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碎片》作者:[蘇] 尤·薩夫羅諾夫
一
我所以給您寫信,是因爲您是一位幻想作家,最容易相信我在去年夏天遇到的那件不平常的事。我是一個拖拉機手,這足以說明我的職業,不必再解釋了。
那天,似乎是八月十九日,早晨我要進城去。我四點鐘起十牀十,匆匆吃了點東西,就騎一輛自行車上路了。起先穿過樹林子,騎了大約兩公里,出了樹林子,走在一片廣闊的田野上。在消晨的涼爽中走過這寬闊地帶,我真高興。
那天,預示着一個熱天。碧空千里,沒有一片雲彩,象一隻蔚藍色的大碗扣在整個大地上。出奇的寂掙。只聽到睡醒了的鳥兒的鳴囀和自行車胎走在長着草的道路上的簌簌聲。
突然間,附近發出一聲象大炮轟鳴似的巨響。有一個東西從我頭頂上飛掠過去,落在離我二十來米遠的大路上,激起一大十十團十十塵埃。
起先,因爲太突然,我有點不知所措。接着,我跳下自行車,把車扔在地上,就向飛起大十十團十十塵埃的地方跑去。
我用兩手扒十開泥土,手指碰到一個不大的圓圓的東西。它還很熱,燙我的手指。一下子全明白了:是一塊隕石。這位來自宇宙的不速之客,差一點沒擊在我的頭上!它在路上造成一條小溝,翻起一層泥土,給四周的草蓋上了一層塵埃。
隕石的落地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我決定向您寫信,是要向您講述一下它的奇怪的特十性十和在這以後發生的事情。
這塊隕石完全是黑色的,有三個火柴盒那麼大。它的形狀宛如一個圓球,但有一邊象被剃頭刀削去了一塊,表面磨光了似地發充,象一面鏡子照出我的臉來。
這塊隕石的奇怪特十性十是以後才顯示出來的。中午,我從城裏回來,開始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它。不管多麼仔細看它的磨光的表面,都找不出任何極微小的裂縫。這塊又小又重的東西,完全是一整塊石頭構成的。
我把放大鏡對着隕石的表面,形成一個聚光點。十陽十光的面積縮小了許多倍,一個耀眼的焦點投到隕石的明亮的表面上。我想要檢查一下,這個物體在加熱的情況下會不會熔化。石頭上太十陽十光焦點照着的地方,長了一個隆十起的小包。
看來,這塊石頭能吸收十陽十光,把十陽十光轉變成黑色的物質,過去,我從未聽說過石頭會在光線的影響下增長。
半小時以後,石頭上已經不單是隆十起的小包,而是隆十起一條一釐米鄉長的小黑條了!它一點兒也不平坦,顯出流痕和節疤來,象老楊樹的樹枝那樣。小黑條漸慚地越來越長。我用十陽十光一會兒照這一處,一會兒照那一處,這小黑條居然分出枝來了。這黑枝椏現在更象活的小枝條了。
這是我一生中第一個,也可能是最後一個科學發現。我發現了一塊如上所述的、書上沒有說到過的石頭!
我終於明白了,與其說我感興趣的是隕石落地的事實本身,不如說是它在十陽十光作用下能夠增長的異乎尋常的特十性十。不可觸覺的東西可以一下子轉變成完全可以觸覺的、非常結實的黑色物體,這真叫我有點莫明其妙。
我久久地試圖在自然界中找到某種類似的現象,但是並沒有找到。
然而,我的這塊石頭能不能不單純是石頭,而是來自某一遙遠的被破壞的星球上的植物碎片?在那顆星球的表面,能否生長着黑石質的濃密森林?
第二天清晨(那天晚上我輾轉反側沒有入睡),我腦海中出現了兩個非常鮮明的問題:光是不是物質?植物怎樣利用光生長?我決定去請教總工程師和農藝師。
我起得比往日早,在總工程師家不遠的地方碰到了他。他正好也比過去出來得早。
“怎麼堵我來啦?”他笑着說,“又是來要汽油和備件吧?”
“不,別的事……”
“什麼事?直說吧!乾脆一點,別繞着彎兒說話。我不喜歡那樣!開門見山吧!”
“好吧,就開門見山吧。”我心裏想,“那樣更好!”於是直截了當地問他:“謝苗·謝苗諾維奇,你認爲光是物質嗎?”
總工程師驀地站住了,皺起眉頭,很快地從頭到腳看了看我。
“什麼光?”
“普通的光,比如說十陽十光。”
“我已經說過別繞彎子,你這是什麼十習十慣,一點小事也從亞當說起!直接說你要什麼吧?”
