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朱張情仇!
……
我願守土復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怎麼樣?這個還可以吧、”朱標喝了半斤貢酒,不知不覺間,開口狼嚎了一句。
朱棡連連點頭道:“大哥,你說這前宋的皇帝,怎麼都能昏厥成那個樣子?他們同宋師教的晉帝,何不食肉糜有啥子區別嘛。”
“三弟這就是問到點子上了,沒有前宋的昏聵,如何會有暴元南侵,也就沒有父皇的豐功偉績了,或許,我們也就不存在了。”
“說不得,父皇這個時候還在趙家的統治下,在濠州做個農民呢。”
朱標聳了聳肩,他們兄弟幾個,自幼拜在宋濂的手底下,學習文化,經史子集,宋濂更是給朱標單獨灌輸儒家的帝王心術。
只見朱棣大笑一聲道:“大哥說的也是,趙家不昏聵,哪裏有我們的今天吶,只是苦了這幾百年的百姓了。”
“不過現在好了,父皇一掃南北,大哥一句,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說的不就是父皇嘛。”
“不對啊,我記得父皇從自立開始,到現在沒有二十年吧。”朱棣腦海中回憶片刻,朱元璋自立到打敗陳友諒,張士誠,確實沒有二十年的時間。
“籠統詞彙,較真做什麼。”朱標瞥了一眼,朱棣嘿嘿憨笑着道:“大哥,四弟可跟你說件事,我聽人和父皇,說你壞話,說什麼,大哥要擡高商人,要降低蘇州的賦稅,這不會是真的吧。。”
朱棣話音剛落,朱棡和朱標同時放下了酒杯,面色凝重的看着朱棣,朱標開口道:“減低蘇州的農稅,只是想快一點恢復民生罷了,全國農稅都是一減再減。”
“只有蘇州,一直在加徵,這不是一件好事。”
朱標自然知道,蘇州是魚米之鄉,多徵一點稅賦,老百姓也不是活不了,也不會鬧的人禍縱橫,但朱元璋對蘇州的重稅,可不是因爲哪裏是富庶之地。
裏邊太多的個人恩怨在中間作祟了。
“大哥,你可不能糊塗啊,這事,父皇不信就罷了,父皇要是信了,蘇州是什麼地方?張士誠的老家啊,聽人說,當年張士誠派呂珍率十萬大軍兵圍安豐。”
“那個時候可是父皇正準備同陳友諒決戰的關鍵時刻,蘇州百姓愛戴張士誠,張士誠愛戴元廷,幫着元廷圍困小明王。”
“還是父皇親自帶兵去解圍,那一仗徐叔和常叔都受了傷,還不等父皇回頭,陳友諒就大軍兵發洪都。”
“如果不是文正哥守了八十多天,還指不定怎麼樣吶。”
“現在蘇州百姓還懷念給元廷賣命的張士誠,就應該加他們重稅。”
朱棣想法很簡單,甚至可以說和朱元璋同出一轍,當年羣雄紛爭,朱元璋和陳友諒都屬於紅巾軍的一支,張士誠?他是地主武裝,元廷給錢就幫元廷打仗,不給錢就坐在家裏吟詩作對。
朱標道:“一直加徵重稅下去,只會讓當地的百姓對張士誠念念不忘,要換個思路,爭取在一代人之後,讓蘇州的百姓忘卻張士誠,減農稅,剿滅張士誠殘部在海上的力量,纔是重要的。”
“行了,跟你說這些做什麼,你們倆啊,多學學兵法,學一學怎麼指揮大規模騎兵軍團作戰,等時間到了,有你們用武的地方,大哥的事情,你們就甭操心了。”
朱標起身說罷,忽然間,整個大街上,傳來一陣陣廝殺,哀嚎,痛哭聲交織在一起。
朱棡識趣的起身道:“大哥,那我帶着老四先下去歇着了。”
“明日早起,還要趕回去見父皇呢,走吧。”朱棡拉着朱棣,晃晃悠悠的走出了府衙,剛剛出門,朱棡對着朱棣的後腦勺給了一巴掌,這一巴掌險些將朱棣拍個跟頭。
本就喫醉了酒,朱棣身形踉蹌的向前橫挪幾步道:“三哥,你打我幹嘛?”
“打你?我還踹你呢。你跟大哥說什麼?啊~你一天天不感覺自己很放肆嗎?大哥仁厚,他有他的懷柔手段,去解決蘇州的問題。”
“就算大哥的辦法不是最好的,哪裏輪得到你老四來評論大哥的對錯?滾!”朱棡對着朱棣後屁股踹了一腳,直接將朱棣從府衙門前踹了出去。
坐在地上,一時間,朱棣竟忍不住哭了出來。
府衙。
朱標站在院子中,看着天上的繁星,深深嘆息道:“蘇州的事情,是我想的簡單了嗎?”
朱棡回身走了進來道:“大哥,剛纔我替你教訓過老四了,小兔崽子,胡言亂語,大哥別放在心上。”
“老三,你知道老二爲什麼沒跟過來嗎?”朱標背對着朱棡,開口詢問道。
低着頭,朱棡道:“二哥應該是在父皇身邊服侍吧,弟弟不知。”
“等以後你們就藩了,要記住約束自己,你性子太急,現在還小,多剋制暴躁的脾性,父皇封藩,並不是他看不見藩王對朝廷的威脅。”
“是他願意相信,我們這一代人,不會出現亂子,老二貪淫好色,驕奢**,在應天時就多有不法,封藩之後,你要引以爲戒。”
朱棡尷尬的笑了笑道:“大哥,弟弟可不會那些,我這精力放在打仗上,就夠了,過兩年在大些,弟弟就向父皇請旨,去濠州老家去住。”
“多讀兵書,日後也幫大哥在戰場上,建功立業。”
微微點頭,朱標道:“老四耿直人一個,他更年幼,說起話來口無遮攔,這話在我這裏說,也就罷了。他若是在旁人哪裏闡述,有些人還正愁着沒辦法離間我們。”
“你回去多安慰安慰他,小孩子嘛,告訴他,大哥回去帶他去狩獵。”朱標心情沉重的說着。
好在他是穿越在朱標身上,在這明初,還有着很濃厚的家庭情懷,不似幾代人後,徹底走向歷史軌跡中的最是無情帝王家。
朱棡應聲道:“大哥放心,沒別的事,我先回去了。”
“去吧~”朱標揮了揮手,示意朱棡可以離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