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宋金議和(第一更)
趙官家端坐上面,羣臣分兩邊,殿內威嚴肅然。
金使完顏烏達補帶着金國使團,進入大殿,行大禮,獻上禮品。
“金使來我大宋有何貴幹?”
“尊敬的大宋皇帝陛下,我代表大金國皇帝向您致以敬意,同時帶着大金的真誠來向您,以及貴國宰相,提出關於兩國停戰,共享和平盛世的提議。”
周圍的大臣們紛紛議論起來。
“肅靜!”
大殿內慢慢安靜下來。
“金使,我大宋現在兵強馬壯,爲何要議和?”
說話的不是別人,是左相呂頤浩。
完顏烏達補說道:“宋金之戰,已經持續十數年,兩國百姓都已厭倦,趙官家乃是當世聖明仁君,相信爲了天下百姓,也會好好考慮這件事的。”
孫傅跳出來說道:“若是我大宋揮師百萬北伐你金國,徹底滅掉金國,不也沒有戰爭了嗎?”
“大金並非西夏,大宋想要北上,並非易事。”完顏烏達補說道,“屆時雙方所耗甚巨,苦的還是百姓。”
“如果議和,對我們雙方有什麼好處呢?”這次說話的是蔡懋。
有心之人都發現了,這一次議和,一上來回答金使的,都是大佬級別的人物。
級別最低的孫傅,現在也已經是御史中丞了,相當於監察部門的二把手,還有天章閣學士的榮譽頭銜。
這意味着,大宋的權力集團也不打算在與金國慢慢談,想要儘快促成議和。
完顏烏達補說道:“一旦進入和平,我們雙方停戰,便不會再需要更多的士兵去戰場上無謂地犧牲,民力可以用在耕種、紡織、興修水利等等利民的措施之上,同時,雙方還能友好地開通邊貿,使我大金的奇珍異寶進入大宋,滿足大宋的需求,也能使大宋的商品,進入我大金,安穩的生活,誰不希望呢?”
完顏烏達補這話說的還算是比較真誠的,議和對雙方確實都有好處,就像當年宋遼議和,宋遼各自的民生髮展都到了一個巔峯。
那個時間段,不僅僅官僚們無憂,老百姓也不必面臨戰爭的恐慌,安心耕種、織布。
國家不會以戰爭爲由加稅,官僚自然就相對缺少一些搜刮民脂民膏的藉口。
與民休息,安居樂業,是無數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最樸實的願望。
不過完顏烏達補這話說得漂亮,但是不是他的本意,就不得而知了。
按照金國貴族老爺們的想法,與大宋議和,開放邊貿,是可以第一時間滿足他們自身窮奢極欲的生活的。
至於爲了大金百姓好,這是一個萬能的說辭。
大殿內一時間陷入沉默中。
“臣認爲,現在兩國和平,已然是大勢所趨,請陛下聖裁。”
一個人站了出來,他渾厚有力的聲音,在大殿內迴響。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宋朝的右相趙鼎。
趙鼎此話一出,基本上已經拉開了兩國議和的大幕。
有人說,其實趙官家已經想議和了,只是這種事不能官家提,得以爲德高望重的臣子提。
萬一後面議和出現了問題,不能損了官家的威信。
這種操作,大概是古代政治層面的基操。
在場的官員如果連這一點風頭都看不出來,也沒資格站在大殿內了。
“兩國交戰十數年,我河北屢受戰火牽連,白骨累累,家破者不知凡幾,朕每每念及此,心痛不已,夜不能寐。”
“嚮往安定的日子,是大勢所趨,重建美好家園,是百姓最樸實的心願,朕又怎敢違背天下人的意志?”
“大宋內部,依然還有貪官惡吏,不知在何處欺壓百姓,朝廷當以百姓生計、安康爲己任。”
說到這裏,就停頓下來了。
沉默了一小會兒,大臣們意識到趙官家的話說完了,連忙齊聲道:“陛下聖明,天佑我大宋永昌。”
“帶金使下去歇息吧,好好款待。”
“是。”
說完,趙官家便起身離去。
羣臣的心也安定下來。
趙官家彷彿什麼都沒說,但其實已經說得夠多了。
甚至當場表達了同意議和,只是委婉地表達。
這就是所謂的小事當衆說,大事私下說。
議和大事,當然不能當中說。
當中說,陷入雙方提條件的細節裏,豈不是亂了套?
皇帝帶着帝國的宰相和百官,跟金國使者商議議和細節,皇帝一言九鼎,當衆商議這種事說出來的話是沒有迴旋餘地的。
所以,接下來的一頓操作就明朗化了。
大臣們派專門的人談細節,談到趙寧滿意爲止。
最後趙官家在以蒼生爲重,答應議和,雙方簽訂契約,基本上也就完成了。
卻說在大殿內覲見完後,完顏烏達補被帶下去遊玩起汴京城。
完顏烏達補一衆人立刻被汴京的繁華吸引得樂不思金了。
那金國上京之地,原本是邊荒小城,金國立國後,遷移了遼國人口、大宋河北人口過去。
又強令大量工匠前往,短時間內催出一個大城。
但是論格局、建築、經濟、文化、娛樂之昌盛,連汴京的一個零頭恐怕都比不上。
如今的汴京城,總人口早已超過兩百萬,城外擴建了新城,新城還專門設立了各個職能的市場,爲吸納全國各地商品做準備。
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的渡口,十年內翻了好幾倍。
三月二十一日,就在金使遊汴京的時候,張浚回到了京師。
張浚抵達京畿路的時候,消息當天就傳到了東京,引起了極大的震驚。
所有人都很驚訝:張浚回東京了?
張浚回東京,意味着造反的謠言不攻自破。
但還是很多人不相信,認爲張浚回東京就是謠言,之前沒有任何消息表示張浚要回來。
直到三月二十二日,張浚抵達東京城的消息確認,大多數人才相信,張浚確實回來了。
那麼,看來造反確實是謠言。
這一日傍晚,秦檜回到府中,王氏爲他更衣,順口說道:“聽聞張浚回京了?”
“回來了。”
王氏說道:“前些日,你是不是提到要派人挑撥張浚和朝廷的?”
“是啊。”秦檜倒是直言不諱。
事實上,他在動手做許多事情之前,都會跟王氏說。
王氏最大的優點是心思縝密。
她派人在宋金邊境做了多年買賣,至今沒有被人抓到把柄。
至少到現在,還沒有人拿出證據。
“現在張浚回來了,這個挑撥豈不是無用?”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