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第 147 章

作者:假面的盛宴
147

  “這麼簡單的道理,爲何索春和喀興沒想到?”福兒問道。

  難道是先入爲主,覺得烏哈蘇應該是死於漠北草原部落人之手,便沒有多想?

  一個沒有多想,兩個也沒有多想,難道這裏那麼將士軍官都沒有想到?明明她都想到了。

  除非……

  “除非是有什麼原因,讓他們覺得只能是這個原因。”兩人異口同聲道。

  “那是什麼原因?”大郎插嘴道。

  “什麼原因?”

  “原因?”

  二郎三郎跟着學舌。

  本來衛傅和福兒正陷入兩人好有默契之感,被三個小傢伙一打岔,頓時笑了。

  “而且這個原因必然是衆人都閉口不敢提。”福兒補充了一句。

  至於再多的,她就想不到了。

  “朝廷一直明令禁止邊關與外蒙開通互市,卻是屢禁不止,衆商紛沓而至,盤踞邊關,所謂何來,不過利益。邊關常年有軍官將士把守,爲何還是屢禁不止?也不過是利益。”

  福兒不過是不知朝廷一些法令,並不代表她笨。

  “所以你的意思是,這裏有軍中的人庇護商人私自販賣貨物和漠北那邊的人通商?”

  通了,都通了。

  烏格本是漠北部落之人,爲何能被販賣到墨爾根?早先福兒就在疑惑,但她不熟知地理,也不太懂朝廷律法,自然洞悉不到其中的奧祕。

  可衛傅不同,他身爲太子的那些年,對朝廷各項事務,乃至各邊關施行的政策再清楚不過。

  又有跌落谷底後,對世俗民情的沉澱。

  所以甫一到這座城池,他便察覺出了異常。

  福兒只道這座城池熱鬧繁華不下龍江城,可這裏的地理位置卻遠不如龍江。

  龍江城盤踞於嫩江之側,又剛好處於嫩江平原之上,此地是黑龍江最大的平原,土地肥沃,所以人口稠密,又北接墨爾根和黑城,有源源不斷的毛皮輸入。

  可這座城池附近雖有望建河,但望建河接壤漠北,水路並不通暢,爲何也能如此繁華?

  說白了,就是它的熱鬧和繁華和它的地理位置並不匹配。

  自古以來,以農耕爲主的王朝都壓制商人,卻又少不了這些人。

  這些人逐利而來,可帶動地方經濟,但同時也會給很多地方帶來了動盪不穩。

  衛傅熟讀經史,對燕人崛起的歷史再清楚不過。

  當年燕人被前朝的遼東兵阻擋在關外,之所以能打入關內,除了前朝官員,沉珂難救,也是因爲燕人兵強馬壯。

  馬可以通過草原輸送,兵強卻不光要人強,還需鋒利的兵器堅固的鎧甲。

  前朝同樣對關外施行封鎖政策,嚴禁鐵、鹽、藥材等物往關外輸送,可依舊有源源不絕的物資輸送到關外。

  那到底是什麼人把這些東西賣出關外?

  自然是商人。

  所以商人在大燕朝的地位很敏感,一方面大燕改變了商人的地位,准許他們的後代參加科舉,同時也對這羣人很警惕。

  但至今沒有太好的遏制法子。

  因爲堵是堵不住的,只要邊關是人守着的,就必然會有漏洞。人本就逐利,就算殺了這批商人,還有無數商人,還有監守自盜的軍官將士。

  自古以來,邊關將領走私事件屢見不鮮,甚至上面人知道了,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喫草是不可能的。

  最上面的人喫空餉,下面的人沒空餉可喫,如何是好?自然需要別的路子斂財。邊關苦寒,人爲何願意守在這裏?總得有點甜頭。

  這件事其實就和龍江城那些做皮毛生意的軍官,是一個道理,殊途同歸。

  福兒沒想到本是和他說起烏哈蘇之死的事,竟延伸出這麼多故事。

  大郎聽得津津有味,二郎三郎兩個小傢伙,還是任事不懂的年月,見爹孃在說話,兩人自己就玩上了。

  也就一會兒功夫,三郎又把哥哥按在地上了。

  按着也就罷,他還要騎在哥哥身上。

  二郎眼淚汪汪的。

  大郎見到,也顧不得去聽了,忙去把三郎拉起來。

  “你怎麼又欺負人?”

