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文安之復仕

作者:佚名
吏部尚書邱瑜開始介紹兩個人的情況。

  “堵胤錫現任武漢、黃州兵備道一職,在長沙監察軍務,可直接頂替何騰蛟。”

  “文安之是湖廣夷陵人,此前因誣陷被削籍歸鄉,前些日子內閣商議想召他進京,商談復起出仕一事。”

  崇禎仰着頭想了想:“即刻起恢復文安之官籍,擢升爲湖廣巡撫,總理政務。”

  “擢堵胤錫爲湖廣總兵,聽候袁繼鹹調遣。”

  “臣遵旨。”邱瑜領旨後退了出去。

  衆人離開後,乾清宮內又恢復了安靜。

  崇禎開始思考當前的局勢。

  北面建奴和蒙古人虎視眈眈,局勢還是像之前一樣緊張。

  南面的局勢反倒是明朗起來。

  尤其是秦良玉出川入楚,打破了湖廣地區的軍事平衡。

  隨着秦良玉的到來,明軍就能兵分兩路。

  袁繼咸和堵胤錫負責追繳張獻忠。

  秦良玉負責把李自成趕出湖廣,隨後一步步收復河南。

  打定主意後,崇禎讓人通知兵部擬定旨意。

  處理完這些問題後,崇禎開始思考如何賺錢。

  這個賺錢不是賣東西賺錢,而是如何徵收賦稅。

  連續免除全國百姓兩年賦稅雖然給百姓減了負,但是讓崇禎這位大明皇帝的財政問題開始暴露。

  縱然有金山銀山,也擋不住坐喫山空。

  哪怕有一個億的白銀,如果沒有進項,短短几年就能花光。

  也就是說,他需要在明年,也就是崇禎十九年做到收支平衡。

  不出意外的情況下,大明朝一年支出白銀兩千萬兩。

  收入也得達到這個數字纔行。

  國庫收入最大的來源是田賦,其次是丁銀和雜稅。

  此前他讓戶部計算過,在廢除三餉後,田賦收入大約是一千三百萬兩左右。

  丁銀一百五十萬兩,雜稅一百萬兩。

  缺額四百五十萬兩白銀。

  怎麼才能補齊四百五十萬兩的虧空呢

  崇禎首先想到的是開源。

  主要收入來源有三個,抄家,稅,貿易以及印錢。

  抄家就不用多說了,那些貪官污吏,爲禍鄉里的士紳統統抄家。

  稅分別是鹽稅,關稅。

  鹽稅首當其衝。

  萬曆四十五年,大明朝開始實行綱鹽法。

  天啓元年時,大明朝鹽稅收入是二百五十萬兩。

  到了崇禎十六年,鹽稅收入卻不足一百萬兩。

  錢哪兒去了

  它們沒有消失,而是被轉移了。

  本應送往國庫的錢被鹽商和官員瓜分了。

  至於關稅就更別提了,每年收入只有幾萬兩

  要知道,大明朝每年進、出口的貨物總額高達近千萬兩。

  就算徵收只徵百分之一的稅,關稅收入也該有十萬兩纔對

  可惜,錢都被轉移了。

  時間隨着崇禎的思考慢慢流逝,不多時,李若璉來了。

  “陛下,廩膳銀的事查清了。”

  李若璉遞上一摞紙,上面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

  崇禎掃了一眼,都是一些陳述,後面附有簽名有手印。

  李若璉繼續說道:“臣派錦衣衛去往學生薑貴老家調查,歷時一個月,現已調查完畢。”

  “姜貴家中確實貧寒,但”

  “但什麼”

  “但是他花錢大手大腳,喫的穿的用的不比鎮撫司的錦衣衛差尤其是他用的那些東西,臣都捨不得買。”

  “不對吧司禮監每個月只給他發一兩的廩膳銀,也不夠他的花費啊”

  “廩膳銀只是他收入的一部分,絕大部分收入來自別人的施捨。而他又擅長博取同情,所以每個月有很多額外收入。”

  “這麼說,國子監祭酒侯永豐是被誣告了”

  李若璉苦笑一聲:“臣以爲是,但又不是。因爲他家裏確實貧寒,三間土房都快塌了,但是吧他不貧寒”

  崇禎重重的嘆了一口氣:“你覺得此事該如何處理”

  “這臣不知。”李若璉謹慎地開口。

  這件事已經鬧大了,處理不好會引起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你給國子監祭酒侯永豐傳個話,讓他自行處置吧。無論結果如何,朕都不想在朝堂上看到這個學生,明白嗎”

  “臣明白了。”

  “等等,”見李若璉要走,崇禎喊停了他。

  “請陛下示下。”

  “陝西、山西去年夏糧、秋糧收成如何”

  李若璉一愣,不知道崇禎問這個問題幹什麼。

  尷尬的是,他不知道答案。

  “立刻安排人去打探一番,儘量準確一點。”

  “臣這就去安排。”

  李若璉走後,崇禎繼續思考之前的問題。

  他將巡鹽,海關關稅,遠洋貿易以及印錢的事一一寫在紙上。

  具體細節他沒寫,因爲不知道該怎麼寫。

  他只是把一些想法寫下來,然後交給內閣去商議細節。

  確定細節沒問題的話,再安排人去執行。

  有了內閣的幫忙,會少走很多彎路。

  “皇爺,戶部尚書求見。”王承恩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讓他進來吧。”

  戶部尚書方岳貢邁步走進大殿,隨後將手中的盒子高高舉過頭頂:“陛下,這是戶部鑄造的新銅錢,請陛下過目。”

  崇禎接過盒子,打開後拿起一枚銅錢,仔細看了起來。

  崇禎通寶

  在明代之前,許多朝代的銅錢都叫某某元寶。

  到了明代統一改爲通寶。

  原因很簡單,避諱朱元璋的元字。

  方岳貢介紹道:“陛下,我朝鑄錢用銅,每百斤銅料可獲利一萬六千文,折銀二十兩五錢四釐。每百斤銅料的成本價白銀十兩,利潤與成本五五開,十分可觀”

  “一兩銀子可換多少銅錢”

  “回陛下,明面上,一兩銀子可兌換一貫銅錢,一貫銅錢是七百七十文。”

  宋代之前,一貫銅錢是一千文。宋朝時期規定一貫錢等於一兩白銀,但是一貫錢不再是一千個銅板,而是七百七十個銅板,也就是七百七十文。

  “實際呢”崇禎問。

  “實際一兩銀子能兌換一千五百文左右。”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

  閱讀最新內容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餘的表情,彷彿對什麼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爲常。

  因爲這裏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麼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爲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於後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爲兩個職業,一爲鎮守使,一爲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網站即將關閉,

  免費看最新內容

  然後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爲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於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面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羣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乾淨。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

  閱讀最新章節。

  爲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更新,第406章文安之復仕免費閱讀。:2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