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這些人,都會有着光輝的前景,這種中青年後備幹部培訓班,被認爲是華夏未來接班人的培訓基地。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第一期接受培訓的嶽江山副校長,剛剛四十出頭的年紀,已經身居高位了。
秦長清笑着回答:“那時候才二十出頭,那一次並不是正常的職稱評定,否則,我也不會被評上。”
雲夢省地礦局副局長何兆平本人就是工程師,這還是前年剛剛評定的,看到如此青春年少的副教授,如果說沒有一點想法那是不可能的:“小秦教授,那麼你就是有重大科研成果才破格晉升職稱的嘍?”
秦長清知道,面前的這些學員,每一個都是心高氣傲,對於自己違規插班入學都有一點不忿。
秦長清並不想炫耀什麼,但是他更不希望老校長和嶽江山校長被人誤會搞特權。
“我回國前,就在哈佛大學出版過三部學術著作,最初還是美國人想要爲我評職稱。
哈哈,當時接到了燕京黨校的邀請,要我做客座教授。
當時我就想啊,都回自己家了,還做什麼客座教授,豈不是太外道了?
於是我也沒客氣,就提出一個條件,客座教授就沒有必要了,那東西不是正式的職稱。
要是給我一個副教授的職稱,我就士爲知己者死也行了!”
大家都大笑起來,沒想到,這個小秦教授還是蠻好交流的。
之前大家並不認爲是秦長清太忙,而是覺得這傢伙有點狂妄,不一定是恃才傲物,沒準是因爲後臺夠硬。
其實秦長清沒有說,當時聘請秦長清的條件更優惠,只是秦長清沒有接受罷了。
八十年代的華夏,經歷了幾十年的西方世界的封鎖,很多東西已經落後太多。
當時國家不惜動用當時極爲瘠薄的外匯,換取大批的公派出國留學名額,就是爲了人才儲備,和世界先進的知識文化銜接。
當年的很多留學生,都一去不復返了,當然,像秦長清這樣學成回國的也不在少數。
這一段時期的華夏,對人才的渴求,用望穿秋水都不爲過。
大國崛起,沒有相當的先進科學技術,沒有各學科學術上的領先,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在秦長清獲得博士學位後一週,就接到了相關人士轉交的邀請函。
那時候國內的條件和美國很多研究機構給予的條件,根本就沒得比,秦長清還是義無返顧的回來報效祖國了。
也正是因爲這樣,老校長才對秦長清另眼相看,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拒絕百萬美金年薪的。
視錢財如糞土!這就是有關方面在對秦長清進行政審的時候,給予的評價。
程豔秋一直是做青年工作,目前是雲夢省團委副書記,看着這個遠比自己手下還要年輕的小傢伙,還是有一點不舒服。
她笑着問道:“小秦教授,不是說你現在已經離開了燕京黨校了麼?這個可是違背了你的承諾呢!”
秦長清就是一愣,其實並沒有什麼承諾,當時的聘請幾乎全部是燕京黨校主動,秦長清反倒是推拒了很多的優惠條件。
這個同學貌似有一點吹毛求疵的癖好,只是不知道她在工作中是不是也這樣。
秦長清故意幽怨的嘆口氣:“所以嘍,這不一有事情就被抓壯丁,有時候連薪水都沒得,偏偏咱還沒有理由拒絕。
誰讓咱當年簽了賣身契呢?”
大家鬨堂大笑,這個年輕人,倒是很風趣。
程豔秋心中的疙瘩似乎也隨着笑聲不翼而飛了,看來,這個小傢伙倒是有一點真材實料,否則以燕京黨校的師資力量,何至於讓他來授課?
龍江省北東市商業局局長趙立軍,是後備班裏的三個處級之一,他已經33歲了。
身邊都是一些年輕的廳級副廳級,就連這個小傢伙都和自己一樣的級別,讓他有一種危機感。
因此他對政績的渴求也是最爲旺盛的,趙立軍曾經研究過秦長清飛履歷,那可是一個經濟建設的奇才,只是不知道這裏面有沒有水分。
不過想到他被臨時充任高級幹部掃盲班的任課教師,應該是有真才實學的。
趙立軍看向秦長清:“秦長清,聽說你以前就是承擔後備班的教學任務,不知道那時候你主講什麼?”
“剛一回來的時候,是主講《當代世界經濟》,嘿,那時候的教導主任很怕我會說錯話,連續跟班一個月。
每天來我的課堂上聽課,生怕出現問題,那時候他可是緊張的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