“我一點兒也沒有繞彎子。我對光是不是物質很感興趣,從昨晚起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一十夜也沒睡好。所以決定來問您。我沒有任何別的用意!”
看得出來,總工程師開始相信我不是開玩笑了,但這個問題太平常因而太出乎他意料。
“怎麼,你以爲是神仙造的?當然是物質!”
“我也覺得是物質,不過它不是尋常的物質。比如石頭,的確是物質,摸得着拿得住!可是光,卻不是這樣……觸十摸不着……”
“可你知道列寧是怎樣給物質下的定義嗎?”他擠了擠眼睛,極力準確地說出列寧的論述:“‘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感覺到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爲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懂了嗎?”
不管懂不懂,我反正是點了頭。
光是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的客觀現實。我們只能以自己的感覺器官不很完全地感覺到它。
“懂了。現在懂了。”
“唔,這就是全部道理!這就是說,光是物質而不是別的什麼!以後你就這麼看好了!”
現在一切都清楚了。既然光是物質,那麼它在我的黑石頭上變成了物質,這就不足爲怪了。這不過是物質從一種形態變成另一種形態罷了。
那天,我又找了個時間同農藝師聊天。我是在田野裏碰到他的。我停住拖拉機,從上面跳下來。
寒喧幾句後,很自然地我就同他聊起來:“本來不想打擾您,但我還是想問一問,植物生長是怎樣利用十陽十光的?”
“你怎麼拿個小學生的問題問我!”農藝師笑着說,“你大概聽說過光合作用吧?”
“聽是聽說道,可我記不住了。”
“那麼我就把要點簡短地給你說說。植物在十陽十光的影響下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吸收到機體裏來,植物把太十陽十光能改造成化學能。這是最主要的。……”
農藝師接着久久地對我講者光合作用,我出於禮貌不住地點點頭。在我們這兒,他是很健談的!
不,隕石所發生的情況完全不象光合作用。我覺得,這塊石頭的增長不是因爲水和二氧化碳,而是因爲接受光線的緣故。我決定通過實驗來加以檢驗。我設想的實驗是最簡單不過的了。
我把這塊隕石放在一個瓷盤上,用一個玻璃罐子罩在瓷盤上,四周用蠟封嚴實。爲了密封得更可靠,我在封住瓷盤的蠟上灌上一層水。石頭和外界隔絕了,空氣絕對進不去。
找把放大鏡下的焦點透過罐子的玻璃射十到隕石的表面。如果石頭的增長象植物生長那樣需要二氧化碳和水的話,那麼我的這塊石頭在密封的空間裏是絕不會增長的。
我對好焦距,把放大鏡靠近玻璃照了半個小時。又過了一小時。這個激動着我的問題得到了準確的答案,這塊隕石在密封的容器裏也增長了。
按着我好幾天不去管這塊石頭,而從早到晚坐在州立圖書館裏,讀了有關物質構造和能量從一種形態轉變成另一種形態的全部著作。
二
我想象着隕石落在地球表面以的的情況。它在太空中從人所不知的某一深處向太十陽十的方向飛馳。星星的光線不斷地,每一瞬間、每一秒鐘都照看它的表面。它在長時間飛馳的過程中由於吸收從宇宙各方面來的物質而慢慢地不斷增長着。每一顆星星,甚至最小的星星都會給它以細小的、勉強可以感觸的光。
如果它不落到地球表面上來,而在我們的太十陽十旁邊飛過去,並且一直繼續飛行,那麼這一遠處星星的碎片將會怎樣呢?經過幾百萬年以後,它想必已經不再是一小片物質了,而可能變成了大小相當於我們這個星球這樣巨大的東西了。
這個龐然大物內部的壓力會不斷增加。這個巨十物最後達到這樣大的體積,它的黑色物質將會由於外層的壓力而在它的中心熔化,形成了新的化合物,改變了原子的外層電子,人們所不知曉的星球物質漸漸地變成了我們所十習十慣的化合物。可能再這幾十萬年,這個星球從小心到表面都發展了。物質所積累的巨大能量要掙脫開來,冒出表面來。
在宇宙間一顆新的星球突然發光,它的上億個碎片又把光變成物體,成了構成新的星球的基礎。其中許多碎片可能飛到別的星系,經過幾百萬年以後在那兒又變成了發光的星星。
以後怎麼樣?請您自己想吧。宇宙會永遠存在下去的。達說明什麼?說明物質假如不能從光變成物體,就不會存在星星和各個星系。
