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南濱省的天氣,季節一到清明,也可以說是進入到初夏了。“唰”!白雪將布簾一拉,兩位女知青在布簾後面,開始換掉一身讓她們已經滿身是汗的綠色軍裝。
楊楚生卻還在出神,命運真的能改變嗎?還是不能?
“唰”!布簾一掀開,兩位女知青都帶着笑臉,走了出來。另外兩個爺們,都睜大眼睛,看着兩個漂亮極了的女同志。
白雪一身的軍裝,換成藍色褲子和白色短袖的確涼上衣,頭上兩條編得跟繩子一樣的辮子也被她解開。一頭烏黑的披肩長髮,讓她看起來,嫵媚得跟時代根本就不相符。朝着還在沉思的楊楚生看一眼,兩邊的嘴角往上翹一下。
楊楚生突然直了一下身子,心裏有想法。他不想跟前生一樣,過着極其平淡的一生,更不想前生因爲這個白雪,搞得他跟別人結婚兩年後,離婚了就一直單身。
命運是能改變的,只要你有改變的決心!這一輩子,如果不過得轟轟烈烈,也冤了第二生。再怎樣,總能混出個名堂。
第2章鄉村傍晚
成爲知青的第一天,五位知青坐在一起,那位個頭跟楊楚生差不多,長得就如《水滸》中的黑旋風,叫孟躍進的哥們,掏出一包紅球香菸,三個哥們每人一根。
楊楚生接過香菸,放在鼻子底下聞一下,一包兩毛錢,想賣還得托熟人的香菸,聞起來就是一股辣味。
另一位哥們叫王升,這哥們三十多年前楊楚生也對他沒好感,那個時候,兩人也沒少了打過架吵過嘴。
楊楚生從灰藍色工作服的口袋裏,掏出火柴,“唰”一下就着了,才吸一口,就被嗆得咳嗽。
王升也點着香菸,眼睛卻往拿出一本已經發黃,但還可以看得出保存得相當完好的小說,打開了就看的白雪瞧。
“哇,你有這書呀?”劉雪貞一瞧,小聲就說。這是一本手抄的《第二次握手》,這年代也只能偷偷看。
白雪笑一下,然後往祠堂的大門瞧,看到有一個五十多歲的人走進來了,急忙將書往草蓆下面藏,還站起來。那個人的後面,還跟着吳擁軍。
楊楚生也站起來,他當然認識這位五十多歲的,就是大隊書記,革委會主任水雞叔,一位從沒讀過書,老實忠厚的農村幹部。(這個時候,南濱省已經將各級黨,革委會分開?。
“歡迎你們,以後就安心紮根農村,好好學習!”水雞叔連笑帶說。
吳擁軍也直點頭,眼睛卻一直往坐在睡鋪上的兩位女知青瞧,特別是白雪,短袖衫露出來的白嫩手臂,讓她感覺,城市的姑娘膚色就是美。
水雞叔也就關心一下,走出祠堂的時候,對吳擁軍說“兩位姑娘,就別讓她們幹太重的活。”
“知道。”吳擁軍嘴裏是在應,心裏卻在想,就是先要讓她們苦,然後再給她們一點輕鬆的,她們纔會感激。
“對了,上面又在落實割資本主義尾巴的任務,你就檢查一下吧,別太認真,走個形式就行。”水雞叔說完了,拐進另一條巷子。
吳擁軍又是點頭,他最喜歡搞這種了,誰家要是多養了幾隻鴨,沒收了,送到公社,積極點很容易出名的。等着天稍晚點,社員們正在喫飯的時候,他就會帶人到各家各戶檢查。
鄉村的傍晚,景色相當迷人,一抹殘陽,將整個鄉村的屋頂,都染成金紅色。幾家豎立在屋頂上的煙囪,已經冒出灰白色的炊煙。
楊楚生一個人往村後走,他跟這村子的山後面,有不爲人知的祕密。
山後有一個尼姑庵,他是想幫那位曉蓮師傅幹些活。
這曉蓮師傅,也是他的師傅,這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尼姑了。這年代,只能這些古老的庵呀寺的才能夠留下,而且這靜修庵也不在人流大的地方,也不顯眼吧,所以也才能保存下來。
楊楚生前生剛來的時候,看着這位五十多歲的老尼姑也有點可憐,尼姑也得參加生產隊的勞動,所以就經常幫幫她了。
不過誰也沒有想到,楊楚生在一次無意中,卻發現這位老尼姑在打拳,那手動起來特別柔軟,也因爲有這一發現,還真讓他想學。
也許是這位老尼姑覺得他可以教,或者是怕她的功夫失傳了還是什麼,這一學就是兩年,每天都是找晚上的時間學的。
“師傅,我來挑吧!”楊楚生才一走進大門,就看見曉蓮師傅挑着一擔水桶,想在庵前面的水井裏打水,大聲就說。
這曉蓮師傅也擡起頭,感覺奇怪呢,眼前的這個小夥子,她可不認識。
可能是營養的問題,也可能是勞累的關係,這位五十多歲的師傅,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老了十多歲。楊楚生的鼻子酸酸的,因爲前生他回城後再過幾年,就聽說她過世了。
“你是誰呀?”曉蓮師傅還問。
楊楚生也只能笑一下“我是剛來的知青,師傅,我來挑吧。”
“哦!”這師傅又笑一下,點點頭說“那謝謝了,你心好!”
