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波瀾再起(第三更)

作者:畫凌煙
這種封建利益集團定的律法,是爲誰服務的呢?

  自然是爲了維護封建腐朽官僚的利益。

  但是,畢竟治國得講大義,所以這羣儒家的信徒們,在辦事的時候,總希望給自己披上一層光偉正的外衣。

  例如這次陳壁清在辯論的時候,張口閉口就是仁政,一副爲了天下蒼生的嘴臉。

  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就很喫他那一套。

  甚至一聽到那些宏觀概念的詞彙,立刻就能把自己感動得熱淚盈眶。

  當他趙寧出現後,屠刀毫不留情地揮向官僚,官僚們在顫顫驚驚中隱忍了八年。

  現在宋金局勢眼看終於平靜下來,有些人就開始搞事情。

  他們搞事情的手段不可謂不高明,朝堂上挑起爭論的同時,民間也開始以春秋筆法來影響許多的年輕人。

  最後越來越多人認爲,不該殺,就達到了輿論造勢的目的,用輿論來裹挾百姓,對抗朝廷。

  趙寧在大殿內來回走動:看來有些人終於察覺到,朕的基本盤是民意,並且開始着手影響民意,來給朕施壓。

  當民意出現大規模反對“濫殺”的時候,趙寧也不能再輕易殺人了。

  因爲基本盤已經表態。

  “官家,要不要把那些反對殺人的官員都查一遍。”

  “以什麼名義查?”趙寧冷聲道,“大臣們就表個態,發表發表自己的意見,你就要查他們?以後誰還敢論政?”

  “是,官家說的是。”

  “繼續觀察,不要亂來。”

  “是!”

  “去!去找羅從彥,還有胡寅,讓他們來見朕。”

  “是!”

  面對眼前的局勢,趙寧自然已經有了辦法。

  即便有人在民間傳播想法,想要左右輿論,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做到的。

  這不是打遊戲,不是點一下鼠標,立刻就能完成任務的。

  影響輿論,必須要找到一大羣有影響力的人,讓這些人發話,影響更多人,等到思想廣泛傳播後,形成一個勢。

  最後,在出現某一個案例後,背後的人,藉着這個案例,把輿論引爆。

  例如某個地方出現冤案,而許多人已經接受了廢除死刑的思想,這個時候就極容易引爆輿論,大量的人站出來表示要廢除死刑,要趙官家以後慎殺、少殺。

  這種操作,他趙寧怎麼會不清楚?

  這就是一場內部的輿論戰。

  羅從彥是官學的泰山北斗,在年輕官員中影響極大。

  胡寅掌管大宋報社,是輿論的排頭兵。

  趙寧倒是也不急,他在文德殿裏小憩了片刻。

  屋外飄着雪,殿內暖洋洋的。

  “官家,官家……”

  “何事?”

  趙寧被王懷吉的聲音叫醒。

  “北方送來密報。”

  趙寧取過來,這密報正是宇文虛中送來的,用蠟密封的。

  他慢條斯理打開一看,頓時就來了精神:完顏昌要投誠大宋!

  這好啊!

  他立刻提筆開始給宇文虛中回信。

  大致意思就是要維護好與完顏昌的關係,要留住完顏昌的把柄,要給完顏昌好處,同時也要讓完顏昌沒有反悔的退路。

  總之,要讓完顏昌在金國發光發熱。

  當然,要給完顏昌畫餅,畫大大的餅,你宇文虛中想畫什麼餅就畫什麼餅。

  把信送出去後,趙寧心情格外好。

  如果能在金國內部再製造出更大的紛爭,滅夏的阻力會進一步減小。

  不多時,羅從彥和胡寅都到了。

  “臣參見陛下。”

  “免禮。”

  “謝陛下。”

  趙寧說道:“朕召見你們來,是有一件事要問問你們。”

  “請陛下明示。”

  “最近江東的一批貪官押送到了京師。”

  羅從彥說道:“臣略有耳聞。”

  “你們覺得該如何處理?”

  胡寅立刻就察覺到了異樣,趙官家爲何突然過問江東案件?

  這種事,刑部好像還沒有提申報。

  既然刑部還沒有提申報,趙官家卻提前過問,與平常就不一樣。

  然而,羅從彥卻並未想那麼多。

  羅從彥是個學術型人才,和陳規一樣,比較純粹。

  他說道:“這件事,刑部應該是能秉公審理的。”

  “朕想聽聽兩位的想法。”趙寧也不忙着表態,更不說話目前的形勢。

  羅從彥繼續說道:“若是這些官員僅僅只是貪污,可以根據貪污多寡來定罪,貪污少者,罷官、入刑,或者坐牢,貪污多者,影響甚巨,當根據情況審定,若只是單純的貪污,配合朝廷追繳贓款,可免死,但罷官,永不錄用,三代不能入仕途,併發配邊疆。”

  “若是不配合追繳贓款,當處死!”

  “若不僅僅是貪污,還影響了朝廷執政,魚肉百姓,戕害鄉里,自當處死,以振國法!”

  羅從彥是出了名的小錯可原諒,大錯絕不能原諒的人。

  這個人在吏治方面的態度非常明確。

  這也是當初趙寧讓他去官學執教的原因。

  這麼多年,羅從彥始終不改初心。

  胡寅也點了點頭,說道:“臣也是贊同羅先生的說法的,這些年,在朝廷嚴厲反腐、整頓吏治下,有了一片清明天,雖然還有許多貪官污吏蟄伏在暗處,但朝廷絕不可放鬆警惕!”

  “兩位說得有道理,退下吧。”

  “臣告辭。”

  這兩個人的態度,比宰相的更重要。

  宰相只是在行政權上能影響下面的人,但未必能從思想層面去影響。

  而這兩個人卻能做到。

  關於這件事,趙寧反倒不着急了。

  他還想看看,陳壁清接下來會做什麼,刑部的官員接下來還會有什麼動作。

  甚至他還想看看,這朝堂上還有哪些官員是想要積極配合參與進來,推動這場殺與不殺的辯論的。

  陳壁清背後有沒有人站臺?

  作爲皇帝,不要輕易表露出自己的想法。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已經到了年底。

  在過年之前,刑部郎中劉宴突然寫了一份奏札呈遞上來。

  這份奏札叫《江東案初審及仁政之正義》。

  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這份奏札的成分是什麼。

  奏札先是扔到政事堂,在政事堂引發了熱議,到十二月二十五日,才送到了趙官家這裏。

  事情還在持續發酵,並且影響傳播飛快。

  很快,京師大部分官員都開始關注起來。

  誰都沒有想到,靖康九年以這樣的形勢結束,靖康十年,以如此做開端。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