  三郎暫時還不知欺負的意思,但知道自己好像做錯了。

  見二哥在哭,忙惡人也告狀地也哭了起來。

  這下可把福兒和衛傅都逗笑了。

  福兒將他拉過來,作勢打了他小屁股一下。

  “你個小壞蛋,欺負人你還好意思哭。”

  三郎還知道這會兒娘兇着,估計衝她哭是沒用了,忙往爹懷裏撲去。

  “娘打屁屁。”

  他很委屈地看向福兒,一副告狀的模樣。

  “小壞蛋,你可真壞,當着孃的面,你都敢告黑狀?”福兒叉着腰道。

  正說着,陳瑾來了。

  “公子,索春副都統來了。”

  他來做什麼?

  福兒還是知道,若打壓黑城的人不是烏蘇哈,那就只可能是索春這個齊齊哈爾副都統了。

  難道是來賠罪的?

  還真是來賠罪的。

  當然老狐狸的賠罪,自然不可能只是簡簡單單幾句話,而是體現在方方面面。

  之前待衛傅殷勤是一,這次除了口頭上的賠罪,索春還帶來了一個有用的消息。

  這個消息跟福兒和衛傅所猜的差不多,跟走私有關。

  不過烏哈蘇此人跟其他人不一樣,別人都是自己喫肉,手下喫殘渣,再往下的喝湯,他是肉要全喫,湯也不給別人剩多少。

  因此當地駐守的軍官將士,一直對他頗有怨言。

  不過索春也就只知道這些,且他十分會說話,隻字未提烏哈蘇之死,可能與他走私有關,但無不是在暗示與此有關。

  這就是爲何所有人都覺得烏哈蘇之死,是蒙古人人有關的原因所在了。

  所謂巡防不過是套話,具體去幹什麼,都知道怎麼回事,只是不好對朝廷這麼講罷了。

  可烏哈蘇真就是蒙古人所殺?

  爲何以前好好的,這次就被殺了?是何原因致使本來合作的雙方,突發反目成仇,殺他的那些蒙古人難道不怕錯失一條財路?

  要知道,朝廷對邊關的封鎖政策越是嚴厲,各種貨物販賣出去的利潤越高,有時竟能高達數倍數十倍不止。

  他們捨得錯失這條財路?

  他們就不怕殺了朝廷高級將領,招惹來大燕的報復?如今漠北局勢本就複雜,不管哪一方擅動,都會引來不可預料的後果。

  索春見將軍大人沉默不言,心知自己這個好事賣對了。

  他這一關算是過去了,只要日後小心應對,將軍應該不好意思舊事重提來找自己麻煩。

  不提索春這邊如何,這些疑問一直盤旋在衛傅腦海裏,甚至臨睡之前還在思索。

  福兒也幫他想了好久,一直沒有頭緒。

  次日,一大早衛傅讓人把喀興叫了來,讓他把當時負責查看處理那些護衛屍首的人叫來。

  不多時,兩個低階兵卒,以及一個看模樣是仵作打扮的人就到了。

  兩個低階兵卒稱述乏善可陳,倒是那仵作的敘述要詳細一些。

  “你是說那些護衛身上有火器傷的痕跡?”衛傅問道。

  仵作點了點頭:“只有兩人身上有,另外……”

  “這件事下官也知道,但火器在草原上並不罕見,那些護衛致命傷大多數都是由弓箭所傷,說明襲擊他們的人擅騎射。”喀興插言道。

  衛傅虛按了按手,示意他別急着插話,等仵作說完。

  仵作見一時之間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不禁生怯,但還是鼓起勇氣道:“其實小的還發現一處異常,曾稟報過上官,但上官似乎並不重視。”

  這個上官指的自然不是喀興,而是管仵作的人。

  “什麼異常?”衛傅溫和道,“你不要害怕,直接說就是。”

  “當時屍首運回來,都混在一處,上官命小的查看死因,因爲沒有人管這些屍首,所以收斂也是小的順手做的……”

  收斂其實不是什麼重活,但收斂幾十具屍體,就是一項重活了。

  而且這些屍身,有的完整,有的不完整,完整的大多致命傷是箭傷,不完整的則是刀傷。

  若是碰見個不負責的收斂人,大多都是將這些人混在一處,擡出去埋了算了。邊關這種地方,死人歷來不少見,除了些有名姓的將領,誰去管下面這些小兵卒。

  可這個仵作心腸柔軟,見這些人死相悽慘,再加上他要查驗死因就順手把完整的放在一處,不完整的拼湊起來。

  “這怎麼知道?”喀興有些爲難道,“將軍你也知道烏將軍的性格,旁人可不好打聽他的事。”

  衛傅被氣笑了。

  人沒死,讓人忌憚也就罷了,現在人死了,難道還留有餘威不成?

