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比誰更窩囊

作者:一語不語
花馬池的戰事,陷入到相持。

  這是大明邊軍和韃靼人雙方都沒想到的,很顯然所有人在此戰開啓之前,都會覺得,此戰會快速出結果,要麼是大明這邊取勝韃靼人落荒而逃,要麼就是大明邊軍撤回到關隘之內看着韃靼人肆虐。

  但沒想到,劉瑾派出了他的四路人馬,跟韃靼人殺得是有來有回。

  幾天之後,戰報就清楚傳到了王瓊面前,王瓊隨即也召開了軍事會議,此時朝廷派遣他爲統調此戰主帥的皇命還未傳達到延綏,也就是說,此時的王瓊尚還不負責花馬池的戰事結果。

  軍事會議上。

  延綏地方的諸多將領和官員,都望着王瓊背後掛着的巨型地圖,而一旁的書吏正在傳達劉瑾的敗報。

  沒錯。

  劉瑾跟韃靼人交戰的第一場,輸了,且輸得很慘。

  “……花馬池以一千騎兵爲突襲,本打算斷韃靼騎兵之後,路途上與韃靼中軍主力遭遇並交鋒,雙方各用火炮對射,我方折損兵馬四百餘,只能退出戰場往花馬池敗走,韃靼接連追擊,又殺我擄我邊軍將士數十人……”

  在場的將領聽了,有點心驚膽寒的意思。

  他們也沒聽明白,花馬池明明駐軍過萬人,怎麼就要派出一支千人的隊伍去突襲,卻還吃了那麼大的癟,竟然折損近半?

  四五百兵馬的損失,這換在成化或是弘治初年,或是不值一提,但都到了弘治十五年了,大明將士在西北已有三年戰無不勝,居然還能整出這種幺蛾子?

  簡直是不可理喻啊。

  參將曹維道:“若是遭遇兵敗,那花馬池的人馬只能退守,如此韃靼人或會長驅直入,三邊各處都可能會遭遇韃靼奇襲,應當派出精兵迎戰。”

  這是在提醒王瓊,要是花馬池遭遇到兵敗,接下來可預見的是,花馬池的大明軍隊會躲在城塞內不出來。

  而韃靼人多半也不會去攻打那些軍事堡壘,他們的目標就是搶劫,必然是從花馬池突擊進來,然後在三邊各處搶劫一番,最後在大明將士的避戰中揚長而去。

  這換了以前,也是很尋常的。

  但在經歷過這幾年的邊軍改革之後,這種情況已是不能容忍的事情。

  花馬池是不歸三邊總督來管,可花馬池之外的地方,那就是王瓊的管轄地界了,你王瓊沒道理袖手旁觀。

  神英道:“話雖如此,但目前得到的情報,說是此戰乃是鎮守中官劉公公所調遣,兵也是由他軍令所發,從花馬池調兵出關,兵分四路,每一路人馬僅千人。”

  這下在場的將領和官員都面面相覷。

  本來還以爲只是一次普通意義上的偷襲,結果被韃靼人發現了,這才導致了戰敗。

  感情此戰是你們花馬池的守軍故意設計出來的?

  很有花頭啊。

  居然兵分四路,一路一千人?這是什麼化整爲零的高端戰術?讓人看不懂呢?

  曹維道:“以眼下所得知的情況,韃靼在花馬池集結兵馬至少有兩萬餘,即便派出四千整軍,也難以與之一戰,兵分四路如此之分散,卻不知目的是爲何?是爲了截斷糧道,還是說……”

  別說是曹維這種在西北從軍多年的將領看不懂,在場的人也沒人能明白劉瑾的意圖。

  感覺很高級。

  什麼化整爲零,什麼以優勢兵馬突擊的……其實都是扯淡。

  在絕對的兵馬數量壓制之下,你想以四千化整爲零的散軍來取得當初崔元帶兵突擊的效果,根本是做不到的。

  王瓊道:“韃靼人準備充分,此戰的確是有些冒失了。”

  神英道:“眼下看來,花馬池的亂局不可避免,在宣大一線未有調遣兵馬的情況下,寧夏防區的戰事,非要從延綏來調兵補救不可。”

  這又是在告訴王瓊。

  花馬池的戰事,已經被劉瑾給玩砸了,劉瑾遭遇兵敗,接下來被參劾,恐怕連帶兵的資格都沒了,也就是說劉瑾的軍事生涯基本已經可以告一段落了,花馬池的防務也非要王瓊來留心,甚至是全權負責不可。

  王瓊道:“算日子,韃靼犯境的消息,前幾日已傳到京師,陛下也該下達軍令。可到現在……還沒有消息。”

  神英問道:“大人是在等陛下對花馬池的軍務做出安排?”

  王瓊嘆道:“即便有皇命下達,兵部那邊也做了安排,也想不到花馬池會是這般的境況,零散出兵,倒也不是不可,但也過於冒險。此番韃靼人敢來,明顯是因爲他們已重視起火炮的鑄造,這也提醒我們,此戰韃靼人是會用火器的。”

  “是啊。”

  在場的將領和官員也都有些擔心。

  劉瑾派出的第一路兵馬是遭遇戰敗,甚至有點慘敗的意思,但卻讓大明一方知道,韃靼人在作戰思路上跟以前已有不同。

  以前是靠騎兵突擊,靠鐵騎來跟大明的軍隊交鋒,是靠冷兵器的硬實力。

  但現在韃靼人也開始注重火炮等熱兵器,居然在戰場上出現了火炮對轟的情況。

  王瓊道:“劉瑾有直接報過戰果嗎?”

  “還沒有。”一旁的書吏道,“目前的戰果,都乃是夜不收所報回,不過戰果並無差異,花馬池守軍已開始回撤,韃靼人已全面進入關口,且在關口以內形成了諸多滋擾和劫掠之事。”

  王瓊嘆口氣道:“眼下也不能再等朝廷調遣,的確是該派遣兵馬做出應對。從延綏以東,固原等處,往花馬池集結兵馬,定要防備韃靼人出寧夏後衛的防區。延綏本地兵馬也隨時聽候調遣。”

  “是。”

  ……

  ……

  就在延綏得知劉瑾遭遇第一場戰敗時,其實劉瑾派出的四路人馬,已經跟韃靼人正面交鋒了四五場。

  每一次雙方看起來是勢均力敵,但喫虧的都是大明一方,且第一戰也如延綏所得知的情況一樣,大明折損兵馬將近四百,第一路兵馬明明武器和配備等最爲精良,卻不得不退居二線。

  劉瑾帶着第三路兵馬,本要上去馳援第一路兵馬,卻被告知徐甚已兵敗撤回。

  好在韃靼人也忌憚大明的火炮,並沒有長途追擊,在劉瑾的第三路人馬與徐甚匯兵時,這會鄭遂所帶的第二路人馬還在跟韃靼人的主力周旋。

  “公公,是卑職無能!”

  徐甚本想建功立業,爲自己混個爵位什麼的。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