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喫豆腐
也不知道你那個男朋友是什麼人,居然能從一堆青蛙裏脫穎而出。”
“他纔不是青蛙。”
“還護着呢,這胳膊肘拐的,咦~”
“誰護了?”朱琳臉刷的一紅,打她胳膊一下,皺皺鼻子,“他就是隻癩蛤蟆。”
“啊欠!”招待所裏,江弦莫名奇妙的打個噴嚏。
他正和張潔聊着呢。
聽說張潔的一部小說《有一個青年》被央視看中,改編爲了電視短劇《有一個青年》,演員有:張鐵林、方舒、陳浥...據說陳浥是“不識知網宅博士”的博導。
張潔說她沒要錢,因爲這劇組一點兒錢也沒,央視全部的投入只有幾百塊,拍攝的工廠是借的,還有些鏡頭是在張鐵林家拍的,主角們也沒有片酬,跟錢沾邊的只有晚上拍大夜時幾毛錢的夜班加餐。
該說不說,央視就這臭毛病,摳摳搜搜。
楊潔拍《西遊記》,拍了一半央視就不撥款了,說他們是“喫喝玩樂小組”,還組建了個查賬團隊來調查。
給楊潔氣得不輕,後來還是演蜈蚣精那李鴻昌老師,上鐵道部拉了三百萬的贊助,才把《西遊記》給拍完。
順便一提,李老師還是山東UFO研究會理事長呢。
“你劇本改的怎麼樣了?”
張潔此次調入北影廠,正是爲了修改她投給北影廠《電影創作》雜誌的第二部電影文學劇本《我們還年輕》。
《電影創作》是北影廠主辦的期刊,內容以電影文學劇本、電影故事爲主,讀者對象則是電影工作者和電影文學愛好者,有些好劇本還會被挑出來拍攝。
“下個月就發。”
“拍嗎?”
“隨緣吧。”
江弦記得是沒拍,他不記得有這麼一部電影。
回到自己屋,先脫成光脊樑,打盆熱水,坐在牀沿兒泡了會腳,隨後關燈上牀,舒舒服服躺在涼蓆上。
房間裏一片靜謐,不時能聽到外面路上的車鳴馬嘶,打破這份沉寂。
馬車...電影
江弦胡亂想着,腦中支離破碎的播放起一部曾看過的老片子。
夢囈着,迷迷糊糊睡着。
次日又去了東堂子衚衕,沈老師正喫着昨晚從張老師那帶回來的粘豆包,汪曾祺也在,還和他搞着“精神會餐”。
所謂精神會餐,就是用人的智慧來填補物質的空白,靠回憶、講述雞鴨魚肉解饞,說白了就是yy。
“要說上上品,就得香椿拌豆腐,嫩香椿頭開水一燙一撈,揉細鹽,來幾滴香油,一箸入口,三春不忘。要不就是麻婆豆腐,做這道菜得多放油,還得撒牛肉末,瘦豬肉末沒味道,文火輕燒,起鍋撒一層川花椒末...”老頭兒越說越美。
“香椿拌豆腐有啥好喫的,我看不算什麼上上品。”
江弦跟個槓精似得貶損,不待汪曾祺反駁,他又話風一轉。
“麻婆豆腐倒確實不錯,我今兒才知道一定要用牛肉末,師兄果然是有一套,跟師兄學上幾手,我看上萃華樓當個大廚都沒問題。”
“言過了,哈哈。”汪曾祺一陣得意。
就是總覺得有點奇怪,怪在哪兒又說不上來。
他不知道,在後世,人們把這種先否定、後肯定的行爲稱作——
IC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