  怪不得鄂畢河說烏哈蘇不好相與,看喀興反應就能知道其性格多麼不好相處。

  “那就去查,去問。你不知道,就去問知道的人,活人出去的,死了沒回來難道查不到?”

  “下官這就去。”

  ……

  其實並不難查,只是所有人都不想查,或是不想細究罷了。

  可能是顧忌怕朝廷知道此地竟有人私自與草原上的人通商,也可能是烏哈蘇性格難以相處,大多數人都厭惡他,自然沒人關心他的死。

  最終查來的結果,烏哈蘇帶出去的人有五十多個,但帶回來的屍首卻只有三十多具。

  這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有人襲擊了烏哈蘇這夥人,卻故布迷障帶走了二十多具屍體。

  爲何要把屍體帶走?

  說明屍體上有不能見人的東西。

  再結合遺留在原地的屍體,爲何經歷三天都被沒動物所食,以及仵作所說的多出的那隻帶着火器上的手,真相幾乎呼之欲出。

  有人故意襲擊了烏哈蘇這羣人,假裝他們是被蒙古人所殺,這夥人似乎害怕被人發現屍首上的火器傷過多,所以帶走了部分屍體。

  爲了保證屍體可以落在大燕將士的手中,這夥人可能守着屍首守了三天,等到前去搜尋的人找過來,他們才匆匆而離。

  那麼這夥人是誰呢?

  擁有很多火器,想挑起大燕和漠北部落紛爭……

  望建河往下游而去,流到黑江江口時,和石勒喀河匯流,成爲黑江的源頭。

  而石勒喀河上有羅剎人建造的石勒喀城。同時,石勒喀河西邊有支流,剛好經過烏哈蘇受到襲擊附近的位置。

  答案呼之欲出。

  作者有話要說:先更,我來修錯字。

  有紅包。

  “這麼簡單的道理,爲何索春和喀興沒想到?”福兒問道。

  難道是先入爲主,覺得烏哈蘇應該是死於漠北草原部落人之手,便沒有多想?

  一個沒有多想,兩個也沒有多想,難道這裏那麼將士軍官都沒有想到?明明她都想到了。

  除非……

  “除非是有什麼原因,讓他們覺得只能是這個原因。”兩人異口同聲道。

  “那是什麼原因?”大郎插嘴道。

  “什麼原因?”

  “原因?”

  二郎三郎跟着學舌。

  本來衛傅和福兒正陷入兩人好有默契之感,被三個小傢伙一打岔,頓時笑了。

  “而且這個原因必然是衆人都閉口不敢提。”福兒補充了一句。

  至於再多的,她就想不到了。

  “朝廷一直明令禁止邊關與外蒙開通互市,卻是屢禁不止,衆商紛沓而至,盤踞邊關,所謂何來,不過利益。邊關常年有軍官將士把守,爲何還是屢禁不止?也不過是利益。”

  福兒不過是不知朝廷一些法令,並不代表她笨。

  “所以你的意思是,這裏有軍中的人庇護商人私自販賣貨物和漠北那邊的人通商?”

  通了,都通了。

  烏格本是漠北部落之人,爲何能被販賣到墨爾根?早先福兒就在疑惑,但她不熟知地理,也不太懂朝廷律法,自然洞悉不到其中的奧祕。

  可衛傅不同,他身爲太子的那些年,對朝廷各項事務,乃至各邊關施行的政策再清楚不過。

  又有跌落谷底後,對世俗民情的沉澱。

  所以甫一到這座城池,他便察覺出了異常。

  福兒只道這座城池熱鬧繁華不下龍江城,可這裏的地理位置卻遠不如龍江。

  龍江城盤踞於嫩江之側,又剛好處於嫩江平原之上,此地是黑龍江最大的平原,土地肥沃,所以人口稠密,又北接墨爾根和黑城,有源源不斷的毛皮輸入。

  可這座城池附近雖有望建河,但望建河接壤漠北,水路並不通暢,爲何也能如此繁華?

