從自己手上飛了,現在王家更多是想守成,無過便是功,是整個王家上下所抱着的想法。

  畢竟都知道,想復刻第二個王威寧是不可能的,王越何等英雄人物,窮一生之力,還在張周這樣“貴人”相助之下,才取得今日的爵位,以王春自覺連父親一成的能耐都沒有,如果去戰場上,給王家丟人事小,把老爹奮鬥一生得來的東西失去才叫悲哀。

  張周道:“目前是準備,讓你去大同鎮。”

  “大同?”

  王春一聽,多少還是有些激動的。

  大同總兵這職位,是人人都覬覦的,之前大同總兵人選,也有提到他王春,王春甚至也有隨軍經驗,只是沒立下什麼戰功,但如果是跟着王守仁……這可說是最容易的差事。

  張周點頭道:“新建伯在大同,他是以大同巡撫兼任宣大總制,兵馬提調之事,顯然也不能由他一把抓。在他手下爲將,既有機會,也有壓力,他雖然年輕但治軍方面很有個性,有他獨斷專行的一面,普通的勳臣也未必能接受他那一套。”

  言外之意,這不一定就是白送你的機會。

  其實這更多是對你的一種挑戰。

  王春思忖之後,沒回答。

  張周帶給他的這個消息,多少還是讓他在一時之間難以消化。

  張周繼續道:“宣大之地,在年前年後,必定會有涉及進兵草原的戰事,表現的機會相對較多,且以令尊在軍中的威望,宣大一線的將士都敬佩於他的爲人,令尊的舊部也多,讓你過去,也是爲了籠絡人心。”

  “在下明白了。”

  王春多少知道了皇帝這麼決定的用意。

  不一定就是爲了要器重他,更多是把當成一個“串聯人物”,既然是要整肅西北軍政,那舊勳派或者是一些年老和有經驗的將領,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如果張周直接派一些新銳過去,勢必會引起地方軍界人士的反彈。

  說白了,你想派人去整頓地方,人家會給你設檻找麻煩。

  但派王春這樣本身沒有多少資歷的人去,卻還有王越兒子的背景,就會讓西北軍將和官員放鬆警惕,同時也方便張周實施一些“恩威並施”的手段。

  張周道:“如果威寧侯你沒有意見,那我會跟陛下再提,對你的任命估計在這幾日就會於朝堂上宣佈,可能要辛苦你了。”

  王春站起身,顯得很恭謹道:“能爲朝廷效命,自當身懷忠義之心,不敢忘本。”

  “好。”張周看時候差不多,起身道,“不叨擾,若是想觀戲,便留下來,或者派人送你回去,也早做準備。”

  “不勞煩蔡國公。”王春對張周可說是畢恭畢敬。

  ……

  ……

  張周起身送王春離開,王家也有家僕過來迎候,隨着王春乘坐馬車離開,王明珊也從一旁出來。

  “你大伯,要去當總兵,你父親不知道有沒有從軍的意向?”

  張周在夜色下站着,笑看着王明珊。

  王明珊想了想,搖搖頭,好像家族的事情跟她沒多大關係一樣。

  她平時只關心於如何去給張周當護衛,再是攢一些衣服、珠寶之類的,她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會對那些有興趣,平時照顧兒子的事會有奶孃負責,在張周身邊跟進跟出的,她好像已經忘記了當初是爲何要進張家門。

  “算了。”

  張周知道王明珊腦袋瓜沒那麼複雜,也就不逗弄她。

  還沒等他轉身進到戲樓內,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郭昂便帶人過來,立在張周面前給他施禮。

  “公爺,有西北來的奏疏,從宮裏送出來,讓您先閱覽的。”

  郭昂是來給張周送西北戰報的。

  張周把郭昂引進戲樓內,便也只是進到戲樓的一樓,隨即張週一擺手,戲臺上的戲馬上中止,很快一樓也只剩下寥寥數人。

  張周接過奏疏,看過上面內容,是楊一清奏報有關追擊韃靼人的情況,距離黃河仍舊有一天的馬程,楊一清直接分析韃靼人是準備渡河繼續在寧夏北部地區進行劫掠人畜,所以想拼命阻擋韃靼人渡河北上。

  “李公公因爲有事,未能親自到來,不過想讓卑職在得悉您的意見之後,回去通稟,應該會稟告於陛下。”

  郭昂說出他的來意。

  其實就是李榮奉命來問張周的意見,又不能親自到,讓郭昂跑腿。

  張周道:“這樣也好,明日我就不用親自入宮跑一趟了。”

  郭昂聽了也頗爲汗顏。

  別人都以能入朝參加朝議爲榮,而張周卻把這當成了極大的負擔,爭取各種逃避不去參加朝議,而皇帝居然也縱容,給人一種朝廷離了張周就不行,死賴着非讓他當官的感覺。

  “在我看來,寧夏巡撫的意見,很符合我的預期,這一戰的重點在於阻隔韃靼人北上,不讓其渡河。但戰事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將韃靼人的野心給扼殺。”

  張周說出看法。

  郭昂聽得一頭霧水。

  “公爺,卑職聽得不是很明白,扼殺狄夷的野心,您是說……”一般人要是這麼糊弄郭昂,郭昂肯定惱了。

  不提具體方略,只提一個籠統的概念,說得還如此不切實際……你玩我呢?

  張周道:“換我去,也難,誰讓保國公未能及時趕到呢?我也未料到會是如此啊。”

  知道楊一清想截斷韃靼人北上的路有點難,風險還有點高,如果事真不成,總要有背黑鍋的人,這個人自然是朱暉,總不能讓我張某人來背黑鍋吧?

  花馬池和石溝城兩戰,是我策劃出來的,你說我計劃不周詳,沒料到韃靼人會北上渡河?

  誰又能想到朱暉在戰場上如此拉胯呢?

  張周笑道:“韃靼人經歷兩戰的兵敗,士氣大降,且我早先已派人知會過寧夏地方,早讓他們做準備,只要及時將沿河的船隻焚燬,那韃靼人渡河的條件將無法達成,即便他們強行渡河,只要寧夏本地兵馬窮追不捨,那韃靼人勢必無法順利渡河。”

  “所以讓陛下和李公公放心,這一戰不會有大的閃失。”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