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唐代】

作者:好想喫薯片
東城區,東單北大街跟朝陽門南小街,中間有條700米的衚衕,就叫“東堂子衚衕”。

  明代那會兒,這片是煙花之地,朝酒晚舞,蘇滬方言裏頭“堂子”代表妓院,因而得名“堂子衚衕”。

  到了清代,因爲金魚衚衕附近還有條“堂子衚衕”,就加了個“東”字兒,改稱“東堂子衚衕”。

  東堂子衚衕51號,就是沈從文被中國歷史博物館宿舍分配的宿舍,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西鄰。

  江弦一進門,四處打量,喲,二進的四合院,二十六間起脊瓦房,這得有一畝地了吧,位置也不錯,緊鄰着王府井,溜達着就上天安門了。

  饞吶。

  這院子好是好,就是住戶太多,不好買,買下來也是一堆狗屁倒竈的爛事兒,不好處理。

  “江弦,你怎麼過來了?”沈從文擡眼瞅見他,他住間北房靠東的一間屋子,十平米大小,屋裏滿壁堆放着資料,幾乎容不下人,他搬了張桌子,在院兒旮旯寫着東西。

  江弦探頭進去參觀,“沈老師,您這也快堪比‘窄而黴齋’了。”

  “哈哈。”

  沈從文會心一笑。

  “窄而黴齋”是沈從文給他青島故居起的雅號,他還用過“窄而黴齋主人”的筆名,那地方他的好友巴金也去住過,後來搬來京城,又給銀閘衚衕的住處,起了個“窄而黴小齋”的雅號。

  江弦坐下來,沈從文嘆了口氣,給他訴苦,說剛纔一年輕人騎車騎得飛快,差點把他撞倒,完事那年輕人還先下來把他罵了一頓,說這麼大年紀了,不在家待着,出來瞎晃什麼。

  “沈老師,您直接往地上躺啊!”江弦都聽急了。

  這可是創業項目。

  “唉,他又沒真的撞到我,那樣就太不道德了。”沈從文道。

  江弦也理解,作爲那個年代過來的人,沈老師身上仍保持着那個年代特有的溫文儒雅。

  “您這衚衕裏有啥名人沒?”

  四九城這地方,哪條衚衕裏要是沒點故事、沒倆名人,那都不好意思說是京城的衚衕。

  “75號是孑民先生的故居,那是間三進四合院,孑民先生一生儉樸,未置一宅一地,1917年至1923年間,他在那裏租住,那裏也是五四運動策源地之一。”

  聽歷史專家說話,那叫一個享受,不過江弦更多的是對孑民先生,也就是蔡圓培感到好奇。

  “您見過孑民先生?”

  “那時在南京。”沈從文回憶道:“我爲救也頻,四處奔走,孑民先生親手爲我寫一封信函,可惜...”

  也頻就是丁凌的第一任丈夫,沈從文爲了救他,在上海、南京之間四處奔走,求了胡士、張羣一大幫人,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那真是最絕望的時候。

  也頻遇害以後,沈從文又忙碌着,冒着風險將丁凌和孩子掩護送回湘西。

  街上全是兵,鄉下全是匪。

  爲此,他還耽誤了去武漢大學教書的機會,只能回到收入不穩定且有限的寫稿生涯。

  仨人這過命的友誼令人感動,只是後來死的死,恨的恨,更讓人一陣唏噓。

  見沈從文難過起來,江弦趕緊轉移話題,“沈老師,我這次過來,是想託汪師兄替我審篇稿子,您能不能幫我聯繫下他。”

  “汪曾祺先生啊。”沈從文對自己這位高足也習慣用先生敬稱,“他這個人雖然吊兒郎當,還有點饞,不過也曾在《京城文學》做過編輯,審篇稿子是沒問題的,是你寫的新稿子?”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