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知錯知錯,盡是父慫子懦

作者:冬三十娘
李太后長長嘆了一口氣,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早些年你還年幼,我不得不過問一下朝政。如今你已親政,按祖宗家法我不該多說什麼,按我本心,也不願被這些俗事牽擾。但既然已經下了口諭到內閣,你便該將他看做太子了,何必因爲這點小事就大動肝火?”

  “……皇兒知錯。”朱翊鈞低頭。

  “該怎麼做,我仍舊不會過問。規矩禮制都在,你看着辦吧。”

  李太后這句話多少讓朱翊鈞心裏鬆了一口氣,看來只是今日動靜太過大了。

  “還有你。天家事也是國事,從來不簡單。這麼多年都過來了,如今怎麼這麼容易一時激憤?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你父皇說你狂悖不孝,我看也是貼切的!”

  這話朱翊鈞就更愛聽了。

  “……孫兒知錯。”

  父子兩個在李太后面前,一般的姿態,一般的言語。

  一時知錯知錯,盡是父慫子懦。

  恍惚之間,李太后倒好像又見到了年輕的兒子。

  情有可原歸情有可原,但在李太后看來,就算兒子在立儲一事上拖延生,這孫子卻不該以這種方式來主動爭取。

  小聰明可取代不了大智慧,長幼有序,父親康健,等下去不就好了?

  倒是學業確實不能落下。

  “知錯能改便好。今日見到了你,之前莽撞看來確實是一時激憤。舉止有度,言談得體,想來那伴讀奴婢確實有功。”

  李太后又發了話:“皇長子三禮之後,除了遴選講官好生進學,還是要有個好伴讀的。皇帝以爲如何?”

  “……昨日今日之事,皇兒處置也有欠妥之處,實不該因這孩子狂悖之語遷怒奴婢。便依母后之言,饒了他一命,仍爲伴讀吧。”

  聽着母親話裏傳達的意思,朱翊鈞無奈回答,因爲他確實不佔理。

  而到了母后面前,他必須講理。

  總不能真說就是想廢長立幼吧?

  李太后這才點了點頭:“本在靜心誦經,今日功課既然斷了,祖孫三代都在,不妨就在慈寧宮用膳吧。”

  慈寧宮中的朱常洛像換了個人一樣,再無之前那咄咄逼人的架勢,只如謙謙士子一般。

  李太后不是一般人,她是與張居正打過交道的、從區區宮女爬到如今位置的人物。

  所以朱常洛放寬了心態,只把她當做自己的祖母去對待、回答她的問題。

  那般狂悖的邏輯其實很簡單:皇長子的身份在這,只要他敢於把事情鬧大就行。

  他那“慈父”還能當真對他怎麼樣?

  鬧大了,宮裏的“九蓮菩薩”就會出現,外朝羣臣也會出現。

  朱翊鈞貴爲天子,但權力來自於下。

  十多年的國本之爭,臣下的抗爭已經讓皇帝不能一意孤行,這還是李太后尚未強勢介入這個局的情況下。

  她纔是那根最後的稻草。

  看着在李太后面前坐立不安、乖巧恭順的父親,朱常洛心中卻有憂慮。

  聽李太后的意思,只要他這“慈父”沒有明確的廢長立幼信號,李太后大概還是不會去幹涉皇帝的權威。

  這可就難了,拖纔是朱翊鈞的拿手好戲。

  沒理由,創造理由也會拖下去,就硬拖。

  在這慈寧宮中,朱常洛不能也不必再那麼偏激行事。

  正常閱歷、思維下的他,開始着意給李太后和朱翊鈞形成一個印象:那種待遇下,長成了這樣,很難得了。

  拋開這兩天狂悖不孝不談,既長且賢。

  也有點想與朱翊鈞改善父子關係的意思,頻頻馬屁。

  朱翊鈞卻心不在焉:如果還想拖下去廢長立幼,好像更難了一些……

  ……

  太后只召了皇帝和皇孫去她面前“吵”,鄭夢境沒那個福分湊熱鬧。

  她可以在景陽宮安排太監宮女,但慈寧宮那邊,她卻不敢造次。

  然而司禮監隨後派人去景陽宮撤了看守王安的人,傳了太后和皇帝新的旨意,這事鄭夢境知道了。

  竟然還留了那小子在慈寧宮用膳!

  想着這兩天看見的那小子,鄭夢境心中警惕非常。

  不是個省油的燈!

  就算昨天和今天鬧的事,讓皇帝對他的印象更差了。可是這樣一通下來,那小子可當真兌現了他的話:王安那奴婢,真被他給保了下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