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開店
“去吧去吧。”
“是。”驛卒又進去了,進門的時候,捏了捏袖裏江北給的一角銀子。
“媽的,緊趕慢趕了大半夜,還是沒趕上。胡徳,這回小娘子沒弄到手,卻又惹上了戚府,這且如何是好?”
胡徳思忖了一下:“老爺,無妨,咱們在滁州,戚府在定遠,井水不犯河水,況且他又是武官,品級再大,也管不了咱們的事。”
“可聽說他的二弟是舉人,任過縣官的,指不定哪天就當上了州里的現任官,到時豈不是……”
“老爺不必擔憂,守土官不得任官本籍,此乃慣例。滁州、定遠相鄰,哪裏會有這樣巧的事。即便果真如此,到時投其所好,好好奉承就是了,花花轎子人擡人,還會爲這點子事反臉不成。”
劉老爺回頭就要上轎,卻瞧見了劉麻子討好的笑臉難看得要命。
劉老爺心頭火大,趕上去喝開扶着劉麻子的潑皮,來個左右開弓,狠狠給了兩巴掌,又一腳把劉麻子踹倒地上:“你媽個廢物點心,溜溜的幾個月,連根鳥毛都沒找着,這回又得罪了戚大官人。將來要是計較起來,你個蠢蛋,別怪老子不認人!”
打罵完了,劉老爺才覺着泄了些火氣,在劉徳的勸說下,進了轎子,打道回府。
連昨天那夥潑皮在內,沒人敢扶起劉麻子,都隨着去了。
劉麻子慢慢從地上爬起來坐着,“噗”聲吐出兩顆左邊的槽牙。這兩牙昨天就有些鬆動了,這下到底是沒保住。
他看着走遠的轎子,眼裏滿是怨毒:“劉洪起,你媽的過河拆橋,無情無義,咱們將來走着瞧!”
中午時分,江北一行進了烏衣鎮。這鎮子臨水而築,被清流河分爲東西兩邊,有浮橋相連。西部的街心是一條約三里長,寬三四米的青石長街,街口有座“滁陽首鎮”的牌坊。
長街兩邊店肆林立,屋頂一色青瓦,車馬喧囂,人聲鼎沸,口音各異的行商來來往往。市井小販的叫賣聲不絕於耳,有賣漿的,炕燒餅的,賣餛飩的,炸油條的,還有鏗鏘的打鐵聲,空氣中彌散着各種美食的香氣,混雜在一起,卻並不難聞。
車馬隊過了關帝廟、娘娘廟,進了一間“王記”車馬店裏,就在紅色門樓的急遞鋪的邊上。沒有來圍觀的閒人,這兒的人們顯然都很忙。
江北向父母問過安後,來到一輛青布轎馬車旁邊這是騰出來給董老頭一家用的,而四個丫鬟和婆子只能共擠另外一車了正好董源從車上下來。
“這一路顛簸的,老伯的身體怎麼樣?”
“打昨晚服了藥,現如今還是昏沉沉的,但看樣子好多了。”
“如此甚好。恕我冒昧,聽壯士的談吐,與一般農家有些不同?”
“讓公子見笑了,俺小時上過三年學塾,只是孃親去世後供不下去,就回家幹活了。”
“聽說你們家會做酥糖?”
“是啊,家父的這門手藝是有些名氣,要用芝麻、白糖粉、上好的炒麪、糖稀、香油……”
江北打斷了他的話:“呵呵,不必說出配方和做法來,我又不是要學你們的手藝。這做法,你也會嗎?”
“這是傳家的手藝,怎麼不會?”董源頗爲自豪地說,“不是俺誇口,俺做的比爹的還好賣些,有個秀才吃了讚不絕口,還給俺寫了個對子,‘香召雲外客,味引洞中仙’。”
“全靠這手藝,俺才娶得了娘子。只是,”他臉色一暗,“不想前年地裏絕了收,一年挨下來,家裏半粒糧食不剩,沒計奈何,借了劉家的閻王債。好歹還清了,不想劉麻子糾纏不休,最後惹出事來。到如今……唉,只是苦了爹和娘子,還有小虎。”
“你想不想開店?”江北突然說。
“公子是說……”
“到了應天府,你打算做什麼?”
“俺有把子力氣,扛碼頭、打短工、當跑堂、打柴,都行,總能有口飯喫。”
江北搖搖頭:“南都米貴,幹這些活,收入微薄,也不是長久之計。我看,你既然會做酥糖,不如將這門手藝發揚光大,在城裏開間鋪面,就叫‘董家酥糖’好了。”
董源愣了:“可俺沒有本錢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