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找上門
話說明白就行,她不會苦勸死勸的。
即便是孃家爹孃,她也就是指一條路,不會過多地去插手他們的決定。
無論如何,往後把包子鋪開起來,他們自己是能過好日子的。
油燈如豆的火搖曳着,昏暗的屋裏,抱着腦袋的舒滿倉擡頭看向梁氏,心裏沒底,痛苦掙扎的他希望梁氏能告訴他他該怎麼辦。
前幾十年,他都是聽那老兩口的。
那老兩口的形象在他心底崩塌之後,他就茫然不知所措。
“孩子娘……我……我真可以重新讀書麼?”
“可是自己讀書好些地方不明白,我這麼大的年紀了,難道跟孩童們一起去上學堂?”
“我種了一輩子的地……”
梁氏先攙扶着舒滿倉躺下睡好,然後去吹燈,她面無表情地道:“隨便你,你想念就念,不想念就不念。”
“左右你想着靠着春華,你忍心靠春華,日子也能過下去。”
燈滅了,屋子陷入一片黑暗,梁氏沒有上牀睡,舒滿倉回家之後,梁氏就讓狗蛋兒出去買了一張榻放到窗邊。
她以怕睡着了碰到舒滿倉的傷口爲由,睡到了榻上。
妻子冷淡的語氣讓舒滿倉很難受,他在黑暗裏扭頭看向妻子,然而帳子擋住了所有的視線。
她們對自己肯定是特別失望吧。
舒滿倉想。
眼淚從他的眼角滑落,他的雙手抓住褥子,青筋爆了出來:可是,和她們這十幾年受過喫過的苦頭相比,和小山遭遇過的虐待相比,讀書算什麼呢?
他的懦弱不頂事,逼得春華一個未出門子的閨女汲汲營營機關算盡殫精竭力地操持這個家。
心如同掉進了油鍋裏,煎熬得厲害,疼得麻木。
舒滿倉啊,你不配爲人父,不配爲人夫!
也是時候立起來,好叫妻兒有個依靠,好叫閨女莫要那麼幸苦。
也好叫閨女眼裏的光莫要消散……
讀書!
他試試讀書!
閨女說得對,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
他只比蘇老泉大十歲。
那麼多的白頭童生秀才舉人,不差他這一個!
舒滿倉小時候蒙學了兩年,先生誇他聰明學得快,那兩年他不但學會了蒙學的內容,還提前學完了《論語》。
等到舒墨庭開始唸書之後,經常半夜把他喊起來,讓他熬夜幫着寫課業,後來他就慢慢接觸到了《大學》、《中庸》、《孟子》。
但舒墨庭年歲稍微大了些,去了書院,並且對他有了防備,不再讓他幫着寫課業,不再讓他接觸到任何書籍,他就再沒有看過書了。
不過,後來這麼多年,他日夜耕種,繁重的勞動令人疲乏,他的解乏方式之一,就是在幹活兒的時候默默背書。
這樣就能讓他忘記勞累,如同一頭不知疲憊的老牛,哼哧哧地幹着。
他學過的內容,早就因爲幾十年日復一日地默背,而刻進了骨子裏。
……
第二天舒滿倉起牀,舒春華把早飯給送進屋裏,就見他的眼底青黑得厲害。
他有些侷促地搓着手對舒春華道:“春華,上次買的筆墨紙硯,給爹一些。”
書暫時不用買,他自己先把知道的全默寫出來。
“還……還有……讓定國和安幫幫我找一塊兒木板,我先在木板上練字。”
舒春華見他有了決定,心情也跟着好了起來,笑容燦爛地道:“好!”
“回頭您也不用去學堂,小山去學堂讓他每天把先生講過的回來跟您講一遍,這樣您能學一遍,小山也能再熟悉一遍。
您有什麼不懂的,就跟小山說,讓小山第二天去問先生。”
舒滿倉覺得這個主意特別好:“都聽你的!”
說完就小心翼翼地拿眼睛去瞄梁氏,梁氏一個眼風都沒給他。
舒滿倉的眼神暗淡了下去。
笑容裏也浮現出一絲苦澀的意味。
是他的錯,他傷透了妻子的心。
舒春華就和梁氏帶着一籃子的點心,跟着梁氏去找舒正興。
舒正興在徐記布莊當管事,春華不記得,梁氏是知曉的。
到了徐記布莊,給了小二一串同板,小二立刻帶她們去找人。
舒正興看到梁氏和舒春華還愣了一下,想到他家發生的事情,他就嘆了一口氣道:“滿倉嫂,大丫,你們要節哀啊。”
“我這也不知你們家住哪兒,本想着忙空了去打聽打聽……”
梁氏笑道:“正興兄弟,孩子爹緩過來了。”
“家裏給備後事,掛白是在給想着死馬當活馬醫,給他衝一下,能緩過來就好,不能緩過來……左右都是要置辦的。”
舒正興一聽這話,頓時鬆了一口氣,笑道:“那就好那就好!”
梁氏開門見山:“正興兄弟,來是想找你說點兒事兒,能不能借一步說話……”
舒正興帶梁氏和舒春華來到角落,他把自己荷包你的錢掏出來遞給梁氏:“嫂子,我知道你們的日子難,這點兒心意你收下,別的我也多幫不了你啥。”
被趕出家門,男人又死了,她找來肯定是借錢的啊!
可他也有一家人要養,多餘的真的沒法子幫。
而且這次少東家被人騙了,別人以次充好,去江南府進的上千匹布都是瑕疵布,囤積在倉庫裏。
這些布要是處理不掉,東家要虧死,他們這些下面幹活兒的人也得喫掛落。
少東家說誰能把這批布給賣出去,就賞二十兩銀子,可這這麼多瑕疵可咋賣喲……
但要緊的還不是這個,要緊的是因爲這事兒,他們已經被拖欠了三個月的月錢了!
愁人!
梁氏沒接,她躲了過去,一旁的舒春華拿出幾顆冰粉果:“正興叔,我和娘來找您不是借錢,是想找您幫忙去收些這個酸漿果子……”
“這是衙內給找的生計,他一個府城的朋友要大量的收,也不知是用來做什麼的。
那邊兒給十二文錢一斤,可我們家眼下實在是騰不出人手來幹這個事兒,我娘信任您,就帶着我來找您幫這個忙。
那邊兒給十二文一斤,我家賺兩文,給你十文一斤,隨你多少錢收,我們家都不摻和……”
舒正興聽她說完,驚訝得合不攏嘴,有點兒不敢相信這母女兩個並不是來打秋風的,而是來給他送錢的!
“這種果子滿山都是,你……你們不會是被騙了吧!”
外頭都傳縣令家不滿意這門親事,早晚都要退,不然也不會上堂的時候不問青紅皁白就先打舒滿倉一頓。
這明顯是在公報私仇,是在出惡氣啊!
至於爲啥眼下沒退親,估摸着就是想坑死她們!
舒正興想起外頭的種種流言,慌忙勸道:“滿倉嫂子,大丫!
我知道你家眼下缺錢得緊,可真不能上這個當,到時候果子收上來了,那邊兒不要,你們又拿不出來錢去結賬,再被人一告,搞不好一家人都要進去!”
“到時候再後悔可就晚了!”
“眼下的日子雖然難,但熬一熬總能過去,滿倉嫂子,大丫年輕不經事容易被騙,你可不能犯糊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