一缸水也就三擔水就滿了,楊楚生擦了一下汗,雙手往褲袋裏插。來的時候,他媽給了他十斤南濱省通用糧票,他自己身上還有幾兩。這年代,有糧票就可以到米站買米,對於農民來說,糧票也是相當貴重的。
“師傅,給!”楊楚生將一張五市斤糧票遞給師傅。
“哎喲,不行,你自己的口糧呢?”師傅雖然是這樣說,但還是拿了。沒辦法,肚子餓。
幫完師傅,楊楚生感覺到心裏一陣輕鬆,還沒走出山門,卻兩眼突然一亮,發現牆角放着一個蒙上一層灰塵的碗。
重生前,有些朋友就是玩古董的,特別是那位孟躍進,這哥們知青回城後就幹起走私的勾當,後來成了一個富得流油的古董商。他自己也有收集一些,現在一看這碗,這感覺應該是不錯的東西。
真的啊,這是一個葵口碗,有北宋官窯的那種大開片特色,楊楚生用手擦一下,立刻就看見“奉華”兩個字,這真的是北宋官窯了。
楊楚生爽得心臟都歪了,想不到重生回這年代,卻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古董多,而且還都是真品。這哥們可不敢拿了就走,回身又往庵裏走,當然得跟師傅說一下。
真爽,曉蓮師傅聽了還笑,要這東西幹嘛,這東西是什麼時候放在牆角的,她也不知道。
楊楚生拿着碗,隨便又看一下,好傢伙,這庵裏好東西還有好幾件。
這哥們邊走邊看着手裏的瓷碗,興致一起,居然哼起了超時代的那首歌《青花瓷》。
“喂喂,楊同志,你看什麼呀?”
突然的喊聲,讓楊楚生嚇一跳,擡頭一看,兩眼的目光相當怪異,不是紅也不是綠,而是跟他手裏的古董一樣,泛出粉青。喊話的是誰呀?吳擁軍的老婆,他差點跟她撞一起了。
好傢伙,楊楚生本沒猥瑣之心,但因爲是吳擁軍的老婆,也想猥瑣。這女人在整個紅光大隊那是最漂亮的了,高個子,結婚有兩年了,只是不知道是老公還是她不爭氣,肚皮就是隆不起來。
這女人幹完了生產隊的活,又挑着肥水,往自家的自留地給養豬的菜澆肥,剛纔在菜園前面的水坑裏,連同衣服都浸在水裏,現在渾身的衣服都貼着身體。這年代在距離縣城五六公里的農村,就是村姑也沒有帶上跟知青一樣的罩,何況是村裏的少婦。
“桂香嫂,你要回家了?”楊楚生笑一下,然後眼睛還是移開了,這少婦身上的薄衣服要是不溼,還顯得胸前相當豐滿,何況是溼身。緊貼着身體的短袖衫雖然是純棉的,但什麼形狀都畢現了,就連最上面有別的顏色,也是隱約能見。
這吳擁軍的老婆也看了自己的身子一下,臉還是紅了,不過她倒有點驚訝,怎麼這知青同志,剛剛來就知道她的名字呢?
楊楚生還心裏有點發慌,這少婦朝着他笑的樣子,還有那雙眼睛,要讓吳擁軍看到了,可能還得挽起袖子,跟他來一場決鬥。
“嘿嘿,我只顧看這個。”楊楚生笑着說,揚起手裏的碗,最後又往這女人看一下。
這女人走過去了,還抿着嘴巴在偷笑,這個小知青也怪,拿着一個髒得不行的碗還着迷。然後又往自己的胸前看一下,急忙擡手拉一下衣服,臉又紅了點。
“楊同志,喫飯了!”一聲孩童的聲音,讓楊楚生又回頭瞧。
是他的三同戶的大小孩大旺,楊楚生想了一下,這個時候,這小孩應該是八歲。八歲的小孩子,背上還揹着兩歲的妹妹,這小女孩手裏拿着連皮也沒有削的番薯在啃,連兩行鼻涕,都一起喫進肚子裏了。
兩個小孩的衣服那叫破,大旺的土灰色褲子,不知道是到那個親戚家拿人家穿過的,特別長也寬,褲腳捲了有三圈,兩邊屁股都是破的,連補都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