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者:所寫的《風流知青人生》無彈窗免費全文閱讀爲轉載作品,章節由網
《風流知青人生》

  作者:平湖秋色

  第1章重回知青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高音喇叭響起高亢的聲音,聽起來就讓千萬城市裏的年輕人,渾身充滿熱血。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裏是可以大有作爲的”!這是這年代到處可見的標語。

  這是千千萬萬城市裏,剛剛走出學校大門,立刻就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投身到農村這個廣闊天地,跟農民們一起戰天鬥地的年代。

  “東方紅,太陽升……”老遠就聽到高音喇叭裏,相當宏亮,但音質卻特別粗糙的歌聲。

  “咚咚咚……”!這歡迎知識青年到農村來,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鼓聲,還相當熱鬧。村口的兩邊,插着兩面五星紅旗,大中午的,也趕着農民們都從田地裏回家了,村口站着一大羣身上的衣服,沒有少於補了三個地方的農民。

  村口望進去的一個祠堂牆上,有一行鮮紅的醒目標語,“農業學大寨”!

  坐在一輛工農……10型手扶拖拉機上面的楊楚生,一看到這場面,兩道烏黑濃密的臥蠶眉向上一揚,那張看上去有些瘦削,帶着一股剛毅神情的方臉,還露出笑。

  這樣的場面,楊楚生在一九七五年就經歷過,現在又重新經歷了一次。

  想起來,人生也太有意思,到了五十多歲,因爲喝醉酒,睡在牀上卻又回到十八歲的年代。昨天當他從睡夢中醒過來,看到年輕了很多的爸媽,還嚇一跳。結果一看家裏的日曆,才知道回到一九七五年。

  這一切,都跟楊楚生三十多年前所經歷的一模一樣。眼前是曾經一起勞動過的鄉親們,他們的臉上都露出純樸的笑,目光中,卻對於這些從城市來到這裏的知識青年透出好奇。

  拖拉機上面,總共坐着五位知青,楊楚生看一下坐在他身邊,一身這年代最時髦的草綠色軍裝的女知青。

  她叫白雪,雖然這時候她纔剛剛跟他認識,但他的心裏,卻透出一絲隱痛。當時在這裏當知青,兩人都陷入到讓人癡迷的愛情之中,但卻因爲時代的關係,最終因爲她到了香港,後來到美國,一對有情人不能廝守一生。就是他重生前,還在想着她。

  “哇,我們到農村了!看,這村子好漂亮呀!”白雪高興地笑着喊,白皙的鵝蛋臉,笑起來兩道細長的柳葉眉,也會微微一蹙。一付柔弱的樣子,讓看過《紅樓夢》的人,就會想起那位林黛玉。

  楊楚生也笑一下,三十多年前,他也一樣,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來到平縣紅山公社紅光大隊。

  這村子也是很漂亮,村後就是大山,村兩邊都是成片的農田。清明的季節,空氣也比較溼潤,遠遠的,看到村後的大山頂處,籠罩着一陣如白紗般的輕霧。

  白雪看着楊楚生沒有像其他的知青一樣,興奮得面紅耳赤,還朝着他微微一笑。

  多美麗的笑,這位白雪微笑的時候,那個小巧的嘴巴,嘴角總會稍稍往上翹。那雙相當有靈氣的杏眼,真的如滿含着春水一樣。就是這樣的笑容,就是這樣的眼神,楊楚生不知道在夢裏見過多少次。

  “歡迎知識青年,到我們大隊插隊落戶!”隨着大喊聲,然後就是一個皮膚黝黑,身上的草綠色軍裝,褲子的兩個膝蓋卻補了兩塊灰色布的人走到拖拉機後面。

  這個人楊楚生當然也認識,前生在這裏的死對頭,紅光大隊的民兵營長兼治安主任吳擁軍。

  突然,安裝在一座祠堂屋頂上的高音喇叭,歌聲換成這年代也是時時都會聽到的《大海航行靠舵手》

  “下來了!”楊楚生大聲一說,將摺疊成方形的揹包往身上一背,再拿起裝着幾件衣服的綠色書包,還有就是一個綠色的軍用水壺。這是知青們幾乎統一的行裝,這年代,就是一個綠色的書包,在城市也相當高級。

  “砰”!楊楚生大概一米八的身子,從拖拉機上面一躍而下,然後朝着上面說“白雪,我接!”

