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試探還是逼宮,貳臣和元老 作者:未知 春天的早晨,空氣中瀰漫着一股子奶香味,有人說這是地氣蒸發,正是一年中最好的光景。 今日早朝事情不多,只是討論了交趾的變局。 連楊榮都樂觀的認爲沐晟將會把那些叛逆圍堵在奉化州,然後聚而殲之。 朱棣看到無事,就讓人散了去,只留下了幾位輔政大臣在身邊。 不是正規的朝對,所以君臣之間都鬆散了許多。 朱棣接過毛巾擦了把臉,然後就問楊榮:“沐晟那邊可有把握?” 楊榮不用看地圖,就自信的道:“黔國公兵力佔優,只需圍住就行,到時候叛軍糧盡,自然只能絕境一擊,我大明理當獲勝!” 朱棣點點頭,覺得此戰之後,交趾肯定能平靜不少時間。 而他的目光始終都在注視着草原,就等着正在摩拳擦掌的阿魯臺和馬哈木的第一次交鋒。 朱棣略一擡眼,看到胡廣有些發呆,就不悅的輕哼了一聲。 這裏是大明的政治最中心,能拿到門票的,就相當於是宰輔般的人物。 可宰輔在君王的身邊有走神的時候嗎? 金幼孜在邊上用腳碰了胡廣一下,胡廣一個激靈,急忙請罪。 “陛下,臣昨夜有事困惑不已,輾轉反側,最後被老妻趕了出來。” 胡廣赧然的說道,殿中的君臣都不禁爲之桀然。 葡萄架的故事不少人家都有,不過像胡廣這等地位還能自嘲說出來的,真的很少見。 “所爲何事啊?” 雖然覺得這麼問不大厚道,可朱棣的心情不錯,所以也能拿玩笑來增進一下君臣之間的情誼。 爲君之道,一味霸道必然不長久,臣下整日惶恐,戰戰兢兢。時間長了,君臣之間必然離心。 可太和氣了也不行,性格柔弱更不行! 當年朱允炆的性格就不適合當皇帝,不過朱元璋已然垂垂老矣,最後不得不把這個偌大的江山留給了自己的孫子,自己帶着無盡的遺憾和擔憂逝去。 胡廣起身後笑道:“陛下去歲詔令重修五經四書大全,性理大全,天下人聞之皆雀躍鼓舞,對此翹首以盼,此我大明之盛事也!臣爲陛下賀。” 去年朱棣就令人重修了儒學經典,還指明瞭方向,選了些後人的註釋附在後面,歸納於正統範疇。 說到這個,朱棣的心情就更加的愉悅了,他撫須道:“明年就該編好了,到時作爲根本,也能安穩人心。” 說到考試,目前只是模糊的劃定了一個範圍,可那麼多的書,學生們都覺得有些無所適從。 朱棣此舉正是想制定一份權威教材,作爲科舉的依據。 頓時羣臣就讚了幾句,胡廣最後說道:“陛下,五經四書經過陛下的詔令,已然成爲我大明學生的必學之課,可若是有地方把五經四書置之不理,那……” 金幼孜站直了身體,楊士奇垂眸不語,楊榮卻皺眉看着胡廣…… 殿內的氣氛陡然變得凝滯起來,大太監朝着下面的人點點頭,然後殿內就只留下了他一人伺候。 朱棣面無表情的看着胡廣,而胡廣一直在保持着微笑,身體站直,紋絲不動! 楊榮卻有些站不穩了,他看了看金幼孜,可金幼孜卻眼觀鼻,鼻觀心。 這是在幹什麼? 試探還是逼宮? 楊榮再偷偷的瞟了一眼朱棣…… 朱棣的臉上浮起了一絲譏誚,楊榮發誓,他絕對沒看錯,就是譏誚。 哪怕這譏誚來得快,也去得快,可楊榮還是在心中一嘆,隨即就學起了金幼孜當菩薩。 “陛下,兵部金大人求見。” 就在氣氛這根弦即將崩斷的時候,外面的內侍稟報,兵部尚書,詹士府詹士金忠來了。 “臣見過陛下。” 金忠艱難的行禮,朱棣看到他那滿面的病容,不禁心中一軟,喝道:“快扶起來。” 這位金忠算得上是傳奇人物,原先在北平府只是個小兵,可他卻靠着一手占卜的手段聲震北平。 當年朱棣起兵前,金忠多次占卜,說是大吉,也給了朱棣極大的信心。 若論朱棣的信任,在場的誰也比不過金忠,否則朱棣也不會讓他輔佐太子和太孫。 金忠起身後,臉色有些潮紅,他躬身道:“陛下,臣聞有人言太孫之非,不勝惶恐,罪該萬死。” 說着金忠就掃了胡廣一眼,雖然虛弱,可那眼神依然逼得胡廣垂眸。 胡廣只是貳臣,而金忠卻是元老,永樂時代的締造者之一。 “臣年邁不堪驅使,請乞……骸骨!” 轟! 當金忠再次跪下時,胡廣臉色鐵青,金幼孜不安的挪動着腳,楊士奇愕然,楊榮就想上前,可最後還是忍住了。 “賜座。” 朱棣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大太監親自攙扶起金忠,然後搬了張墩子給他坐下。 看着金忠在微微喘息,朱棣的眼中閃過一絲不忍,旋即沉聲道:“聽說興和伯岐黃有術,金尚書可去看看。” “謝陛下。” 金忠起身,老態龍鍾的模樣,可胡廣依然不敢擡頭和他對視。 他不但是兵部尚書,而且還是詹士府詹士,輔佐太子,還奉命輔佐太孫。 你胡廣這是想幹什麼? 想說我金忠失職嗎? 上次胡廣去找朱棣,闡述了自己對朱瞻基未來的擔憂,此事被金忠知道後,就已經是怒不可遏了。 “殿下英武果決,有陛下之風!” 金忠留下了這句讓胡廣難堪的話,然後被人扶着出去。 “散了吧!” 朱棣的眸色不喜不悲,不怒不歡。 胡廣慢慢的走出殿內,他站在臺階上,看着下面一手扶着欄杆,拒絕被人攙扶,獨自蹣跚着下去的金忠,身體猛的晃了晃。 “胡大人,要站穩了。” 金幼孜從後面出來,語帶雙關的扶住了胡廣。 楊榮從他的身邊走過,並未回頭,反而是追下去,扶住了金忠的手臂。就這樣,兩人緩緩消失在視線中。 “胡大人,這是何苦呢?” 楊士奇嘆道:“我等應該去找太子殿下才是,今日……不該啊!” “在太孫的身上,太子殿下如何能置喙?” 金幼孜不屑於楊士奇的好脾氣,覺得他這是在和稀泥。 “好了!” 胡廣穩定了心緒,淡淡的道:“國本之爭,歷來都是殺人不見血,本官……無悔!” “哎!” 楊士奇跺跺腳,搖着頭走了。 金幼孜擔心的道:“胡大人,可看陛下的意思,好像有些怒氣啊!” 胡廣看着那一片屋宇,堅定的道:“若是方醒靠着殿下行雜學,本官堅信陛下會給我們支持,一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