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這次不行,就等下次
“哪裏安全?”
張永心情很激動。
他很想知道韃靼人在哪,如果能帶一路人馬去突襲的話,不就等於是功勞到手了?
目前大明火器對比韃靼人的優勢,那是落在張永眼中的。
張永並不懼戰。
張周在地圖上比劃了一下,道:“要麼他們駐紮在很靠北的地方,要麼就分散在一些進退方便的區域,並且能以地形的優勢隨時察覺我們兵馬的動向,並按照他們對地形的熟悉,做迴避,以保證大明的兵馬追不上他們。”
“哪裏?”
張永瞪大眼,都快把地圖給翻過來打量了,就是不知道所謂的好地方在哪。
張周笑道:“如果我知道在哪,我就親自帶兵去了。”
“這……也是,也是。”
張永也略顯尷尬。
不過在張永看來,這可能是張周不願意把功勞讓給他,故意藏着不說而已,但這也只是一種可能性。
張永爲了表現自己是懂兵的,也跟着分析道:“先生,你看咱家說得對不對。如果按照之前的架式,韃子往北,或者是藏起來,都是有可能的。但隨着天轉涼,到現在大雪漫天,他們其實已經不太方便繼續往北走,您看說得是吧?”
“嗯。”張周點頭。
張永道:“以咱家所知,現在除了東邊薊鎮的人馬在找尋韃子,連新建伯也在找,但韃子的主力,更接近於寧夏纔對。畢竟他們纔剛從寧夏寇邊,這狼煙都還沒消弭呢。”
張周笑道:“也不見得就一定是在寧夏,草原這麼大,他們也會分兵在不同的地方,何況韃靼人跟我們的構成不同,他們是以部族爲單位,就好像朵顏三衛一樣,他們也是在逐漸遷徙和適應之中。”
張永道:“這東邊,有機會找到韃子的主力嗎?”
“有可能。我只說有可能,因爲我並不是韃靼人肚子裏的蛔蟲,我也回答不了張公公你這個問題。”
張周顯得很淡然。
不知道,我在探究,但也沒法去求證,那我還跟你說什麼?
張永急道:“那崔駙馬和成國公府那位小公爺……”
張周聳聳肩道:“那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如果真被韃靼人埋伏了,其實他們就賺了。”
“啊?”
張永想了想,隨即明白這是什麼意思,笑道;“韃子是不會主動去跟他們作戰的。”
“也不一定。張公公也該知道,這火器在冬天,很容易卡殼,尤其是冰天雪地的時候,而韃靼人似乎很擅長冬天打仗,或許他們就有這種魄力呢?”
“呵呵,先生您說笑了,現在韃子都知道大明的軍威是有多強勢,如果他們還想等到來年開春去打獵,他們就不敢來橫的,所以……新建伯纔敢長驅直入,但要是崔駙馬和那位小公爺,可能沒那種魄力,只要他們撤回來,這軍威也就體現了。”
張永試着去恭維崔元和朱鳳。
但張永很清楚這兩人,都不是打硬仗的材料,就連二人的軍功更多也是碰運氣。
張周道:“那我也只能等他們傳回的消息了。這要是再不回來,或許只能派人去找找他們……唉!就好像出去玩迷路的孩子,讓家長免不了擔心啊。”
張永一聽,還能這麼比喻的?
他隨即笑道:“說得是,說得是。先生您多費心。”
張永心裏還是有些失落的。
你在一個太監面前說孩子和家長……你這不是誠心讓我不痛快,勾起我的傷心事嗎?
……
……
張周在等崔元和朱鳳的消息,而朱佑樘則在等各路人馬的消息。
可綜合看來……情況並不樂觀。
朱佑樘這天早晨起來,已是日上三竿,還在養病的他,最近也不用上朝,卻是每天早晨都會讓陳寬把前一日的戰報給整理一下,拿到乾清宮來告訴他。
這天又是毫無斬獲的一天。
朱佑樘皺眉道:“英國公沒找到韃子就算了,怎麼連王瓊、王守仁和知節那邊,也都毫無消息?韃子憑空都飛走了嗎?”
陳寬道:“陛下,都在說,韃子知道咱大明的厲害,不敢來犯,咱就好像獵人一樣……當他們提着火器出去的時候,韃子就藏在深山中,等獵人走了他們再放肆。”
朱佑樘怒道:“感情就是把邊疆當成他們的後花園,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是吧?難道就不能將他們根除嗎?”
陳寬低下頭道:“可能……各路的將帥,也都在找尋韃子所在,只是……韃子有意要避開,他們想贏我們機會很小,但要在茫茫草原上藏起來,似乎……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這就要靠秉寬了……”
朱佑樘又想起張周來,神色似就沒那麼焦慮。
陳寬道:“蔡國公這兩日,也仍舊在三屯營,據說是要去港口,但一直都沒走。還有就是說……安邊侯和京山伯那邊……似乎斷了消息。”
“是打起來了嗎?”朱佑樘期待起來,“他們是靠秉寬直接授意出兵的,如果順利的話,他們也該遭遇韃靼人,並取勝了。”
陳寬卻顯得很沮喪道:“回陛下,他們因爲行軍耽擱,並從大寧繞了一圈,其實已錯過了最初的途徑,也錯過……機會了吧。他們也可能是……並沒有按照既定的路線走,也可能是……”
“行了,你就說他們戰略失當就行了!朕不會怪他們!他們去大寧的目的,是並不清楚朵顏三衛的動向,既是要幫秉寬,也是想震懾朵顏三衛,這點他們就做得很好,將在外總該有自己的主見,朕甚至覺得應該嘉獎他們。”
“陛下,話雖如此,可就是……”
“不必說。”朱佑樘伸手打斷陳寬的話道,“有消息你帶給朕,沒消息,也不見得就是壞消息。或許下一個就是好消息了呢?軍政之事有秉寬把着,朕放心。這次不行……總歸還有下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