  說白了,就是它的熱鬧和繁華和它的地理位置並不匹配。

  自古以來,以農耕爲主的王朝都壓制商人,卻又少不了這些人。

  這些人逐利而來,可帶動地方經濟,但同時也會給很多地方帶來了動盪不穩。

  衛傅熟讀經史,對燕人崛起的歷史再清楚不過。

  當年燕人被前朝的遼東兵阻擋在關外,之所以能打入關內,除了前朝官員,沉珂難救,也是因爲燕人兵強馬壯。

  馬可以通過草原輸送,兵強卻不光要人強,還需鋒利的兵器堅固的鎧甲。

  前朝同樣對關外施行封鎖政策,嚴禁鐵、鹽、藥材等物往關外輸送,可依舊有源源不絕的物資輸送到關外。

  那到底是什麼人把這些東西賣出關外?

  自然是商人。

  所以商人在大燕朝的地位很敏感,一方面大燕改變了商人的地位,准許他們的後代參加科舉,同時也對這羣人很警惕。

  但至今沒有太好的遏制法子。

  因爲堵是堵不住的,只要邊關是人守着的,就必然會有漏洞。人本就逐利,就算殺了這批商人,還有無數商人,還有監守自盜的軍官將士。

  自古以來,邊關將領走私事件屢見不鮮,甚至上面人知道了,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喫草是不可能的。

  最上面的人喫空餉,下面的人沒空餉可喫,如何是好?自然需要別的路子斂財。邊關苦寒,人爲何願意守在這裏?總得有點甜頭。

  這件事其實就和龍江城那些做皮毛生意的軍官,是一個道理,殊途同歸。

  福兒沒想到本是和他說起烏哈蘇之死的事,竟延伸出這麼多故事。

  大郎聽得津津有味,二郎三郎兩個小傢伙,還是任事不懂的年月,見爹孃在說話,兩人自己就玩上了。

  也就一會兒功夫,三郎又把哥哥按在地上了。

  按着也就罷,他還要騎在哥哥身上。

  二郎眼淚汪汪的。

  大郎見到,也顧不得去聽了,忙去把三郎拉起來。

  “你怎麼又欺負人?”

  三郎暫時還不知欺負的意思,但知道自己好像做錯了。

  見二哥在哭,忙惡人也告狀地也哭了起來。

  這下可把福兒和衛傅都逗笑了。

  福兒將他拉過來,作勢打了他小屁股一下。

  “你個小壞蛋,欺負人你還好意思哭。”

  三郎還知道這會兒娘兇着,估計衝她哭是沒用了,忙往爹懷裏撲去。

  “娘打屁屁。”

  他很委屈地看向福兒,一副告狀的模樣。

  “小壞蛋,你可真壞,當着孃的面,你都敢告黑狀?”福兒叉着腰道。

  正說着,陳瑾來了。

  “公子,索春副都統來了。”

  他來做什麼?

  福兒還是知道,若打壓黑城的人不是烏蘇哈,那就只可能是索春這個齊齊哈爾副都統了。

  難道是來賠罪的?

  還真是來賠罪的。

  當然老狐狸的賠罪,自然不可能只是簡簡單單幾句話,而是體現在方方面面。

  之前待衛傅殷勤是一,這次除了口頭上的賠罪,索春還帶來了一個有用的消息。

  這個消息跟福兒和衛傅所猜的差不多,跟走私有關。

  不過烏哈蘇此人跟其他人不一樣,別人都是自己喫肉,手下喫殘渣,再往下的喝湯,他是肉要全喫,湯也不給別人剩多少。

  因此當地駐守的軍官將士,一直對他頗有怨言。

  不過索春也就只知道這些,且他十分會說話,隻字未提烏哈蘇之死,可能與他走私有關,但無不是在暗示與此有關。

  這就是爲何所有人都覺得烏哈蘇之死,是蒙古人人有關的原因所在了。

  所謂巡防不過是套話,具體去幹什麼,都知道怎麼回事,只是不好對朝廷這麼講罷了。

  可烏哈蘇真就是蒙古人所殺?

  爲何以前好好的,這次就被殺了?是何原因致使本來合作的雙方,突發反目成仇,殺他的那些蒙古人難道不怕錯失一條財路?

  要知道,朝廷對邊關的封鎖政策越是嚴厲,各種貨物販賣出去的利潤越高,有時竟能高達數倍數十倍不止。

  他們捨得錯失這條財路?

