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誥命!
給方永璋設局的始作俑者,是黃永庚。
他更沒想到,黃永庚的身上居然有人命。
他跟跟着宋四混,一次爲搶一個小娘子,打死了人家的丈夫,那小娘子見自己的丈夫死了,就拔了木簪想殺他,被他一把推倒腦袋砸在石頭上死了。
小娘子的兩個孩子見狀撲過來撕咬他,被他一腳一個,踢死了。
宋四這個專業的給他善的後。
老太傅再度病倒,臥牀不起。
原本花白的頭髮,現在變成了全白。
皇帝給他賜了好多滋補藥材,他無顏再面對皇帝,讓兒子幫他上表辭官。
皇帝不準。
他讓兒子再上表。
皇帝還是不準。
黃永庚在朝堂上說的話,讓他陷入了自我懷疑中,陛下……陛下真的是數次都對他起了殺心嗎?
他明明是爲了陛下好啊!
在他第三次想讓兒子上表辭官的時候,舒春華和衙內帶着禮物上門來看他。
“太傅這是想逼陛下坐實厭你恨你的流言了麼?非要接二連三地辭官!”
太傅對方永璋帶着愧疚,但他是個老派的人,認爲女子應該安守後院相夫教子,打理好後院就行了,朝堂上的事情是女子萬不能參與的。
“你個婦道人家懂什麼!”
對於讓舒春華進屋的舉動,老太傅十分不滿。
下人們委屈解釋:“老太爺,奴婢攔了,沒攔住!”
方永璋炸了:“你這老頭兒,怎麼這麼分不清好賴!我娘子是爲你好!”
黃太傅冷哼:“老夫用不着!老夫的事情老夫自有主張,輪不上旁人打着爲你好的旗號來說三道四!”
舒春華也不生氣,只輕笑道:“原來太傅是懂這個道理的?”
“那爲何在陛下那裏,太傅就忘了呢?”
“陛下今年的千秋,可都四十三了!”
“他早就不是稚子!”
“更何況,他是君,你是臣!”
“他學的做的是爲君之道,你學的是爲臣之道,卻企圖用一個做臣子看事情的眼光去規範帝王,讓帝王按照你的想法去走,因爲你是爲陛下好!
可陛下站在山巔,你站在山腰。
你們看事情的高度不一樣,你憑什麼要讓陛下聽你的?
就因爲你是爲陛下好麼?”
“譬如我,我是婦人,你覺得我一個婦人見識淺薄,婦人的爲你好可笑又無用。”
“那你呢?”
舒春華連敬語都不用。
頑固的老頭子不配!
她的一番話,讓黃太傅啞口無言。
在一旁侍疾的黃永林亦是緊皺眉頭,舒春華的話如同警鐘在他的耳邊敲響。
是這麼個道理啊!!
爹一直把陛下當學生,當子侄,卻忘了他是皇帝,還是一個成熟的,年長的皇帝!
衙內補刀:“皇帝又不是你兒子,得跟你兒子似的事事都聽你的,你難道就一點兒錯沒有嗎?”
“自己的兒子都管不好,你憑什麼管皇帝!”
“您這樣的,學我的老師教教書就行了,非得去朝堂上摻和!”
黃太傅:此時有口老血卡在我的喉嚨裏,不知當吐不當吐!
衙內:這都沒被氣死,身體真好,佩服!佩服!
舒春華:“我們是外人,交淺言深本不應該。”
“但先生在家日日擔心你,我們纔來帶個話!”
“先生說,您不能辭官,全了陛下的臉面!讓您的兒子以照顧您爲由辭官,纔是最好的選擇!”
“以黃家眼前的局面,最好遠離朝堂。”
“你不辭官,但可以告病,黃大人辭官和您去鄉下住着,遠離皇帝的視線……”
“言盡於此,您自己選擇吧!”
舒春華說完就跟方永璋一起告辭。
若不是那點兒血緣關係,她才懶得管這麼多呢!
“安人!咱們不跟他一般見識!老頭兒軸得很!”
“不過,我覺得爹的性子,跟他還是有幾分像的,自己認定的事兒,九頭牛都拉不回來,不然也不會連累你們被老舒家磋磨那麼久!”
皇帝的聖旨下了,方永璋就一口一個安人。
得意得很!
比他自己當官兒還高興!
他娘子是個安人,等回了清江縣,出門兒就不會隨便被欺負了!
舒春華抱着他的胳膊,慵懶地靠在他的肩膀上:“肩還是有些薄了,你多喫點兒飯,早晚多練練臂力,應該了練得寬點兒!
肩寬靠着舒服!
不過練武太累,還是算了吧。
我不靠就是了!”
說着,舒春華就坐直了身體,衙內急眼了:“練,回去我就加時間!”
“你現在靠靠!”他往肩膀上放了個套手的棉筒子,拉着她繼續靠上來:“現在舒服了麼?”
舒春華:“嗯!”
“但還是喜歡你的肩膀!”
抱緊他的手臂:“好喜歡!”
衙內:“!!!!”
練!
必須練!
早晚各加半個時辰!
舒春華又感嘆:“不知道缺的那幾味藥材,什麼時候才能找齊全!”
她也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啊!
一個香噴噴的年輕的身體就在眼前,能看不能玩兒,哎……
衙內:“不如……回去,我……我伺候你?”
舒春華:“罷了,別伺候着伺候着你憋不住,壞了事兒!”
衙內那確實是憋不了一點。
不是,皇帝辦事兒也不靠譜啊!
怎麼這麼久了還沒信兒!
煩人!
……
清江縣也下雪了。
雪還下得挺大。
幾個身形健碩的太監飛馳而來,到了城門口也不下馬,只舉着聖旨:“聖旨到,閒雜人等退散。”
守城的看到聖旨,一個個的皆是驚慌,忙來拱手行禮。
爲首的太監:“方縣令家在何處,來個人領我們去!”
人羣裏立刻有人蹦出來:“草民帶天使去!”
好幾個人在前頭跑,給太監帶路。
也有人跑得快,先一步去方府報信兒!
“快!京城的天使來了,帶着聖旨來的!”
“快告訴大人和夫人!”
下大雪了,運河那頭也停工了。
方大人就沒兩頭跑,衙門也封印了,窩在家裏琢磨着運河上的事兒呢,就聽下人說有太監帶了聖旨來。
他連忙更衣,命人準備香案。
心裏嘀咕,這都封印了,過兩天就過年了,這節骨眼兒皇帝怎麼就派人來了?
不會是叉燒在京城闖禍了吧?
周氏也擔心啊,才收到舒春華的信不久,派人去京城送錢。
怎麼轉頭就有太監來宣旨,不會是出什麼事兒了吧?
縣城裏其他有頭有臉的人家也在嘀咕這事兒,啥事兒這麼急,過年前來聖旨,不會是方永璋那個紈絝,在京城闖了大禍吧?
不管如何,都跑去方家看熱鬧。
一些和周氏不對付的女眷,就等着看周氏的熱鬧呢!
“你們說,會不會是抄家?”
“說不清楚,抄家的話,女眷會被官賣吧?”
“如果官賣……那周氏豈不是要做下人?”
“官賣還好,若是充入教司坊,她還得做官妓呢!”
顧二夫人也趕到了,聽了這些人的議論,她冷聲道:“周氏待你們不薄,你們就不能盼着她點兒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