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2章 從道法術器到國營商社改制(第二更)
而且故意將他在衆人面前塑造出一個完美形象。
若是如此,以後從政中,稍有差池,這完美形象便會快速出現裂痕。
越是完美無瑕的東西,出現稍微裂痕,那裂痕就越是顯而易見地刺目。
所以大多數想要以聖德自居的人,都必須時刻把戲演下去,時時刻刻演戲,如何做到實事求是地去管理政務呢?
所以虞允文當場說了那些話,告訴大家我不是完美的,別給我亂加光環,在我這裏,把事情辦好,比吹捧我更重要。
不待衆人說話,錢喻清說道:“今日之議政,是談論國營商社改制。”
東府各級官員還沒反應過來,錢喻清讓人將詳細的文本發到了在場官員手中。
待所有人看完文本後,政事堂內議論紛紛起來。
衆人各有想法。
虞允文繼續說道:“我記得,官家在《貨幣論》中有過一段道法術器的闡述,不知諸位是否還記得?”
周圍很安靜。
趙官家寫過好幾本書,裏面都帶着濃厚的道家痕跡。
“確實有寫過,而且寫得很詳細。”錢喻清說道,“無論對於國家,還是對於個人,所謂的道法術器,樣樣不能少。”
“道便是天道,即自然規律。”
“法便是規矩,道無形而縹緲,所以需要有形的法。”
“無規矩不成方圓,小規矩如家裏的規矩,再到朝堂的規矩,最後是國家的規矩,國家的規矩就是律法。”
“術就到了具體的操作層面的方法論,例如諸位知道市場有一隻無形的手,這是道層面的,道層面的東西不能幫我們喫飽飯,甚至它沒辦法讓你治理好朝堂。”
“但它不可或缺,因爲如果我們不知道市場上有一隻無形的手,就沒辦法理解市場的規律,便也無法興起資本和產業。”
”我們得知道道的層面的市場規律,知曉術的層面有哪些方法論盤活市場,例如印錢,修路。”
“還得爲市場定下律法,不能投機倒把,否則市場就會失靈。”
“所謂的道法術,三者都缺一不可。”
“最後的最後,就是器。”
“器就是有形的工具和承載無形的容器,例如水泥路的誕生,例如水力紡紗機的誕生,還有記載商業合作的契約,甚至商社的本體,它們都是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錢喻清一口氣說完了趙官家在《貨幣論》中的其中一段精華內容,可謂是將道法術器闡述得簡單明瞭。
虞允文說道:“那這國營商社看來是器了,這些器,現在有一些已經壞掉了,爲何壞掉?”
周圍的人更加議論紛紛。
王宗濋說道:“應該是法的崩壞,部分國營商社內部人員臃腫,導致入不敷出,朝廷每年花大量的錢養着。”
“即便如此,也不至於扔掉。”說話的是汪伯彥,“君子不器,君子不能被有形之物所約束,若是國營商社有入不敷出的問題,應該整改,裁減人員,清查內部,而不是直接扔到民間。”
“是啊是啊!”立刻就有人跳出來贊同汪伯彥的言論,是工部郎中周伯通,“有問題就解決問題,總不能一有問題,就直接把連人帶物給砍了吧!”
周圍的人立刻開始迎合。
虞允文一看這架勢,便知道今日說這國營商社改制的事情,並不簡單。
這些人絕大多數可都是曾經的新政派。
他們現在成了新的保守派。
錢喻清問道:“請問周郎中,你家中若是有器具損壞了,你是修補呢,還是扔掉?”
“那得看這個器具對下官的價值。”
錢喻清又問道:“那這香皂坊,現在對朝廷有何價值?”
衆人不說話了。
“一個沒有價值的器具,擺在那裏,朝廷每年花費鉅額錢財供着,這些錢可都是老百姓的稅錢,是農民的血汗錢,是小商販起早貪黑的錢,是工人的鐵鍬一鍬一鍬剷出來的,是紡織女工,一針一線織出來的,不是坐在家裏喝二十萬文一斤的茶喝出來的!”
“朝廷要裁撤這些國營商社,如何跟那些工人交代?”汪伯彥又說道,“他們背後,可都是有家庭的,他們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依靠他們養着。”
“是啊,朝廷以天下爲重,那些工人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他們不應該就這樣被裁汰掉!”周伯通立刻響應。
“如果如此野蠻地裁汰,必然導致絕大多數人下崗,失去了錢財收入,這對他們的家庭是致命的傷害!”
胡銓立刻接過話來說道:“到底是對他們是致命的傷害,還是對某些人來說是損失了一大筆錢!”
“胡相公此話何意?”汪伯彥一臉疑惑。
胡銓毫不留情地說道:“聽說香皂坊有一些官員的親戚,要不要我把名單報出來!”
他此話一出,當場就有一部分官員把嘴巴閉上了。
但汪伯彥卻繼續說道:“官員的親戚畢竟只是少數,絕大多數還是普通人。”
“沒有說裁掉他們。”錢喻清說道,“只是將文思院的香皂坊,售賣給民間商人,讓那些商人自己去處理。”
“這更不行啊!”周伯通立刻跳起來,“朝廷之物,豈可隨意予人!”
“周郎中,之前在推行新政的時候,你可不是這麼說的。”錢喻清笑道。
“錢相公恕罪,下官也是擔心那些人失業,一想到他們失去了收入來源,家中人喫不飽穿不暖,我就心痛,身爲朝廷命官,理應爲天下百姓謀福,但下官現在卻……”
說到這裏,周伯通甚至擠了幾滴眼淚下來了。
“笑話,香皂坊的香皂現在又貴又差,這是爲百姓謀福?”錢喻清冷笑道,“拿着稅錢,中飽私囊,是爲百姓謀福?工人既然會製造香皂,從國營商社出去後,難道就找不到工作,退一萬步,某些工人找不到工作,難道也要朝廷養着?朝廷的錢,是哪裏來的,是百姓交的稅錢,什麼是道?去僞存真是道,留下好的,去掉壞的,是道!”
“朝廷拿稅錢,去修路,去修橋,讓更多的香皂、衣物、糧食,能更快運輸到北方,受惠更多人,這不是爲百姓謀福?”
“那些低效的,落後的,留着它們還有何用!”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