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大明朝貨幣體系

作者:佚名
崇禎放下手裏的銅錢,盯着方岳貢說道:“方尚書,你們戶部有沒有考慮鑄造銀錢以後稱銀幣”

  明代鑄錢的衙門有兩個。

  一個是工部的寶源局,另一個是戶部的寶泉局。

  除此之外,各行省又在地方設立分局鑄錢。

  “銀幣”方岳貢愣了下。

  “對,朕聽聞福建、江浙一帶的洋人用銀幣交易,當地百姓稱之爲番錢。每個銀幣重七錢三分五釐,有馬劍、洋船、雙燭、水草文等樣式。”

  “因爲不用稱重,只要磨損不是太厲害就能當七錢三分銀子使用,深受當地商人好評。”

  方岳貢疑惑的問:“臣想知道,陛下鑄造銀幣的目的是什麼。”

  崇禎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繼續說道:“等市面上銀幣足夠多的時候,朕會禁止用白銀繳納賦稅,只接受銀幣和銅錢。”

  “貨幣是大明朝的命脈,朕要將命脈掌控在自己手裏,而不是那些身懷巨賈的商人”

  方岳貢站在原地思考這件事的可行性。

  這件事在理論上不但行得通,還會讓商人之間的交易更便捷。

  市面上的銀子質量參差不齊,有摻鉛的、摻銅的鋅在明代稱白銅。

  同樣是一錠銀子,有的含銀量高達百分之九十,有的含銀量只有百分之七十。

  各地給銀子稱重的量器也不相同,或多或少都有公差。

  銀子是大明的本位貨幣,種種跡象表明,朝廷對貨幣控制幾乎爲零。

  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貨幣背後是國家信用。

  當貨幣失控,國家喪失信用的同時,還會喪失民衆的信任。

  這便是經濟影響政治的一個縮影。

  所以歷朝歷代滅亡的前兆是經濟崩潰,隨後纔是政治危機。

  比如唐宋。

  唐朝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地方徵收的稅不上交朝廷,導致中央朝廷財政危機。

  鑄錢

  好主意

  中央朝廷是這麼想的,地方藩鎮也是這麼想的。

  大家同時開足馬力鑄錢,直接把大唐的經濟徹底整崩潰了。

  宋朝遇到的麻煩也不小。

  由於人口增長和手工業的發展,導致市面上對貨幣需求量激增。

  大宋本想像唐朝一樣鑄錢,但

  大宋缺銅

  爲了鑄造出更多的貨幣,必須尋找替代品。

  可是替代品比銅還難找。

  當時大宋金銀產量少得可憐,除了金銀銅之外,能當貨幣的金屬只有鐵了。

  但是鐵的貴金屬屬性太弱了

  再加上容易生鏽,所以大宋想到了交子紙鈔。

  結果可想而知,到最後交子的價值跟擦屁股紙一樣廉價。

  崇禎之所以不發行紙幣,就是出於這種顧慮。

  他或許能做到不超發貨幣。

  但是下一任皇帝呢

  他能禁得住這種誘惑嗎

  顯然不能,因爲紙幣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鑄成銀幣就不一樣了,以上問題將會迎刃而解。

  而且目前大明的白銀儲量和黃銅儲備都足夠多。

  不過,方岳貢還是有疑問:“陛下,那市面上的白銀該怎麼處理”

  “商人可憑白銀向朝廷兌換等額的銀幣,用於交易。”

  “一兩銀子鑄成一枚銀幣,朝廷白白搭上了人工和模具的成本,對朝廷來說完全是一門虧本的生意。”方岳貢身爲戶部尚書,做任何事都考慮成本和收益。

  “誰說虧本了”

  “陛下的意思是”

  “銀幣中銀子和白銅的比例是9:1,不考慮白銅成本的話,商人的用一兩銀子只能換走九錢銀子,朝廷掙一錢。”

  “具體比例你們可以根據鑄造出來的銀幣成色進行調整,朝廷不指着這個掙錢,只要不虧錢就行。”

