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拿起魚竿的趙官家(第一更)

作者:畫凌煙
一件事之所以熱議,不僅僅是這件事本來充滿了戲劇化的矛盾,更可能是因爲背後有人在推波助瀾。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大多數戲劇化的矛盾,都被掩蓋了。

  畢竟世界這麼大。

  這大宋朝的民間,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兇案,朝堂上也不知道有多少爭論。

  江東的貪腐案,放在大宋朝這麼多年的貪腐案中,實在稀疏尋常。

  可偏偏就爭論了起來。

  十二月二十五日,天剛剛暗淡下來,開始飄小雪。

  街頭的人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多起來。

  路邊的酒肆、茶館裏,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前面一隊隊商隊急着將貨物運到塌房保存起來。

  不多時,一輛馬車停靠在朱雀門外蔡河之畔。

  這一帶有不少豪華的宅院,據說隨便一棟宅院的價格都已經達到了十萬貫(約5000萬元),能在這裏買得起宅子的,非富即貴。

  刑部郎中劉宴下了馬車後,像往常一樣,走進刑部侍郎王次翁的宅院裏。

  “下官參見王侍郎。”

  “坐吧。”

  “謝王侍郎。”

  王次翁說道:“你寫的奏札,這幾天引起了動靜不小。”

  “下官也沒有想到,會有那麼多人對這件事如此關心,真是出乎下官的意料。”

  “如此看來,許多人其實早就對朝廷這些年的殺戮不滿,只是敢怒不敢言罷了。”王次翁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我們這一次走對了。”

  “上官的意思是,保江東的那些人,保對了?”

  “不殺,是人心所向。”王次翁說道,“曾幾何時,我大宋朝,是不殺士大夫和讀書人的,現在北邊戰事已經安寧,內部也需要穩定人心。”

  “不過,官家恐怕未必會答應。”劉宴說道。

  王次翁說道:“若是滿朝有一半以上的人想要恢復到以前,官家必然不敢再強硬,若是連民間也呼籲恢復到從前,即便官家是九五之尊,也必須遵照人心所向。”

  他又說道:“而且不僅如此,這些年來,大宋爲了抗金,給予武將太多權力,現在岳飛、韓世忠、吳玠、吳璘、劉錡,還有南海的李寶,西北的李彥仙,哪一個不是手握重兵,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上官的意思是?”

  “朝中許多人早就對現在的格局不滿,地方上也有諸多人對這樣的局面頗有微詞。”王次翁飲了一口茶,氣定神閒地說道,“你要清楚,我們已經拿回了屬於我們的疆域,戰爭可能已經結束,而那些武將,卻還把控着軍權,不肯放手,若有朝一日,他們重演前唐藩鎮之禍,怎麼辦?”

  他這麼一說,劉宴都捏了一把冷汗,說道:“下官倒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你?”王次翁瞥了他一眼說道,“這朝局之複雜,遠非你所能想象。”

  “可是趙官家對那些武將非常信任,沒有絲毫想要收回權力的跡象,而且我聽說,那個範宗尹還在上言說什麼要重立分封和藩鎮,以擴張疆域。”

  “範宗尹這是在妖言惑衆,他知道個甚!”王次翁說道,“別看趙官家沒有提,但他心裏對武將們早有防備,這是歷代趙官家都會有的心理。”

  “上官的意思是,今上心裏早有收回武將之權的想法?”

  “之前是與金作戰,需要那些武將,現在戰局已經穩定下來。”

  “如此看來,這朝局要變天了。”

  王次翁繼續說着:“你想想,岳飛現在是什麼,軍政院副使的頭銜,一個武將,掛了軍政院副使的頭銜,本朝太祖當年……”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

  停頓了片刻,說道:“陛下對他們的猜忌不太好說出來,做臣子的,需要爲陛下分憂,懂嗎?”

  “懂了!”劉宴說道,“那現在這件事呢?”

  “這件事你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接下來地方上會有人上奏,等地方上的奏疏上來後,民間也會出現一些聲音,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會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順利。”

  十二月二十六日,天還沒有亮,又開始飄雪。

  這可能是靖康九年最後一個早朝,羣臣們一大早就等候在垂拱殿內。

  趙官家還沒有來,垂拱殿議論紛紛。

  大多也是與最近那些聲音有關的。

  不多時,趙寧上了大殿。

  “臣等恭請聖安。”

  “聖躬安,衆卿免禮。”

  “謝陛下。”

  趙寧問道:“今日可有事要奏?”

  衆人你看我我看你,劉宴突然出列說道:“臣有事要奏。”

  “哦,是劉卿,你有何事?”

  “臣的奏札,陛下還沒有批覆。”

  “哦,你那份《江東案初審及仁政之正義》?”

  “是的。”劉宴壯着膽子說道,“若是臣哪裏說得有不當之處,還請陛下責罰,若是並無不妥,也請陛下給臣一個回覆,否則臣亦不知自己一片赤誠之心、逆耳之忠言,當如何?”

  趙寧坐在那裏,一片淡定從容,甚至臉上帶着幾分微笑,他說道:“政事堂的諸位,可有看這份奏札?”

  政事堂的大臣們說道:“臣等都看了。”

  “你們說說看?”

  政事堂的官員也不做聲,從門下省的左相呂頤浩,到左散騎常侍、左諫議大夫、左司諫、給事中,沒有人說話。

  中書省的人也都沉默。

  既然如此,尚書省的人也在一邊裝死。

  趙官家說道:“蔡懋,你來說說。”

  蔡懋走出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蔡懋身上。

  蔡懋說道:“陛下自繼位以來,整頓吏治,掃除弊政,與民休息,開新學,任賢臣,御外敵,治四海,乃千古以來第一聖明君主,政通人和,仁政顯達。”

  要不怎麼說蔡懋就是個萬金油,這傢伙說起來很能說,但說了等於沒說。

  “朕是問你,如何看到劉宴的那封奏札?”

  “劉宴說的仁政,陛下已經在推行,臣無話可說,臣只是慶幸能爲陛下施以仁政,此乃臣畢生之榮幸。”

  他媽的!

  再問蔡懋,這老狐狸也不會說什麼了。

  “王次翁,你是刑部侍郎,你來說說。”

  王次翁出列,說道:“臣覺得,劉宴的奏札不無道理,這殺人,未必能起到作用,過去朝廷整頓吏治,下猛藥無可厚非,現在陛下新政已定,人心思安,若是恢復到從前,臣相信天下人只會說歌頌陛下是仁君,是聖君。”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