  因爲前生兩人的關係,這時候的楊楚生,對她的關心也是不自主地流露出來了。

  已經準備要下車的白雪,那個白皙的鵝蛋臉,露出一絲不好意思的表情。

  楊楚生也忘記了,在這年代,青年男女相對起來,還是相當保守的。白雪的一雙杏眼裏面,那一閃而過的不好意思,讓他的眼睛趕緊移開。他真的怕看到這種目光,怕前生的悲劇,又在今生重複一遍。

  其他的幾個知青也有點驚訝,旁邊的吳擁軍,一雙三角眼卻瞪了這個小知青一下。怪不得這些城市的知青,都要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滿腦子都沾染着資產階級習氣。

  白雪還是伸出嬌嫩的手,楊楚生一接,三十多年後,又握着這一雙小手,讓他的心又顫抖一下。

  “哎呀!”一聲驚叫,然後就是白雪不好意思地笑一下,她的嬌弱,讓她從並不高的拖拉機上面跳下來,也立腳不穩,一下子趴在楊楚生的懷裏。要不是他在前面,她真的得趴地上。只是身子跟他的身體一碰,讓她的臉“唰”一下就紅。

  吳擁軍的一雙三角眼,差點瞪成標準的等腰三角形,要不是他們剛剛纔到,他一定會教訓這位小知青一頓。在紅光大隊,他可是社員們都有點怕的角色。

  來到紅光大隊的知青們,雖然滿懷着激動,但也有點失落。比他們先來的一批知青,都被安排在公社知青農場,他們就只能插隊了。

  五個知青,後面跟着一羣社員,往那個立着高音喇叭的祠堂走,小孩子更多。

  破舊的牆壁,還有幾塊木板拼成的睡鋪,瓦片都發黑了的屋頂,這個不知道有幾百年歷史的祠堂,就是他們住的地方。

  “男同志就住在這。”吳擁軍指着三個靠牆邊的睡鋪說。然後又指着另一邊一張大點的睡鋪“這是兩位女同志住的。”

  這些就跟三十多年前一樣,大隊還挺關心的,兩位女知青的範圍,就拉上一塊花布簾。

  “哎呀,男女就同處一室呀?”說話的這位女知青叫劉雪貞,跟楊楚生是同學,這可是一個相當潑辣的姑娘,這樣的話,要是白雪可不敢說。

  吳擁軍對女知青說話,口氣就是不一樣,眼睛先往綠色軍裝那個豐滿的胸前掃一下,“嘿嘿”笑着說“大隊也確實沒有地方了。”

  兩位女知青都在翹着小嘴巴,解開那個打成四邊形的揹包,裏面就是一個臉盆還有被子和幾件外衣,其他的都在書包裏了。

  社員們就是熱情,走到知青們身邊,都親熱地跟他們打招呼。

  吳擁軍臉一黑,大聲喊“先別吵了好不好?”

  這一喊還真有效果,場面一下子就安靜下來了。

  這些知青,就是這位民兵營長管的,所以他今天也就這樣熱情,大隊的其他幹部,抓生產還抓不過來呢。先給他們分配生產隊,楊楚生和白雪,一同被分配在第三生產隊。

  “現在給你們分配三同戶。”吳擁軍一說,剛剛安靜的場面又有些聲音了。

  “三同戶”,意思就是“同吃、同住、同勞動”。但同住說不上了,農村的房子也寬不到那裏去,怎麼能同住。他們住在祠堂裏也是合理,這祠堂也是幾個生產隊的隊址。

  “到我們家吧!”一位村婦先說了,然後又是一陣吵鬧聲。村婦們真的熱情,都爭着成爲知青的三同戶。

  楊楚生又在笑,知道大家爲什麼爭,這年代,糧食太緊張了,他們這些知青可是自帶口糧的。南濱省的糧食標準,每個非農業成年人每月的口糧,就是二十三市斤大米,還有四兩食物油。而農業人口,卻是啥都沒有,所以這二十三斤大米,對於農民來說,是相當寶貴的。

  前生楊楚生的三同戶,是隊長水筍叔,現在他可有別的想法了,大聲說“我到她家裏吧。”

  楊楚生指着這個村婦,是全大隊最窮的一家,因爲她的丈夫死了,就她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拉扯着四個孩子,每個月的口糧纔多少?成人十六市斤稻穀,十六歲以下的減半。

  這村婦也驚愕,她並不敢跟誰爭,她在這祠堂裏,也是被吳擁軍叫來,爲知青們安排睡鋪這些的。

  吳擁軍也有些奇怪,知青們要選就選比較好的家庭,怎麼就選了最窮的這一家呢?不過他的三角眼快速地眨動,感覺這個小知青好像有些圖謀,這位村婦長得那可是農村中的美人一個。不但長得好看,高挑的身材,那個胸前也讓他在等着,清明到了,夏天就趕緊來吧。

  “行了,就這樣了,你們纔到,下午就不用出工。”吳擁軍說完了,也完成了他的任務,走了。

  楊楚生的身子靠着還沒有打開的揹包,望着破舊的屋頂卻在沉思。想起他的前生,在這裏回城以後,就被安排在濱海市機械廠,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混上了半倒閉的廠工會主席,一直到重生前還在混。

  這人能夠重生一篇,當然好,但卻重回這個讓人最無奈,爲了幹革命也不怕餓肚子的時代。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