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贗品橫行
他正在書房和董伯仁討論繪畫的技巧,就聽楊恩說宮裏的王德來人傳話,讓他下午進宮一趟。
李恪趕忙來到前廳,就見王德坐在椅子上喝茶,見李恪進來,立馬起身行禮道,“殿下,皇上讓你下午進宮去他御書房覲見。”
李恪不知道李世民爲什麼突然找他,還在自己的書房裏見他,不解的問道,“不知父皇傳召兒臣所謂何事?
王公公可否知一二?”
王德爲難道,“殿下,不是老奴不肯說,老奴也不知道皇上召見你是什麼原因。”
李恪知道王德不會撒謊,所以也不再勉強他。
等王德離開王府之後,李恪回到後院,在蘭兒服侍下沐浴更衣,換上了一套他最爲喜歡的黑色王袍,帶着陳其就匆匆去覲見李世民。
十二月份的長安城剛下了一場雪,天氣比較寒冷。
李恪沒有騎馬,坐在車架中,正在專心的細讀《論語》。
他現在對這本書內所體現博大精深的思想越來越震撼,一有時間就看,還不時的揣摩其中的意思。
不多時,就聽見陳其道,“殿下,已經到玄武門。”
李恪知道車架只能到玄武門,再也不能往前走。
所以,他下了車。
下車之後看見雄偉的玄武門屹立在自己面前,他有點恍惚。
今天還是第一次注意這個標誌着李唐王朝走向繁榮富強的一個見證的城門,細細品味着玄武門發生的政變,心裏感嘆不已。
自古爭儲,沒有心慈手軟的人,也不會有心慈手軟的時候。
當他在王德的帶領下來到甘泉宮的御書房時,李世民正在練習書法,他見進來的是李恪,在李恪還沒有行禮的時候就說道,“不用多禮,你過來看看朕的這幅字如何?”
李恪不知道李世民找自己的原因,所以,表現的很小心。
他快步上前,來到李世民的御案上看着李世民用王體寫的“民重君輕”四個字。
沉思了片刻後道,“父皇四個字寫的剛勁有力,氣勢如虹,遠勝王右軍字體。”
“噢?”
李世民沒有想到李恪會如此評價他的字,“你說說看,朕哪裏勝過王羲之?”
對於自己兒子的誇讚,李世民還是很受用,雖然有點馬屁的嫌疑。
李恪再次仔細打量了片刻後才道,“王右軍的字體雖然筆法蒼勁,字體矯如驚龍。
可是,對於現下大唐來說已經太久遠,字裏行間缺少一點東西,那就是對大唐現狀的感悟和理解。”
李世民還是第一次聽李恪評價王羲之,又聽他說什麼感悟和現狀,一時好奇,聽的也很認真。
李恪說到這裏,見李世民在仔細聽,道,“父皇的四個字道出了君王和百姓的關係,君舟也,人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
明確了一個大唐應該把百姓的生活安全放在第一位。
所以說,父皇的字蘊含了治國之道,遠勝於王右軍的字體。”
李恪一說到書法,就沒有了拘束,侃侃而談。
“君舟也,人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
李世民皺着眉頭,默默唸了幾次,突然間哈哈大笑道,“你果然沒有讓朕失望啊,竟然懂得如此道理,可見你平日也是很用功啊。”
李恪在聽到李世民反覆讀他說的句子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嚇了個半死。
這下鬧大發了,自己怎麼把李世民的名言給說出來了。這句話他可以說,但自己不能說啊。
不過,他再看到李世民沒有責怪他,而是褒獎他,心裏平靜了不少。
連忙解釋,“父皇,兒臣最近正在細細研讀《論語》,纔會有此感受,還忘父皇恕罪。”
“恕什麼罪啊?”
李世民笑道,“你說的真有道理,朕很贊同,就因爲你說了君王和臣民的關係朕就治你的罪,那朕不就成昏君了嗎?”
“兒臣不敢。”
李恪低頭道。
“《論語》裏面包含了很多治世之道,你能對他細細研讀,父皇很欣慰。”
李世民說道。
然後,他看了一眼李恪道,“你最近很缺錢嗎?”
李恪被李世民問的一頭霧水,李世民怎麼會這麼問呢?
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是說缺呢,還是說不缺呢?
李世民見李恪猶豫不說,確定了心裏所想,“今日內侍又收集到一副王羲之的書法真跡,你幫父皇看看是不是真品。”
李世民一生沒有什麼別的特殊的嗜好,唯獨對王羲之的書法很癡迷,所以就有在民間收集王羲之書法真跡的嗜好。
昨天,正好在宮外負責收集王羲之書法墨寶的內侍給他送上了一副王羲之的書法。
他一看就明白了其中關竅,所以,才找李恪過來看看。
李恪知道李世民收集王羲之真跡的嗜好,見他這麼說,知道原來爲此而召自己來。
心裏鬆了一口氣,上前將李世民遞給他的卷軸拿在手裏。
可是,在他打開卷軸的時候,一顆剛恢復平靜的心突然又掉進了冰窟。
原來,他手裏拿的不是什麼王羲之的墨寶,而是自己在前不久用王體寫的一首曹操的《短歌行》。
當時,他因爲一時興起,寫完也沒多思量就掛上了王羲之的大名。
還讓陳其拿出去賣了,沒有想到這麼快就輾轉到李世民手裏。
難怪李世民剛纔問他缺不缺錢,原來他早就看出這幅字是自己寫的,以爲自己缺錢才模仿王羲之的字體賣錢呢。
“你幫朕看看這幅真跡是不是王羲之的墨寶。”
李世民再次說道。
李恪被李世民的這句話給驚醒,不過他一思量明白了其中的含義,既然李世民沒有當中揭穿他,那說明也沒想治他罪的意思,就是想看看他的態度而已。
想到這裏,他心中有了主意。
他裝模作樣的看了片刻,“父皇,這幅墨寶是贗品,不是王羲之所寫。”
“恩。”
李世民點頭道,“這已經是朕收到的第三副贗品,朕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因爲不識真僞而被他人矇騙,把贗品當成了王羲之的真跡。
你對王羲之的書法深有研究,而且見解獨到,朕倒是希望你能夠在這方面做出表率作用。”
李世民的話不言而喻,就是告訴李恪,不能因爲你對王羲之的字體研究透徹,就可以隨便寫字欺騙他人。
你應該好好反省,以後不但自己不能這樣做,也不能讓別人這樣做。
而且,你還要時常的幫助別人,分辨真僞,別讓他們上當受騙。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