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大贏家
紈絝們扛不住審覈供出來了一些東西,立刻就有人跳出來彈劾幾家的官員。
證據早就蒐集得差不多了。
皇帝的雷霆手段讓朝堂上的大臣們驚懼不已!
一個個的冷汗津津。
第一個被抄家的就是宋尚書,皇帝讓方永璋帶御林軍去抄家。
衙內擼起袖子就是幹!
宋尚書家中抄出百多萬兩銀子,還有古董珠寶無數!
抄完宋家,皇帝又一道聖旨下來,去抄小本本上記着的古家,餘家,柳家……
皇帝這次是下了狠手,沒見帶隊的太監都是從未見過的生面孔?
宋大人一黨幾乎被一網打盡。
每家都查抄出了鉅額財產。
衙內還鬧了他家先生,寫小段子拿去給說書先生們宣揚。
易老先生:“!!!!!”
現在想下賊船還來得及不?
“大奸似忠啊!宋尚書瞅着挺像個忠臣,又是覲見皇帝不讓皇帝修宮殿,又是提倡輕徭役減賦稅!
結果陛下倒是沒修清涼宮了,他家查出幾百萬兩銀子的東西,都是收刮的民脂民膏!
陛下輕徭役減賦稅,倒成了他的功勞,可他卻指使手下人瘋狂地兼併土地,陛下給減賦稅,他就加收田租……或者讓下面的官員增加地方上的苛捐雜稅……反正不管怎麼算,老百姓都佔不到便宜,全落他們那一黨人的口袋裏了!”
“呸!僞君子!”
大雪紛飛。
天氣越來越冷。
但是茶館兒酒樓卻非常熱鬧,百姓們茶餘飯後都在談論這件事情。
緊接着,衙門又在宋四的梅林桃林裏挖出數具屍體,解救良家婦女幾十人。
全京城都炸了!
宋尚書簡直該車裂!
宋四簡直該凌遲!
被解救出來的女子都已經被宋四和他的客人們糟踐過了,不少人有家不能回。
這時貴妃娘娘出手,騰出一個農莊安置她們。
給她們找先生,教她們刺繡廚藝等手藝,又修一座女觀,供那些想出家的女子容身。
一時間,貴妃在民間名聲鵲起!
都感念她的善良。
貴妃知道後高興極了,給舒春華賞賜了不少東西。
衙內這邊兒亦是收穫不菲。
抄家就是個肥差,銀票他是一張都沒入冊入庫,自己留了一小部分,給幾個大太分了一部分,剩下的全部拿給皇帝充私庫。
看着迅速膨脹起來的私庫,皇帝非常滿意他的行爲。
太子妃家,承恩公府,建安郡王府等幾家只是孩子牽扯進去的人家,紛紛上奏請皇帝修建清涼宮,他們願意出錢。
皇帝不願意,說是影響不好。
這下滿朝文武都跪求皇帝趕快修清涼宮,趕緊修,一個皇帝怎麼能沒有稱心如意的避暑宮殿?
必須不行!
皇帝住得舒坦了,才能更好地批閱奏章,管理國家。
大臣們都想拿錢出來略盡綿薄之力!
實在是太嚇人了!
宋尚書一黨攔住了皇帝修清涼宮,但是卻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宋尚書都沒等到士聖上判他死刑,自己就在牢中自盡。
當初他多囂張,多得意啊!
瞅瞅,皇帝都被他給壓住了!
他不讓修,皇帝的清涼宮就修不起來!
結果呢?
全家都被他給坑進去了!
大臣們求了幾次,誠意非常足,最終皇帝才勉爲其難地同意。
老人家高興啊!
還是永璋那小子有辦法能折騰,這下清涼宮不用他自己出錢,私庫還給塞得滿滿當當的!
這小子,就是自己的福將!
專門幫他來錢!
改變了觀念的莊大人也十分滿意,因爲現在他是戶部尚書了!
他正式捏住了國朝的錢袋子!
皇帝說得對,這把刀他要用好,而不是防備!
