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不留活口,務必全殲
楊憲和蔣瓛連忙上前扶住了朱棣,朱標神色凝重道;“老四,你又惹禍了?”
“大哥,敵襲,敵襲。”朱棣上氣不接下氣的喊着。
蔣瓛心頭一震,楊憲愣愣的看着朱標,手足無措。
朱標一把抓住了朱棣的手腕,激動的控制不住力氣道;“老三呢?你三哥呢?他不是和你在一起嗎?他怎麼沒回來?”
朱棣被朱標的動作嚇了一跳,直接哭了起來。
蔣瓛道;“四皇子,您別哭了,快說,到底怎麼回事。”
楊憲道;“蔣瓛,還等什麼,四皇子說敵襲,快去召集士兵,護送殿下離開揚州。”
危難之際,朱標身爲太子,一旦他落到了敵人手裏,那可就要出大亂子了。
朱標推開了朱棣道;“去北門。”朱標心頭一緊,元廷剛剛被打回老家,去塞外喫土喝風了,揚州城又偏於內陸,遠在南方。
縱然元廷重整旗鼓,大明在北疆還有徐達坐鎮,數十萬開國百戰精兵,明初的軍事實力,可是碾壓暴元,追着蒙古騎兵打的他們抱頭鼠竄。
而且,最重要的是,朱標也沒有在歷史上聽說過,朱元璋北伐收付燕雲十六州後,洪武年間還有蒙古勢力打到揚州腳下的。
楊憲一把拉住朱標的手腕道;“殿下,您千金之軀,豈可隻身涉險?”
蔣瓛道:“殿下稍安勿躁,三皇子吉人天相,不會有意外的,卑職這就去招呼拱衛司去北門營救。”說罷,蔣瓛硬着頭皮衝了出去。
朱標的倔強性子,他早就像看看戰場是什麼樣子了,更何況,在這內地,哪怕是真的有敵人,也不會是大規模的數萬敵軍。
雖說揚州的城牆還沒有修好,但基本的輪廓尚且存在,朱標從府衙中提着硬弓,將箭筒扔給了楊憲道:“孤王練了一年箭,還沒試過呢。”
自然,穿過越來的朱標,他是希望自己能練火槍的,可那東西,真的太危險了,炸膛風險太大,技術遠遠不達標。
楊憲苦口婆心的勸說,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朱棣道;“大哥,我跑的時候,三哥還在指揮百姓反抗,對方大概有四百多人,沒有馬,沒有火器。衣着有些像我們穿的,又很不一樣。”
“不過他們說的話,勉強能聽懂,不是元人,有老百姓說他們是沿海倭寇。”
朱棣好不容易緩過神來,不敢在有大喘氣,跟着朱標身後,嘰嘰喳喳的說着。
“這纔是你應該說的,以後上了戰場,話都說不明白,大哥怎麼放心讓你指揮數萬大軍?”朱標冷眼對朱棣說道。
既然知道了對方的人數,大致來歷,武器裝備,那對付起來就簡單多了。
這個時候,蔣瓛也跟着帶人衝了過來,拱衛司的大漢將軍們,一個個孔武有力,皆是朱元璋在全國軍隊中挑選的精銳中的精銳,收兵入庫,他們可以下田務農,拿起兵器,就是大名最頂尖的戰鬥力。
負責保護皇帝安全的拱衛司,選拔可是極其嚴格的。
蔣瓛道;“陛下,千戶所七百八十九人,全部就位,卑職已經讓他們領了兵器,隨時可以趕往北門救援三皇子。”蔣瓛還當是蒙古騎兵又南下了,朱標看了眼楊憲道;“會騎馬嗎?”
“這個。。”楊憲頓了頓,他是會騎馬的,但騎馬上戰場,這馬可就不好控制了。
朱標也不在問,知曉了楊憲的難處,轉頭對一旁的朱棣道;“小四,拿着大哥的箭筒,上馬。”朱標翻身從一名拱衛司的小旗手裏接過一匹戰馬。
戰馬上,大明軍隊制式裝備,應有盡有。
“北門,出發!”
朱標勒了勒馬繮,雙腿夾緊馬腹,忽然間,戰馬人齊而立,險些要將朱標摔下來。
四周的拱衛司大漢將軍,紛紛在心裏捏了把汗,緊接着,朱標大喊一聲道;“衝!”
朱標,蔣瓛,朱棣,及一衆總旗官,少數小旗,駕着戰馬,三百匹駿馬狂奔而出。
揚州剛剛開始復耕,土地還很堅硬,馬蹄狂奔的速度,雖只有三百數,卻也讓大地跟着顫動起來,似如萬馬奔騰。
不過轉瞬間,朱標帶着人來到北門的任務田處,整個任務田中,血水匯聚,形成一條小溪,亂戰之中,朱棡本就年齡小,拼殺多時,縱然他是練過功夫,真正交上手,力氣上就吃了大虧。
彎弓搭箭,朱標拉滿了弓弦,箭矢對準了一名穿着破布,手裏拿着開口鐵刀的流浪武士。
嗖
嗡嗡嗡
弓弦發出一陣陣嗡嗡聲響,箭矢直接貫穿了流浪武士的右眼,硬弓的衝擊力,將流浪武士震出去半丈遠。
朱棡道;“大哥,快殺了他們,殺了他們!”朱棡已經着魔,手上染滿了獻血,一把鋼刀都開了口,對着朱標呼喊道。
朱棣道;“大哥,衝啊、”
朱標看着亂戰的情形,反倒沒有急促,見到朱棡沒事,朱標也就放緩了心態,面色平靜的看了眼蔣瓛道;“你帶一隊人,繞後迂迴,一定要全殲所有來犯之敵。”
蔣瓛道;“卑職遵命!”不敢有半點猶豫,蔣瓛直接招呼着周圍的士兵,從左側饒了過去,明目張膽的饒了過去,根本不需要有半點的隱藏。
一衆倭寇,海盜,他們在海上靠着戰船,還能欺負欺負沿海的海商,在大明內地,他們還差得遠了。
隨着蔣瓛的速度越來越快,朱標開口道;“不留活口,務必全殲!”時常跟在蔣瓛身邊的副千戶王寧和,高聲喊道;“殿下有旨。不留活口,務必全殲!”
“不留活口,務必全殲!”
“不留活口,務必全殲、”
一聲聲喊下去,不給敵人絲毫逃生的機會,這在兵法上是大忌會,但朱標卻不理會這些,給他們機會,讓他們跑到其他地方作亂。
並不會減少大明的損失,反而會加劇。
一鼓作氣將其全殲,雖然短期內的損失很大,但放在長遠來看,給他們活口,讓他們去查毒其他百姓,何苦來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