  他們就不怕殺了朝廷高級將領,招惹來大燕的報復?如今漠北局勢本就複雜,不管哪一方擅動,都會引來不可預料的後果。

  索春見將軍大人沉默不言,心知自己這個好事賣對了。

  他這一關算是過去了,只要日後小心應對,將軍應該不好意思舊事重提來找自己麻煩。

  不提索春這邊如何,這些疑問一直盤旋在衛傅腦海裏,甚至臨睡之前還在思索。

  福兒也幫他想了好久,一直沒有頭緒。

  次日,一大早衛傅讓人把喀興叫了來,讓他把當時負責查看處理那些護衛屍首的人叫來。

  不多時,兩個低階兵卒,以及一個看模樣是仵作打扮的人就到了。

  兩個低階兵卒稱述乏善可陳,倒是那仵作的敘述要詳細一些。

  “你是說那些護衛身上有火器傷的痕跡?”衛傅問道。

  仵作點了點頭:“只有兩人身上有,另外……”

  “這件事下官也知道,但火器在草原上並不罕見,那些護衛致命傷大多數都是由弓箭所傷,說明襲擊他們的人擅騎射。”喀興插言道。

  衛傅虛按了按手,示意他別急着插話,等仵作說完。

  仵作見一時之間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不禁生怯,但還是鼓起勇氣道:“其實小的還發現一處異常,曾稟報過上官,但上官似乎並不重視。”

  這個上官指的自然不是喀興,而是管仵作的人。

  “什麼異常?”衛傅溫和道,“你不要害怕,直接說就是。”

  “當時屍首運回來,都混在一處,上官命小的查看死因,因爲沒有人管這些屍首,所以收斂也是小的順手做的……”

  收斂其實不是什麼重活,但收斂幾十具屍體,就是一項重活了。

  而且這些屍身,有的完整,有的不完整,完整的大多致命傷是箭傷,不完整的則是刀傷。

  若是碰見個不負責的收斂人,大多都是將這些人混在一處,擡出去埋了算了。邊關這種地方,死人歷來不少見,除了些有名姓的將領,誰去管下面這些小兵卒。

  可這個仵作心腸柔軟,見這些人死相悽慘,再加上他要查驗死因就順手把完整的放在一處,不完整的拼湊起來。

  “這怎麼知道?”喀興有些爲難道,“將軍你也知道烏將軍的性格,旁人可不好打聽他的事。”

  衛傅被氣笑了。

  人沒死,讓人忌憚也就罷了,現在人死了,難道還留有餘威不成?

  怪不得鄂畢河說烏哈蘇不好相與,看喀興反應就能知道其性格多麼不好相處。

  “那就去查,去問。你不知道,就去問知道的人,活人出去的,死了沒回來難道查不到?”

  “下官這就去。”

  ……

  其實並不難查,只是所有人都不想查,或是不想細究罷了。

  可能是顧忌怕朝廷知道此地竟有人私自與草原上的人通商,也可能是烏哈蘇性格難以相處,大多數人都厭惡他,自然沒人關心他的死。

  最終查來的結果,烏哈蘇帶出去的人有五十多個,但帶回來的屍首卻只有三十多具。

  這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有人襲擊了烏哈蘇這夥人,卻故布迷障帶走了二十多具屍體。

  爲何要把屍體帶走?

  說明屍體上有不能見人的東西。

  再結合遺留在原地的屍體,爲何經歷三天都被沒動物所食,以及仵作所說的多出的那隻帶着火器上的手,真相幾乎呼之欲出。

  有人故意襲擊了烏哈蘇這羣人,假裝他們是被蒙古人所殺,這夥人似乎害怕被人發現屍首上的火器傷過多,所以帶走了部分屍體。

  爲了保證屍體可以落在大燕將士的手中,這夥人可能守着屍首守了三天,等到前去搜尋的人找過來,他們才匆匆而離。

  那麼這夥人是誰呢?

  擁有很多火器,想挑起大燕和漠北部落紛爭……

  望建河往下游而去,流到黑江江口時,和石勒喀河匯流,成爲黑江的源頭。

  而石勒喀河上有羅剎人建造的石勒喀城。同時,石勒喀河西邊有支流,剛好經過烏哈蘇受到襲擊附近的位置。

  答案呼之欲出。

  作者有話要說:先更,我來修錯字。

  有紅包。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