朝堂局勢,一夜之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皇帝在朝堂安插了不少自己人,還在一些微末的位置,安插了他選出來的落魄進士。
皇權一夜之間,集中了不少。
皇帝問方永璋要什麼賞賜,衙內:“您賜我一塊兒金牌,上面寫御賜兩個字,正面御賜,背面玉璽蓋個章。
我就能戴在脖子上,想弄死我的,瞅見這塊兒金牌就不敢明着來,只敢暗地裏來!”
“您再賜我幾個護衛,我這個人怕死!”
衙內慣會打蛇隨棍上。
現在私下跟皇帝在一起,都不自稱草民,直接我來我去!
皇帝賜座,他嫌棄凳子冷,直接盤腿坐地上,地上有地龍,暖和!
皇帝也被他帶歪了,跟他一起盤腿坐在地上,聽他嘚吧嘚。
一邊兒聽,一邊兒感嘆,這孩子怎麼就不是他的兒子啊!
比他生的幾個叉燒暖心多了!
胡太監等人:“……”
皇帝同意了,命匠作監給方永璋打造一個金項圈。
吊墜做成金鎖的樣子,上面刻上皇帝的題字,背面刻上皇帝的私印。
方永璋要求金鎖片要大要顯眼還不能重。
皇帝都一一叮囑下去,除了用玉璽沒有滿足他,其他的要求全滿足了。
可以說是非常的寵溺。
要到了金牌,衙內又得寸進尺,給他娘和媳婦兒討要誥命。
“我娘嫁給我爹老委屈了,我爹沒用,連個誥命都沒給我娘搞來,害我娘出門去赴宴,老是低人一等頭!”
這不是事兒!
皇帝直接給他娘封了五品宜人,他娘子封了六品安人。
怕他嫌棄品階低還哄他說:“你爹的官職太低,給你娘和你媳婦封太高了反而不好!”
“等以後你爹升上來了,朕再給她們升品階好不好!”
衙內很滿意,他道:“多謝陛下,反正我媳婦和我娘比我爹高一個品階我就心滿意足了!”
皇帝哈哈大笑,方遠堂以前是多傷這個孩子的心啊!
“陛下,能讓傳旨的人快點兒麼,要是能趕到過年前到我孃的手上,我娘得多高興啊!”
“這可是她兒子給她掙的!”
皇帝笑得寵溺:“好好好,朕讓人快馬加鞭!”
胡公公:“……”
嫉妒已經說累了!
眼紅已經把眼睛紅瞎了!
他兢兢業業陪伴了皇帝幾十年啊,比不上一個毛頭小子半個月!
好在他不是太監!
萬幸萬幸萬幸!
告御狀的方永璋被搶救回來了,一直在宮裏養傷,直到整個案子塵埃落定!
皇帝爲了彌補他,特賜他母親爲五品宜人,娘子爲六品安人!
老百姓們都覺得這個賞賜太少了,要不是這小子去告御狀,宋尚書這些貪官能落馬?
用命只換來兩個誥命,實在是虧!
不過話說回來,他要不拼這一次命,估摸着早就被要賬的榨乾弄死了。
幸虧他遇到的是明君!
建安郡王府。
老王妃看着牀上奄奄一息的孫子,她的寶貝孫子渾身長紅疹,皮膚潰爛。
太醫說是染了髒病。
已藥石無醫。
老王妃聽下人稟報方永璋的消息,眼中的殺意彌散開來。
哼!
都是皇帝玩兒的花樣!
這個方永璋就是皇帝的餌料!
可惡的是,他們君臣鬥法,做什麼將她的寶貝孫子牽扯進去!
既如此,就莫要怪她了!
“去江南傳信,明年的鹽,減產一半!”
她要方永璋全家都給她的寶貝孫兒陪葬,不然,江南的鹽只能一年比一年少!
皇帝又如何?
缺鹽了,天下都會不穩!
到時候方永璋一家人只會被皇帝扔出來當替罪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