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大宋農業專家來了(第三更)

作者:畫凌煙
只要暫時沒有推新政,造反規模就起不來。

  至於爲什麼小規模還要派岳飛過去,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讓岳飛去那裏插個旗子,然後把人拖出去練練。

  並且接下來還會陸陸續續增兵過去。

  名義上是平叛,其實平叛結束後,也不會立刻回來。

  李光不是也上奏疏了麼?

  要在淮西推行新政,新政若是落到淮西,不在那裏駐紮軍隊怎麼成?

  這些事趙寧早已暗中都做了安排。

  淮西和淮東都是要處理的。

  倒是這次淮西之事,已經抄出500萬貫。

  趙寧:還真是他媽的大賺了一筆!爽!

  至於漏掉的稅,戶部做過一個預估,補上來可能高達八百萬石。

  這八百萬石,趙寧已經做了安排。

  陝西禁軍支援一百萬石,河東禁軍支援一百萬石,河北禁軍支援一百萬石。

  剩餘的五百萬石,河東賑災兩百萬石,河北賑災三百萬石。

  去年他趙寧不是說朝廷拿出大量糧食在河北、河東賑災麼?

  這諾言是要兌現的!

  兩百萬石糧食,就是億斤。

  災區的人保證不餓死,每天喫一斤,可以供近一百三十萬人喫半年。

  這些將爲朝廷贏得大量的緩衝時間,也將會大大減緩河北、河東人口南移,緩解黃河以南的壓力。

  這一日,趙寧帶着軍器監汪似,還有工部侍郎陳規,優哉遊哉到了少府監衙門。

  王宗濋說道:“官家,您看看,這些香皂,按照您的《大宋流水線策論》佈置的,有專門的人供應原料,有專門的人制造,每一道工序分門別類。”

  “現在一天可以製造多少香皂?”

  “兩千只。”

  “不錯嘛,數量已經提升起來了。”

  王宗濋說道:“若是以前配置這樣的工匠,一天最多製造五百隻。”

  這香皂坊也纔剛建立起來不久。

  “這套流水線運作得可還行?”

  王宗濋流氓豎大拇指,若是按照這種模式來做,民間工藝門檻大大降低,只要是個正常人,培訓幾天就可以上手了。

  趙寧又對汪似說道:“汪卿有何感想?”

  汪似感想當然多。

  他一進來就仔仔細細看了每一個環節,甚至去每一個環節和工人們交談。

  他還看到牆上貼了製造的圖紙和方法,這些是規範新手的。

  新手一般不是很熟練,容易忘記,看一眼牆壁上的圖紙就可以解決問題。

  最最重要的是,這種分工協作的方式,使每一個人單獨做其中一塊,一個人只需要做不斷重複,幾天之內就會上手。

  而傳統的手藝是一個人從開始到成品都包了。

  “官家,您這編的《新度量衡》真是實用。”王宗濋笑得合不攏嘴,“前幾天他們試過,比之前的效果更好。”

  “汪卿,如何?”

  “陛下,臣以爲可以在軍器監試一試。”

  “試一試?”

  “沒錯,可以試一試。”

  趙寧說道:“你可想好了,若是要變成這種方式,需要改動的是非常大的。”

  “可以先建一個新的坊,若是能成,逐步轉過來。”汪似說着。

  趙寧說道:“那度量衡恐怕也要變了,軍器的文書備錄,模具,都要變,會不會影響現在武器的產出?”

  “臣會做妥善安排。”

  趙寧轉身看着陳規,“陳卿,你意下如何?”

  “臣也覺得可以一試,甚至臣覺得格物院的度量衡可以用新的。”

  “好,格物的就用新的。”

  “還有東京大學工學院的度量衡也可以用新的。”

  趙寧說道:“那就有勞陳卿重新編寫一份。”

  “不敢,都是按照陛下的編錄來寫。”

  趙寧又轉身對王宗濋說道:“總不能只造香皂吧?”

  “官家聖明,臣還準備造紙,各類油,還有衣服、農具、鞋子、首飾……”

  王宗濋感覺自己又發現新大陸了,他心中彷彿已經有了一張長長的單子,都是生活用品類的。

  “官家,這種流水線分工製造方式能提升三倍成效,這意味着凡是東京製造局裏的東西,都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賣到市面上。”

  王宗濋興那表情,那笑容,怎麼看怎麼像一個卑鄙無恥的奸商。

  ”你自己來安排。”

  重要的不是香皂,也不是造紙,煉油這些。

  最重要的是,把分工協作的流水線模式全部跑出來,將人工分類化,標準化。

  讓大宋的輕工業製造儘量不要過於依賴專業人士,使上手門檻大大降低。

  流水線模式跑出來後,商品價格會大大降低,降低後,就會有更多人買得起。

  需求擴大,後端原材料供給纔會擴大。

  原材料供給擴大,供應鏈才能跑通。

  供應鏈跑通了,才真正成爲21世紀意義上的商業雛形。

  這些是薄利多銷的基礎。

  薄利多銷到底有什麼好處?

  好處大大的。

  一、可以使本國民衆享受更低的商品價格。

  二、可以對外傾銷。

  現在的大宋朝不能對外傾銷嗎?

  不能!

  現在的大宋朝不但無法對外傾銷,而且因爲銅錢在境外比在境內更受歡迎,反而大宋邊境的民衆喜歡買境外的商品。

  因爲同樣的錢,買得更多!

  別忘了,大宋周邊可不是什麼遊牧民族,周邊都是封建王朝,甚至西南的大理段氏,也是封建王朝。

  就說金國的民間生產力,和大宋也差不了多遠,只是做工精緻度可能沒大宋高而已。

  一旦流水線跑出規模化,宋金、宋夏、宋理,宋日,甚至大宋和南洋的商業往來格局就要變了。

  而且這樣的模式還有一點好處:可以解決就業。

  當然,像製造業這種第二產業的基礎,還是第一產業的農業。

  在輕工業規模跑出來之前,首先要解決的還是農業問題,包括土地改革,農業生產力提升等等。

  從少府監衙門出來後,一個主簿突然走過來,他對陳規說道:“侍郎,陳旉陳先生到了。”

  趙寧微微一怔,問道:“誰?”

  那主簿連忙說道:“回稟陛下,陳旉陳先生,是陳侍郎找的人。”

  什麼陳侍郎要找的人,那是朕要找的大宋農業專家!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