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節 謝方叔拆城破柱
在就任四川制置使的十二年間,餘玠最大的功勞,莫過於創建了抵禦蒙軍的山城防禦體系。
有了山城,韃靼人前來進攻時,咬碎了牙齒,卻不能奪下山城,極大地鼓勵了川民勝利的信心。
他還在川蜀地區屯田聚糧以養軍資,數年內就不要朝廷的糧秣補給,可見川蜀之富,也更讓朝廷不放心了,反倒成爲了他擁兵自重的一個原因。
餘玠從來都不畏戰,他積極地收復失地加固城池,甚至在抵禦蒙軍之餘,還能聚集力量北伐漢中,收復漢中,奪回三關,完成了封閉蜀口的不世之功。
固然,仗是孟之祥之輩打的,但餘玠支持孟之祥,不掣肘他們,孟之祥必須對餘玠感謝的。
得益於治理川蜀期間的出色表現,餘玠的官職從兵部侍郎晉升爲兵部尚書。同時,爲了肯定餘玠任職四川制置使的功績,朝廷又先後加封餘玠爲龍圖閣學士、端明殿學士,最後將其封爲同知樞密院事。
餘玠的這些頭銜,隨便拿出一個,都是朝堂之上那些庸碌之輩窮其一生都無法企及的榮耀。
畢竟是“選海無涯”,能夠成爲相公以及學士的文官少之又少,於是就在餘玠的榮耀達到頂點之時,遠在千里之外的南宋朝廷,有人開始對餘玠所獲得的榮耀眼紅了起來。
在這些人看來,如餘玠這類人的成功,無非是在人生的某個特定時間點,多幹了一件事,或者是幹對了一件事,從此人生就光芒萬丈。要是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覺得自己也可以。
餘玠行,我也行!
但是他們或許是不明白,也或許是不願意明白那麼一個道理——誰的成長之路不是歷經曲折!誰的成功不是經過千錘百煉!
當他們在廟堂之上羨慕和嫉妒餘玠的無上榮耀時,他們沒看到餘玠在昏黃的燈光之下,研究川蜀山川大勢的情景;沒看到餘玠在成都平原之上,與蒙軍周旋而生死一線的時候;也沒有看到餘玠因督造川蜀山城的建設而差點跌落山崖的場景;他們更沒看到餘玠像個普通的農夫一樣,在田間勞作的場景。
他們更沒看到餘玠因積勞成疾,躺在病牀上依舊在思索着如何建設四川,如何反擊韃靼人的情景!
他們說只要給我用上孟之祥,我們也可以把韃靼人打出四川,差不多就是“有好球員,教練不需要”的意思,卻不想想,想要驅使孟之祥這等世之虎將,桀驁不馴的大軍頭,豈是普通人能夠做得到的。
一般人誰不能夠對孟之祥那百萬貫的鹽稅純利不眼紅,對孟之祥的賬局不覬覦的。
真要是與孟之祥爭利互懟的話,嘿嘿,哪怕他身爲相公、四川制置使,也保不準死於非命,孟某人熟悉很多“喝水死”和“躲貓貓死”的伎倆!
方面大員死去,朝廷震動,孟之祥也不能置之度外,萬一他被查實罪責,一旦他去職後,四川誰人可保?
餘玠爲國爲民所做的這一切,全然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而在坎坷的仕途之路上,參倒餘玠,倒是一件值得他們“驕傲”和充滿挑戰的事。
大宋堂堂的左丞相謝方叔,把他那些本該用於治國安邦的心眼兒,用在了忠心爲國家保境守土,治理一方軍政的餘玠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