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寧遠將軍

作者:落葉凋謝
從入府門起,用半刻鐘,穿梭三道儀門,一個花園,一個果園,纔來到前廳。

  李瑄吩咐羅興在外等候,步入前廳,向高力士行禮:“拜見高翁。”

  “七郎在此如家,不必拘束。”

  李瑄還在行禮,高力士就起身將李瑄拉到座位上,開門見山地說道:“昨夜我輾轉難眠,想了一宿。七郎所說的活字印刷術,有利於聖人推廣學問,很值得做。”

  “活字印刷,一定可成。”

  最後,高力士又加一句話。

  昨日高力士問李瑄如何得來的此印刷之法,李瑄告知高力士是自己根據雕版印刷想出來的,還未實施,不知能不能成。

  李瑄能將這“千古之功”讓給他,讓高力士很感動。

  有這份功績,將來也能含笑九泉。

  “昨晚我又總結一下活字印刷,高翁請過目。”

  李瑄從懷中掏出一張紙,上面寫寫畫畫,連活字泥的大小,都被李瑄列舉。

  他將要離開長安,留下這些,高力士必定可以在短時間內,弄出活字印刷術。

  “這只是我的一次嘗試,如果失敗,還請高翁不要責怪。”

  爲消除高力士心中的芥蒂,李瑄如是說道。

  他表明自己只是提出一個想法,一個思路,成與不成,全在高力士。

  “七郎哪裏的話。就算沒能如設想的一樣,我也欠七郎一個人情。”

  高力士正色地向李瑄保證。

  “不敢,家父能至相位,全賴高翁鼎力支持,我怎麼在高翁這裏談人情呢!”

  李瑄連連搖頭。

  “左相是左相,七郎是七郎。更何況左相是國之棟樑,我推薦他,只是做出對大唐有利的事情,做臣子的本分。”

  高力士覺得一個官吏有才幹,就會向李隆基推薦。

  關於這一點,李瑄沒有過多與高力士談論,他主動岔開話題。

  有高力士這句承諾就夠了,他遠在邊塞,最怕流言蜚語。

  高力士,是長安唯二能擋住流言蜚語的人。

  而後,李瑄和高力士一邊喝茶,一邊討論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

  那些常用書籍,用雕版印刷更方便。雕版的技藝,必須普及天下。

  可以鼓勵商人建立印刷鋪。

  只要活字印刷整出來,高力士就會上書皇帝,在諸部諸司,建立印刷部門,發展印刷術,完成李隆基“裏別各設一學”的召令。

  李隆基認爲人口數量和讀書人數量,是盛世的標緻。

  爲此,他頒佈鄉里設學的詔令,將男女婚嫁年齡,改爲女子十三,男子十五。但沒有強制要求。

  李隆基覺得男女早婚配,有助於增加人口。

  李瑄明白,這是飲鴆止渴。受制於醫學、衛生條件,女子十六以下生孩子,不僅會增加流產、嬰兒夭折的風險;更會傷害到女子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

  如果李瑄能掌握天下的權柄,說一不二,一定會更改這方面的制度。

  “高翁,您不要太操勞,須多多休息。我不多打擾您了。”

  李瑄看高力士一臉疲倦的樣子,主動提出告辭。

  高力士心中溫暖,他挽留不成,親自將李瑄送到門口。

  這讓等在高府門前的士族權貴們,瞠目結舌。

  平時的三品官,都不能讓高力士如此禮遇。

  離開高力士府,李瑄得知信安王李禕也住在興寧坊後,遂登門拜訪。

  同住一坊,高力士門庭若市,但曾爲大唐立下赫赫功勳的信安王,卻無人問津。

  李禕八十多歲了,病在牀上不能起來。求見他,對仕途沒有任何幫助。

  李瑄敲響信安王府,門童在得知是左相的兒子李瑄來拜訪後,立刻通知阿郎。

  片刻後,李禕最小的兒子李峴出門迎接李瑄。

  “李七郎到來,有失遠迎,還望不要見怪!”

  李峴是一名三十歲出頭的儒雅男子,但說話時,中氣十足,自有風度。

  他手中持一串佛珠,說明他是崇尚佛教之人。

  “是我見識淺薄,不知郎君的名諱,還望海涵。”

  李瑄見此人器宇軒昂,回禮後詢問。

  “在下信安王第八子李峴,現任高陵縣令,今回家探望父親時,滿城都是七郎的才名。”

  對於李瑄的突然來訪,李峴很意外。

  “詮才末學,不堪法眼。我對李縣令的大名仰慕已久。”

  李瑄心中一動。

  李峴可是著名的賢相。

  他因父親戰功,門蔭入仕。高陵京,是畿縣之令,正六品官吏。

  李瑄記得李峴很快就會平步青雲,在幾年後升任爲京兆尹。

  安史之亂之前,李峴因不畏楊國忠權勢,一直被打壓陷害。但等安史之亂後,李峴會先後五次拜相。是中唐少有的能臣。

  “請七郎入內,我父親在正房。”

  李峴以爲李瑄在說客套話,他一個小小的高陵令,哪有什麼名氣?

  有名氣的是他兄長李峘,雖然官也不大,卻是不肯依附李林甫的清流,受世人稱讚。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