對,對,對呀!我得出的正是這樣的結論。在各個星系的發展中,一定會發生光和其他電磁輻射變成物質的現象。否則簡直不可能存在物質的。
因此,我得出結論:在宇宙間進行着物質變化的不斷的閉鎖式循環。第一個變化,頭半個循環是大家所熟悉的。後半個循環則是在我們的隕石上進行的。
由於這一循環,甚至最遙遠的星系也要不斷地互換以相當於光的速度散佈的物質。這種互換要永遠進行的。由此必然得出宇宙是一個物質的統一體的結論。
三
早晨我從十牀十上跳起來,跑到桌前。不太亮的十陽十光照着玻璃罐子下那瓷盤上的黑色石頭。我想出的隔絕方法很可靠,整個一十夜沒有一滴水進到罐子裏。
被我“培植”出枝椏的隕石仍和昨天放進去時一模一樣。我可一點兒也不是做夢,我的確成了神話般的財富的擁有者:我桌上的普普通通的玻璃罐子裏有一塊這種物質,它可以發展到我們的星球那麼大,發出星球的亮光,飛到我們銀河系的核心,告訴人們有關宇宙的許多不可解的祕密。
不,需要掌握這一寶物的不是我這個普通拖拉機手。會有這樣的科學家,他們在研究這塊石頭後將發現我懷疑其存在的那些現象,猜出那些謎底來。
於是我決定把石頭連同與它有關的全部詳細記載直接寄給科學院主席十十團十十。
我想留下有關這奇異的星球物質的一點紀念,便拿了個照相機,拍下了我一生中第一次科學實驗的幾張照片,照下了盤子上、玻璃罐子下用蠟和水密封的黑色石頭。
現在可以把石頭取出來了。我極仔細地掀十開玻璃罐子,右手拿住帶水的盤子。蠟脫離了瓷盤。出現了一條小十縫,水立刻流了進去……
接着發生的事,是我一輩子也忘不了的。
流進盤子的水剛一碰到石頭,那兒就發出了響亮的噝噝聲,冒出黑煙來,充滿了整個罐子。剎那間,噝噝聲變成了咕嘟聲,一十十團十十十團十十的黑煙擠出罐子,很快就散滿了一屋子。
我扔下罐子,一邊在發苦味的濃煙裏喘着氣,一邊從水裏取黑色的隕石。但我在盤子裏摸十到的已經不是原來那麼大的石頭,而是一個赤熱的小塊塊,它周圍的水是滾十燙的。我用左手拿起它,握在手掌裏。我的手被燙傷了,但我咬緊牙關不鬆開手指。我懂得,我手裏拿着的這一小塊物質要比所有寶石還寶貴。無論如何要把它搶救出來!
然而白費勁了!石頭燒透了我手上的皮,一接觸到血,就剎那間變成了一十十團十十十團十十黑煙。
您會對往後的情況感興趣吧?但往後就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了。
鄰居們發現我屋子裏冒着黑煙,以爲我家失火了,都跑來幫忙。隨後我被送進了醫院。我左手的燒傷好得異常快,一週以後我就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上。當鄰居們問起我爲什麼那天早晨我屋子裏冒黑煙時,我向他們講了給你寫的這封信裏所談的一切。
四
信就這樣結束了。我清楚地想象着寫信的人——拾到一塊奇異隕石的那位拖拉機手。毫無疑問,他並沒有完全猜出這一奇異物休的祕密。但他從此成了一個真正的研究者,他從十陽十光作用下的這塊石頭表面出現的普通隆十起處看到了整個宇宙的命運,物質的永恆十性十,生命的不斷的、包羅萬象的迴轉現象,生命的起源及其循環十性十。
他敢於提出關於在光變爲物質和物質變爲光的不停息的過程制約下的天體發生與發展的假設。
在星際空間可以遇到物質的一些個別原子。可不可能正是在它們裏面,就象在晶體的中心一樣,發生着由光子變物質的現象?這種奇怪過程可能是年復一年地、一千年接一千年地、十億年接十億年地連續進行的。從光構成星雲,星雲越來越濃,變成星星,把鄰近的星雲吸引過來,從中造成行星,同它們一起運轉,而沒有這種永恆的運轉的話,物質本身是不可以思議的。
您要問:“在星際空間裏的那種以後成爲光的晶體中心的個別物質原子是從哪兒來的?”
原子永遠會個別地存在於星際空間的。例如據荷蘭化學家王·德·休茨塔的研究,從我們銀河系核心產生着一種秒速約五十公里的氫原子強流。這強流的功率是那麼大,在數百萬年過程中向四面八方流散的質量相當於數百萬個太十陽十。就拿我們的太十陽十來說,一晝夜內由於發光要消耗3600億噸質量。
那就是說,只有在我們的銀河系裏,相當於十億噸星球物質的能量在日日夜夜轉變成物質……
這位好深思的人的信使我們想到許多問題,他在寫信之前,大概是讀了不少專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