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開卷考

作者:一語不語
說完官職的事情,張周身下就是囑咐二人有關面見皇帝以及未來差事的履行。

  一旁的朱鳳看似有話要說,但因陸完和唐寅在旁,他也不好意思開口。

  正事說完,張周請幾人看戲,隨後張周纔將朱鳳叫到隔壁的包間內。

  “知節,有話就說。”張周道。

  朱鳳扭扭捏捏把寧彤請託他的事,跟張周說了。

  張周道:“二皇子生病,我雖沒探視,但以我所知問題尚不大,一歲多的孩子生病比較多也都是正常的,在合理的區間調養,宮裏的太醫其實也算有經驗。”

  話是這麼說,但張周卻很清楚,如果太醫能把那些嬰幼兒常患的疾病給處理好了,也不至於宮廷皇子幼年的夭折率有那麼高。

  “倒是你。”張周補充,“別人都在進取,你不會還想着留在京師混日子吧?遼東你不想去,西北你嫌苦寒,那你覺得何等差事更適合你?”

  朱鳳一臉沮喪道:“我也不知道。”

  張周看出朱鳳的確是那種沒主意的人,或許需要旁人來給他指一條明路。

  “在外人眼前,你安邊侯從出身到個人造詣,在整個大明都是首屈一指的,爲人那麼大度,怎在關乎個人事情上,這麼沒主見呢?”

  張周也有點恨其不爭。

  朱鳳道:“外人對我不知根知底,在他們面前裝一下也可,但在張兄面前,我的確沒什麼好裝的。要不張兄幫我安排一下。”

  “那我給你規劃好,回頭通知你,最近在京師也好好休息一下,或許過幾天就要離開了。”張周道。

  朱鳳一聽,就知道是張周早就給他做好了規劃安排,儘管不知道是什麼,但似乎又對張周非常信任。

  然後他就……點點頭表示自己可以接受。

  ……

  ……

  翌日天還沒亮,張周就入宮了。

  他要提前去見朱佑樘。

  乾清宮內,燈火有些暗淡,朱佑樘身心看起來很疲憊,張周見到君王駕臨,本也想上去提醒一下,你身體不好也就不要過分去專注於房幃之事了,雖然我也知道你現在錦瑟和諧,但也不代表你能做到有心有力。

  “秉寬……”

  朱佑樘看到張周,就好像見到親人一般。

  張週上前見禮。

  朱佑樘讓隨同張周過來的韋彬去整理一些奏疏,準備帶去朝堂上,而朱佑樘自己則讓張周坐下來,君臣二人先做一番溝通。

  “秉寬你是說,打算讓知節隨你去一趟薊州?”朱佑樘聽完張周的提請之後,也有些驚訝道。

  張周道:“是。”

  朱佑樘嘆道:“此番出兵,不過類似於各鎮尋常的演兵,若是你去薊州安排出兵之事,只怕動靜又要鬧大。”

  “回陛下,臣去薊州,不過是順道的事,此番過去並非爲出兵,而是前往永平府將鐵礦場進一步擴大,最近朝廷各方面用鐵量急劇增加,目前的產量已經不太夠用了。”

  朱佑樘似乎知道張周是爲正事而去的,但又有不捨得,想了想才道:“你也可以不去。”

  張周道:“臣過去不到一個月,就能回來。”

  朱佑樘看出張周有非去不可的緊迫性,這才首肯道:“早去早回。”

  一旁的韋彬問道:“那安邊侯隨蔡國公前去,是爲了讓他從薊州出兵嗎?”

  因爲司禮監中,韋彬跟各邊鎮的將領來往頻繁密切,也使得他更關心各邊鎮的局勢,如果朱鳳留在京城,那只是個混喫等死的小人物,甚至很不起眼,但要是朱鳳到了薊州這種地方,怎麼說也是總兵級別的,對於邊鎮的權力格局是有很大影響的。

  朱佑樘道:“若是知節從薊州領兵出征,也算是對他的歷練。”

  張周道:“臣也有如此的想法,這兩年安邊侯並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總該讓他多一些鍛鍊,免得在兵法韜略上有所生疏。”

