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作者:他鄉的燈火
就像當初的單于鄉,那高高在上的電線,更多的是擺設,農民們交不起電費,用不起電!大多數在這裏擔任教師的,不過是當地的農民,好一點的,不過是初高中文化水平。

  但是也正是這些人才支撐起了貧困地區的教育,只是這些願意紮根鄉村的教師,很多真的水平有限,畢竟這些當地高中生甚至是初中畢業生,擔任教師力有不逮。

  在這些地區,民辦教師是收入最低的羣體,他們靠着微薄的政府補貼,更多的是學生們七拼八湊的“學費”!那是什麼樣的學費呀!沒有現金,有紅薯,穀子,玉米,乾柴---還有帶着露水的青菜,明顯是剛剛從園子裏摘下來的。

  秦長清看到這些貧困地區最可愛的人,這些甘於清貧卻又充滿愛心的教師,他連夜寫出了一份《貧困地區教師遠程培訓計劃》。

  在這個計劃中,將會由遠程與繼續教育處牽頭,聯繫諸多的師範院校,形成強大的培訓網絡。

  這個網絡,將爲貧困地區的教師提供免費的進修機會,讓他們享受足夠的教育資源。

  但是師範院校的工作卻不是免費的,這其中所有的費用,將會由大風慈善基金承擔。

  這個網絡將會實行遠程教育與脫產學習相結合,既有電大、函授教學,也有委託師範院校代培。

  這樣就會極大的提高貧困地區的教學水平,同時因爲接受教育的都是當地的民辦教師,他們將會因爲獲得正式的師範文憑,而獲得轉正的機會。

  在貧困地區,民辦教師轉正極爲困難,最難的就是沒有相應的文憑,如果秦長清的計劃得以實施,那些民辦教師有了奔頭,勢必會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教學當中去。

  梅舫看到這個計劃的時候,長嘆一聲:“秦長清,你這個計劃太好了,你可是解決了我這些天食不甘味的心病。”

  梅舫原本就是善良的性子,那一幕幕親眼目睹的場景,讓這位老好人無數次淚溼衣衫。

  現在有了秦長清這份教師扶貧計劃,怎麼能不讓梅舫感到欣慰呢?

  長達兩個月的跋涉,所有人都瘦了一圈,但是每一個人收穫都是巨大的。

  看着黃素馨消瘦的模樣,秦長清心痛的捧起愛人的臉:“你就是一個小傻瓜,爲什麼一定要走上這條路呢?其實你完全可以僅僅是做出資人的。”

  黃素馨驕傲的一揚下頦:“看着那些孩子,接過錢物時候欣喜的表情,我的心中充滿了滿足感,成就感,這個理由還不夠嗎?”

  秦長清把女人緊緊擁進懷裏:“你真的是菩薩心腸,未來的華夏慈善事業,素馨姐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行人春節是在鄉下過的,特意召集了附近三十多位民辦教師,和他們的家人,一起過的。

  不可能召集更多的老師了,這已經是周邊近百里全部的民辦教師。

  1992年2月4日,是壬申猴年的正月初一,秦長清出資,借用了當地縣政府的食堂,籌辦了豐富的一餐。

  其實,當地所能採購的東西着實有限,就算是跑出二百多公里山路,買來的東西也讓燕京城來的人看不上眼。

  但是這些在民辦教師們看來,已經是國宴級的美味佳餚了!梅舫和秦長清爲每一位民辦教師敬酒,感謝他們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還在堅持教育,爲當地的教育扶貧,盡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那位揹着孩子的女教師嘆口氣:“其實,條件苦點也沒啥,還不是一樣生活?可是最讓我難過的是,自己的水平實在是太低了,我不過是念完了初二,教六年級的學生真的是太喫力了。

  說起來不怕各位笑話,好些次,學生問的問題我都無法解答。

  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羞愧的跑出去痛哭一場,恨自己當初爲什麼不多學一點東西。”

  其實女教師說的這個問題,在場的很多老師都遇到過,孩子們的求知慾是沒有止境的。

  但是他們曾經接受過的教育着實有限,面對一雙雙充滿探究慾望的眼睛,每一個老師都有一種負疚感,那就是自己似乎在誤人子弟!

  可是,對於這些貧困地區的孩子來說,民辦教師已經是最後的希望了。

  如果不是他們站出來,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責任,當地那些簡陋到令人髮指的“學校”,早就不復存在了。

  梅舫笑着說道:“教育部很快會進行一個面向教師的計劃,這個《貧困地區教師遠程培訓計劃》,就是爲諸位這樣甘心紮根農村的民辦教師服務的。

  這個計劃,將會爲各位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提高各位的整體素質,同時促進各位的專業化,爲大家提供一次再教育的機會。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