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5章
每一個人都被雲立夏烹製的精美食品征服了,尤其是幾位女士,早就在途中被折騰的腹中空空如也。
此時儘管被辣子刺激的一個勁倒吸冷氣,還是忍不住大快朵頤。
晚宴的酒全都是秦某人在荊江市採購的頂級名酒,這位喝不慣這裏所謂的四大名酒,感覺都是勾兌的,沒有醇厚的味道。
至於說唐山林拿出來的土家族苞谷酒,那種釀製過程中火候掌控造成的焦糊味,也是秦長清難以消受的。
第二天,時隔五年秦長清再一次來到楚家灣中心小學校,這裏如今是芒昌市師範學校定點實習學校。
這裏如今已經有了五位教師,這種教師是輪值的,三個月一換。
雖然這種不連貫的方式對學生來說有影響,但是這已經是最好的辦法,這還是當年秦長清幫着想的主意。
因爲楚家灣中心小學校這邊出了楚姑這樣的典型,這裏被定爲芒昌市團委活動基地。
這次下來調研也算得上是一舉兩得了,楚姑現在還是這個學校的名譽校長,這裏的鄉親們看到她,就像是看到自己的親人。
那些老人們當認出秦長清的時候,立即激動起來,當年秦長清到楚家灣中心小學校來去匆匆。
晚上,秦長清一行被邀請到吊腳樓前,吊腳樓爲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場所,多依山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爲最佳屋場,後來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
吊角樓是在平地上用木柱撐起分上下兩層,上層通風、乾燥、防潮,是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
通常中間爲堂屋,左右兩邊稱爲饒間,作居住、做飯之用。
饒間以中柱爲界分爲兩半,前面作火炕,後面作臥室。
吊腳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杆。
土家族吊角樓有着豐厚的文化內涵,除具有土家族民居建築注重龍脈,依勢而建和人神共處的神化現象外,還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間宇宙化觀念。
土家人認爲人處於宇宙自然的懷抱中,宇宙也同時處於宇宙自然的懷抱之中。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土家族吊角樓在其主觀上與宇宙變得更接近,更親密,從而使房屋、人與宇宙渾然一體,密不可分。
它展示了土家人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觀念。
吊腳樓折射出了土家人的信仰崇拜與宗教意識,再現了土家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念,體現了土家族的家庭倫理觀念,吊腳樓也是土家人進行家庭教育、傳承民族文化與美德的主要場所。
楚家灣的老百姓把今天當成了盛大的節日,這裏走出了一位市委書記,一位縣長,一位團縣委書記,這是鄉親們的驕傲。
今天三個人一起回來,同時來到的還有給楚家灣帶來鉅變的秦教授,這比過年還要熱鬧!
村民紛紛穿上了民族服飾,土家族服飾文化最突出的特點是穿着尚簡樸,喜寬鬆、重喜色。
男子日常服裝常以青、藍、白三色爲服飾主色調,表達一種質樸渾厚、潔淨爽朗、簡樸素淨的自然之美。
女子服裝色彩豐富,上面染成“鹿子鬧蓮”、“喜鵲鬧梅”、“雙鳳朝陽”、“蜻蜓點水”等喜慶的圖案,在使用面積、色彩冷暖和肌理紋飾等方面,既形成強烈的藝術對比,又協調統一,體現出承載實用文化精神意義上的審美品格。
女式上衣矮領右衽,領上鑲嵌三條花邊,襟邊及袖口貼三條小花邊欄杆;下穿“八幅羅裙”,裙褶多而直,有的是褲腳上鑲三條彩色花邊的大筒褲。
姑娘素裝是外套黑布單褂,色似鴉鵲,稱之爲“鴉鵲衣”,頭包一丈多長的青絲帕,纏成人字形,飾以銀梳、瓜子針、茉莉針、芭蕉扇等銀質飾品,喜歡戴耳環、耳墜、手鐲、戒指等金、銀、玉製的首飾。
楚姑也是一身秀美的民族服飾,和一羣小婦人在人羣間忙忙活活,直接在火坑上泡製特色土家族美食。
最讓秦長清感興趣的,是楚姑親手調製的土家油茶湯。
土家油茶湯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飲食文化現象之一,堪稱華夏茶文化一絕,源遠流長。
至今土家族聚集地盛行。
1992年,土家族油茶湯茶藝團參加了華夏首屆茶文化節,博得“來鳳名茶傳千里,土家油茶香九州”的讚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