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作者:他鄉的燈火
只不過別人可沒有這樣看,你一個好幾年資歷的副部長擺在那裏,任誰上位之後,都會覺得是一個威脅。

  秦長清原以爲,他曾經在單于鄉見到的一切,就已經是足夠震驚的了,像秦忻初冬時節還捨不得穿鞋,只是不想上學的時候,會有一雙髒兮兮的鞋子。

  然而當他和梅舫一行十幾人,用長達兩個多月的時間,中西部地區某些省份考察過後,他才知道,華夏還有太多的貧困人口,掙扎在生存線上,溫飽線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太奢侈的事情了。

  他親眼看到一個十二歲的少年,下煤窯背煤,每一次居然要揹着五六十斤的煤到賬房那裏交賬,換取可憐的兩分錢!那個男孩賺錢並不是爲了養家餬口,而是爲自己賺取上學的費用。

  一個十四歲的女孩,應該是上初中的年紀了,每天上山採摘藥材,送到收購站,換取塊八毛錢,交給病榻上的父親大部分,自己每次留下一毛錢,這是她給自己讀小學積攢的學費!

  一羣衣衫襤褸的娃娃,蹲在犄角旮旯,每人端着一個搪瓷缸子,看那搪瓷缸子上噴印的文字,還是紅色年代的東西。

  搪瓷缸子裏面,是稀溜溜的玉米糊糊,地上擺着一碗山野菜醃製的鹹菜。

  1991年的華夏,就是燕京城也還沒有到把山野菜當做是嚐鮮的東西,這裏的山野菜拌鹽巴,那些孩子喫的異樣香甜。

  這已經是那位民辦教師用自己微薄的薪水,做到最大的努力了。

  一間絕對是危房的教室,上面的茅草棚已經多處露天,地上到處是雨水的痕跡。

  牆壁上很多地方都漏着縫隙,牆外是用幾根木杆支撐的,“教室”裏面,也是用柱腳支撐着房頂。

  但是孩子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認真的聽老師講課,學習的勁頭依舊足。

  這件教室裏的孩子參差不齊,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不等,擔任教師的,是一位揹着嬰兒的母親。

  一個山村的教師,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道,老人在這裏已經生活了十幾年,就是爲了幫助這裏教授學生。

  老人最初的學生,已經走出大山,去見識更廣闊的世界了。

  老人還守着這個僅有十幾個頑童的“學校”,老人笑眯眯的對這些來自燕京城的官員說:“看着這些孩子期盼的目光,怎麼可能忍心丟下他們離開呢?”

  是的,留給一行人印象最深的是孩子們渴盼的目光!一個小女孩可憐巴巴的站在教室外面,身上揹着一捆柴,這是要送到集上賣掉換取家裏急需的鹽巴。

  小女孩也只能是在外面看看,看着那些同齡人在裏面讀書。

  很多地區資源匱乏,土地瘠薄,有的地方甚至一口人不過是幾分口糧田,這麼一點土地上收穫的,就算是再多,也無法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更不要說供養孩子上學讀書。

  一個八九歲的男孩,因爲無法上學讀書,蹲在自家院子裏抽泣,他那殘疾的父親,一個五尺高的漢子,蹲在地上,比自己的娃哭的還要大聲,他是爲自己的孩子感到悲傷,爲自己的無力感到愧疚!

  一個八歲的小女孩,那一雙小手哪裏是孩子的手哇!怕是城裏五十歲老人的手也沒有那麼多的褶皺,那是每天干農活的手!就是這樣一雙手,拿着不知道經過了多少人的書本,認真的學習。

  女孩沒有本子,面前攤開的是她父親從城裏拾來的廢舊試卷,女孩在空白的地方,認真的抄寫老師給佈置的作業。

  看她一絲不苟的模樣,秦長清心中最柔軟的部分被觸動了。

  一直跟隨秦長清的黃素馨,不止一次潸然淚下,這一幕幕在黃素馨來說,實在是太震撼了!兩個月的時間裏,黃素馨和她的助手,爲貧困區的學生們發放了數百萬的錢物,也不過是爲這些見到的孩子帶去一點希望!

  希望工程是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以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兒童爲目的,於1989年發起的一項公益事業。

  其宗旨是資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重返校園,建設希望小學,改善農村辦學條件。

  援建希望小學與資助貧困學生是希望工程實施的兩大主要公益項目,但是新生的希望工程,此時可以做到的還是太少了。

  畢竟華夏有着衆多的貧困地區,有着龐大的貧困人口基數,這其中的貧困學生有多少?

  秦長清更關注貧困地區的教師隊伍建設,像是這種貧困地區是沒有正式師範學校的畢業生,願意來這裏授課的。

  這裏不要說年輕人嚮往和喜聞樂見的娛樂生活,很多地方一年到頭就連電都沒有。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