  “好。”朱佑樘對朱鳳沒那麼多眷戀,在君王眼中,無論朱鳳有多忠誠,也不過只是個棋子,“那就讓他去再帶一次兵,就算獲得不了功勞,也可以去收攏一些軍心,朕最近對於薊州和遼東也放不下心,秉寬你過去也正好把軍務給整頓一下。剩下的你自己掂量着辦,朕就不多給你壓力,朕相信你能處置好。”

  ……

  ……

  奉天殿,朝議。

  當日大朝,文臣武勳各立一邊,而當天的主角,正是兩個張黨成員,陸完和唐寅的委任儀式。

  因爲朱佑樘提前跟劉健打過招呼,再加上張周這邊的支持,唐寅獲得提督易州山廠的職位可說是毫無波瀾,一個新科進士入朝不過兩年多,就能晉升如此高位,讓人羨慕的同時,也感慨張周黨派勢力的強大。

  但陸完當戶部右侍郎這件事,目前看起來還有些阻礙。

  在於現任的戶部右侍郎王儼在朝中操行和官聲都非常好,皇帝想把他安排去大同當巡撫,反對聲音比較多。

  因爲在外人看來,王儼怎麼也該是晉升左侍郎,甚至可以當個南京六部的尚書,而不是好似被髮配一樣,以七十歲的年歲跑去西北去給人打下手……畢竟目前宣大總督的駐地是在大同,王儼過去成了給毛頭小子王守仁當副手。

  朱佑樘見下面大臣出面反對的不少,意見似乎還很統一,他也有些氣惱,卻也儘量保持心平氣和道:“朕是深思熟慮之後纔想做出如此的安排。新建伯接連在草原上建功,有他坐鎮大同,能震懾狄夷,但畢竟他並無太多治下的經驗,難免會在這方面有所不足。”

  意思是,王守仁打仗是牛逼,但在治理民生和管理地方事務上,到底還是個新手,需要有老人過去帶。

  如此說起來,好像把王儼派過去,就合情合理多了。

  那是因爲不信任你把你發配嗎?

  錯了!

  正是因爲朕相信你能把王守仁給栽培好,才讓你過去的,這差事換了旁人還不行呢。

  話到這份上,普通臣子自然不好出來說話,很多人都在等着內閣出來發表一下觀點,讓皇帝把心思給改了,但因爲劉健提前得到皇帝的單獨授意,在劉健回去之後自然也要傳達皇帝的思想,以至於內閣此時都不好出來說話。

  若是李東陽或是謝遷這會跑出來反對,那就說明內閣並不理解皇帝的“苦心”,雖然可能會把皇帝勸住,但這會加深皇帝跟內閣之間隔閡。

  內閣這三人自然也要掂量一下,是不是要爲了一個王儼,而要跟皇帝鬧翻。

  吏部尚書馬文升這會當仁不讓,走出來道:“陛下,若以王儼前往大同,那過去數月之內,有關他接手戶部之事,難以完成交接,應當在夏糧徵收之後,再做定奪。”

  “不是也沒幾天了嗎?”朱佑樘道,“眼看都要到六月了,各地夏糧徵收的情況,還沒報上來嗎?”

  此時王儼自己走出來道:“回陛下,今年北方仍舊有不少地方有旱情,稅收進一步減少。”

  朱佑樘道:“是該改變一下了。最近兩年府庫也並無太大的壓力,這都是歸功於先前對韃靼人幾戰,以小的代價取得了大的成效,西北太平,用度方面自然就沒那麼大。還是秉寬調度有方。”

  以前皇帝這麼說,大臣心裏一百種意見和不服,都想着如何出來反駁。

  現在他們已經見怪不怪,好似都懶得跟皇帝做口舌之爭,你覺得秉寬厲害,就那樣吧,愛咋咋地。

  朱佑樘再道:“朕提議由提調紫荊關、倒馬關、居庸關、保定等處的陸完陸卿家,來接替王卿家爲戶部右侍郎,以其過去幾年治事的經驗,相信能把戶部右侍郎的差事給辦好,也讓王卿家也可以安心去大同赴任。”

  朕也不裝了,把王儼調走,就是爲了給秉寬的人騰地方。

  這會馬文升還站在外面,言官什麼的都指望他繼續反對,可馬文升聽到這裏也就明白爲什麼內閣沒人出來說話了。

  隨即馬文升便退回到臣班之內。

  “若是沒什麼人反對的話,此事便如此定了。”朱佑樘道。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