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貨幣戰爭開始了(第二更)

作者:畫凌煙
“殿下,六百文是不是太便宜了?”劉彥宗大驚道,“下官去打聽過,宋國境內現在一斤羊肉已經到九百文,且宋人對羊肉格外歡喜。”

  宗望說道:“我朝羊多,我朝更需要銅錢,先賣六百文一斤,宋人肯定也有牧羊,價格按照市面實際情況來定。”

  其實六百文的羊肉價也已經是天價了。

  幾十年前,大宋朝的羊肉家大概在130文每斤。

  然而,這幾年大漲,持續向大宋朝輸入羊的遼國又滅亡,宋北邊民生凋敝,羊肉自然上漲。

  眼下這種價格,只有有錢人喫得起。

  但也不妨礙宗望吸入銅錢。

  他繼續說道:“再者,安排一批老弱病殘的馬賣到宋境。”

  “馬匹下官已經全然安排好,目前找來了三千匹瘦弱的馬,每一匹可以賣到一百貫。”

  這種價格在以往肯定別想賣,然而經歷了好幾年宋金之戰,本來就缺馬的宋朝,被掠奪走了大量戰馬。

  就說第一次東京城保衛戰,宗望在東京城附近就奪走了20000匹皇家馬廄的上等好馬。

  河北、河東、陝西之地,被掠奪走的戰馬不計其數,民間馬伕養的馬,也幾乎全部被掠奪走。

  所以對於現在的大宋來說,一匹馬的價格已經漲到了一百貫,甚至更多。

  宗望說道:“五十貫給他們,必須收銅錢。”

  “殿下,宋人缺馬,我們完全可以一百貫給他們。”

  宗望說道:“時間纔是最寶貴的,要在最短的時間,大量吸取宋邊境的銅錢,兵法有云,兵貴神速。”

  “我們要給那些商人留下足夠賺錢的餘地,他們才更願意幫我們快速轉賣。”

  一萬隻羊當然不是一口氣全部賣到宋朝。

  一步步賣下去。

  宗望的第一階段目標是將河北北部的州府銅錢全部吸收過來。

  每一隻成年羊大約100斤,剃掉骨頭,只算羊肉,大概60斤,每一斤600文,一隻羊賣肉可以賣36000文。

  骨頭賣200文一斤,一隻羊賣骨頭可以賣8000文。

  一整隻羊可以賣44000文,也就是44貫。

  一萬隻羊可以賣44萬貫。

  3000匹馬可以賣15萬貫。

  加起來差不多59萬貫了。

  這是什麼概念?

  宣和二年,也就是八年前,大宋朝一年鑄造300萬貫銅錢。

  澶淵之盟後,大宋給遼國的歲幣,一年也就10萬貫。

  一般家產超過萬貫,就是富翁。

  所以說腰纏萬貫。

  而一般在河北一些縣城裏,就按5萬人算,一人一天平均流通100文錢,也就是5000貫錢。

  一個縣城裏有5000貫貨幣,就已經可以確保這個縣城正常的貿易往來。

  稍微大一點的縣城,市面上流通的所有銅錢加起來,可能也不超過一萬貫。

  當然,這是算流通的貨幣,加上沒有流通的,就遠遠不止了。

  古代的錢,大多數是地主老爺們藏起來了,要麼藏在自己家裏,要麼埋在地下。

  若是宗望把這些羊和馬都賣下來,還真可能會造成河北、河東諸多地方銅錢大量外流。

  不過,市場是波動的。

  羊肉價格可能會下降,這是後話。

  宗望又強調了一遍:“記住了,那些普通百姓不會買的,沒必要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而且他們也沒銅錢。”

  “下官明白,有專門的人在邊境運貨,殿下放心,下官可以保證,有些羊甚至能賣到東京去。”

  “哦?”

  “這種價格的羊肉,河北、河東的財主和官員會買,但是那些商人可能更願意販賣到東京。”

  “你說得有道理,此事交給你去辦。”

  “是。”

  當然,還有不少金國的貨品,都在南下的名單裏。

  這種貿易,在宋金正式議和之前,是上不得檯面的。

  但民間卻有大量的人在做。

  無論是宋夏,還是宋遼,百年來都存在着大量邊境走私。

  那些走私的商人買通邊境官吏、軍士。

  甚至有軍隊也參與走私。

  就歷史上,宋夏邊境就有大量士兵悄悄做走私買賣。

  南宋初年,張俊就是做邊境走私買賣的大頭,他甚至將國有資產運到邊境去賣。

  以古代的官僚體系去嚴查走私,想要徹底杜絕是不現實的。

  任何組織,人數一旦增多,內部必然效率低下,且伴隨着腐敗、不幹活等臭毛病。

  歷史上的大宋朝廷多次因爲銅錢外流,明令禁止走私,卻屢禁不止。

  甚至在南宋初年,民間也有大量走私。

  要知道,商業買賣是永遠都會存在的,只要人們有需求,就會有買賣。

  只要有錢賺,就會有商人。

  甚至許多普通老百姓,也會參與進來。

  例如編制的鞋子、帽子,也會賣出去賺點餬口的錢。

  宋金兩國確實有滅國之仇,可小到個人,個人沒有飯喫的時候,是不會想着國家的滅亡的。

  個人生如螻蟻,只想喫一口飯,僅此而已。

  所以利用民族大義去號召邊境不要買金國的東西,或者賣給金國東西,不現實。

  再說了,商人或者老百姓在買的時候,大概率是不知道那是金國的東西的。

  就像你買隔壁村或者縣的東西,不打商標,你也不知道那裏產的,你也不會關心它是哪裏產的!

  如果趙寧在邊境投入大量反走私人員,這批反走私人員可能不但產出甚微,甚至還參與到走私裏面。

  所以,堵不如疏。

  時間在飛速流淌。

  轉眼已經到了四月十五日,太陽照在人身上,已有些發燙。

  淮西造反的事情,本來是小事,結果傳到京師,那就變成了大事。

  畢竟這件事的性質被定義爲“造反”,甚至有官員覺得可能會演變成當年方臘造反的規模。

  若是真的成了當年方臘的規模,大宋朝怕是直接完蛋了。

  那時候,金國還派個屁的使者,直接大軍南下。

  不過趙寧卻不擔心,淮西肯定是吵不起來的。

  權貴階層,有他們的軟弱性。

  現在是追繳稅款,又不是推行新政。

  推行新政,那是要他們的老命,他們要造反也說得過去,但現在追繳稅款只是讓他們把之前漏的補齊。

  哪個地主老爺腦子抽了,因爲不願意不交稅而造反?

  是個人都做不出這種操作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