  “可是”方岳貢面帶憂慮之色:“臣怕那些商人拒不兌換銀幣,導致沒有足夠的銀子製作銀幣。市面上沒有足夠的銀幣,百姓們和商人爲了滿足交易需求,只能用回原來的銀子,進而導致新貨幣發行失敗。”

  崇禎微微一笑:“方尚書難道忘了朕的話如果朕宣佈明年賦稅只接受銀幣和銅錢,你會怎麼辦”

  “臣會上交銅錢。”方岳貢毫不猶豫地回答。

  一兩銀子能兌換一千五百文,只要不是傻子,哪怕手裏有銀子也會把銀子兌換成銅錢交稅。

  等等

  這麼做好像能收回一部分銀子。

  “那好,市面上銅錢少了會導致什麼”崇禎繼續問。

  “銅錢升值”

  “對應的呢”

  “銀子貶值”方岳貢想到了這一點,但還沒想明白後面的事。

  崇禎微微一笑:“不錯,隨着銀子貶值的越來越厲害,那些有銀子的人肯定慌了。他們有兩個選擇:一,把銀子兌換成銅錢保值;二,儘快把銀子花出去,繳納賦稅也好,買東西也罷。只要花出去了,銀子貶值就與他無關。”

  “想繳納賦稅只能把銀子兌換成銀幣,等市面上有足夠的銀幣時,銅錢與銀幣的兌換比例又會回到正常水平。”

  “這樣就形成了完美的閉環。”

  方岳貢低着頭認真思考。

  大明朝爲什麼銀貴錢銅錢賤

  說白了就是因爲朝廷徵收賦稅時只收銀子。

  老百姓爲了湊夠繳納賦稅的銀子,只能用接受銀貴錢賤的兌換標準。

  如果朝廷收銅錢,那麼銀子和銅錢的兌換比例將迅速回落到正常水平。

  對那些銀子多的人來說,損失不小。

  對百姓來說,卻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想明白這些道理後,方岳貢對着崇禎深施一禮:“臣想明白了,多謝陛下教誨。陛下之才,臣望塵莫及。”

  崇禎嘴角上揚:“行了,阿諛奉承的話就不要講了。儘快鑄造出銀幣拿給朕瞧瞧,沒問題的話就把這事定下來。”

  “此事在沒有確定之前,絕不能走漏風聲,尤其是賦稅收取銅錢的事。”

  “陛下放心,臣守口如瓶。”

  方岳貢走後,崇禎將王之心召至乾清宮。

  “王之心,現在外面一兩銀子能兌換多少銅錢”

  “回陛下,能兌換一千五百枚銅錢。”

  “你從內帑支一百萬兩銀子,悄悄拿到外面全部換成銅錢。此事不要急,八月十五前換完就行,儘量不要走漏風聲。”

  王之心一愣,他敏銳地察覺到這裏面有情況。

  具體什麼情況不得而知。

  作爲皇帝的內臣,他沒有詢問更不敢詢問,跪地領旨道:“奴婢領旨。”

  隨着王之心的離開,乾清宮再次恢復安靜。

  王承恩站在崇禎旁邊猶豫了一會,提醒道:“皇爺,您纔對王之心說的是儘量不要走漏風聲。”

  “嗯,有問題嗎”

  “依奴婢對王之心的瞭解,這件事肯定會走漏風聲。”

  “所以朕才說盡量不要走漏風聲。”

  “啊”王承恩腦袋裏有點亂:“皇爺爲什麼要這麼做”

  “只有把舊的貨幣體系搞亂了,新貨幣纔有機會進場,才能獲得老百姓信任”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

  閱讀最新內容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餘的表情,彷彿對什麼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爲常。

  因爲這裏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麼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爲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於後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爲兩個職業,一爲鎮守使,一爲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網站即將關閉,

  免費看最新內容

  然後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爲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於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面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羣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乾淨。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

  閱讀最新章節。

  爲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更新,第407章大明朝貨幣體系免費閱讀。:2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