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居功至偉
大臣們都放年假了,但此刻已經有人得了消息,匆匆往皇宮趕來。
趙景程看完了信,一言不發將信轉交給趙景煜,睿親王匆忙查看,前面都是些正常的問候語,他直接略過,看向後面。
而後,趙景煜的身子抖了抖,終於鬆了一口氣。
“太好了,兩個人都沒事……”
尹正楠和顧子軒,兩個人都沒事。
信是柳淙寫的,之所以八百里加急,是因爲涉及到了尹正楠,大長公主的兒子,柳淙自然要千里報平安。
報完平安就是論功行賞,若是換了別人,柳淙可能還會做些手腳,但全程尹正楠都盯着呢,誰做了什麼,誰有功,柳淙便不敢隱瞞。
於是,大年夜那天晚上發生的事情,以及匈奴圍城整整22天,顧子軒校尉冷靜應對,和離安排,計守城池以及22日大軍趕回,顧子軒和尹正楠帶人前後夾擊,全滅匈奴人等等所有的事情,事無鉅細,全部呈報了上來。
看到最後,趙景煜更是拍着大腿大喝一聲:“痛快!”
好,真的是太好了!
“皇兄,這顧子軒瞧着文思比不過其弟顧子陸,但帶兵打仗卻是一把好手,他竟然還知道城牆是守山糧做的,我都不知道!”
若不是有這頓守山糧,說不定等到22日大軍返回的時候,城裏的人沒全死光,也得餓死半數了。
顧子軒,居功至偉。
趙景程也跟着連連點頭:“少年英雄,又是探花出身,只能說河西蘇氏的教育,真的不一般。”
侯府能教育出這樣好的兒子??
打死他都不信,顧子軒一定是蘇瑾教育出來的,蘇瑾就是蘇氏的女兒,間接等於河西蘇氏教導出來的,不接受反駁!!
趙景程命人去給大長公主報信,扭頭又跟睿親王商量着論功行賞的事情,很快朝臣們趕來,自然又對顧子軒的有勇有謀大加誇讚,而後經過一致決定,給二人升官。
於是任命很快下達,升顧子軒爲五品都指揮使,尹正楠爲從五品副指揮使,宋英傑升從七品副尉,任命書很快返還西北。
大家都覺得,匈奴不會選擇在陰冷的冬季開戰,反而這次的戰爭卻讓大家都打消了這個念頭。
明明西北的大雪下的又深又厚,可匈奴人依舊鋌而走險,冒着風雪來襲,甚至選在大年夜發起進攻……
趙景程眉頭緊鎖,宰相竇勤朗聲道:“皇上,匈奴人來勢洶洶,這個冬天必定不得安生,幸皇上有遠見,增開科考,選拔人才,派柳將軍帶人增援西北,提前防範於未然,不然這個年,匈奴人必定已經攻破河西四郡,直逼京城了!”
竇勤聲音不大,但卻字字珠璣,說的衆人都跟着心驚肉跳。
是啊,如果沒有增開科舉,選拔了顧子軒,沒有派柳淙大雪天趕路,是不是真如竇相所說,匈奴人現在已經直逼京城。
真是想想就害怕。
到了這一刻,那些少數的反對分子也不敢多說一個字,事實就是最好的證據,足以讓他們全部閉嘴。
竇勤看了一圈,見沒人反駁自己,這才繼續開口:“臣建議,繼續調撥糧草,支援西北。”
一句話,說的書房內寂靜到了極點。
不少人連呼吸都不敢大聲,因爲此刻真的太安靜了。
調撥糧草管用嗎?
還得調撥銀子啊!
何璧的大軍駐守西北,銀錢糧草都是從京中走的,現在柳淙的部隊也得要錢要糧,可,有嗎?
趙景程擔憂的是什麼,不就兩點,一是錢,二是西北戰事嗎??
現在,這兩樣都佔了,簡直鬧心啊。
趙景程也深吸了一口氣。
香皂的訂單雖然有,但還不像絲綢瓷器那麼多,大規模的銷售恐怕還得等到來年春天,爲今之計,這錢該如何湊還是個問題。
正想着,一直在朝中當背景板,默默無名的永安侯忽而站出來道。
“皇上,老臣的孫女顧隨玉在老臣來之前,曾說希望爲西北戰事盡微薄之力,她願意拿出去年自己做生意的全部收入,共計一萬兩銀子,馳援西北。”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跟着嘈雜起來。
侯府四小姐顧隨玉,竟然願意自掏腰包?
而且一年的收入分文不要,全捐?
衆人瞪大了眼睛驚訝的看向顧昭,而老爺子繼續道:“老臣也願意拿出侯府去年的半數收入,一共兩萬兩銀子,糧食百石,支援西北。”
自願掏錢?
還是白給?
顧昭這主意,也是聽了顧隨玉的話之後才萌發的。
四姑娘都能白給銀子支援,自己爲什麼不能?
在皇帝面前已經是邊緣人物了,如何才能多多在皇帝面前刷臉成了顧昭心裏最重要的事情,現在,機會不是來了嗎?
只要給錢,就能刷臉,多好的事兒!
朝中議論之聲更甚。
趙景程自然開心,更樂於見到這種事。
他老早就想讓朝臣出錢了,但這話他不能說,他說了,衆人便會怨恨自己,畢竟誰都不想自掏腰包,但,現在顧昭主動提出來,周圍的羣臣自然也得表示一下,而怨恨的對象自然也轉嫁到了顧昭身上。
只能說永安侯,好人也,既出錢還吸引了全部火力,大大的好人!
“永安侯大善!四姑娘大善!”
趙景程連聲誇讚。
“四姑娘說了,西北戰場上有她的夫君,她不但是在幫朝廷,也是在幫自己,於公於私,都得傾盡全力的支持。”
顧昭這話就說的更圓滿了。
顧隨玉的未婚夫是誰?
是尹正楠!
尹正楠是誰,是大長公主的兒子,是皇帝的表弟,是皇宮裏的常客,連皇太后都喜歡。
顧昭,這是在給永安侯臉上貼金呢。
而趙景程果然滿意點頭,至於接下來的,自然大家都得紛紛掏腰包,只是大家沒有侯府這麼豪,沒辦法一下子拿出幾萬兩銀子,但千八百兩也不嫌少,大家紛紛出力,而後這件事就從御書房一直向外擴散,後宮的娘娘們也跟着出錢,宮裏的宮女太監,一兩、二兩的也不嫌少,甚至連謝徊光這些基層官員都得了信,謝徊光更是直接掏出了五千兩銀子,已經算是捐贈很多的了。
很快,這件事情便傳到了大長公主耳朵裏。
結果,自己不喜歡的兒媳,竟然爲了兒子,將一年的盈利,全部捐獻??
趙盈巧,徹底沉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