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帝后爭執小謝又偷聽
謝珝真聽着她彷彿交代遺言一般絮絮叨叨地說了這麼多話,猶不肯放棄,然而就在她準備繼續想了法子激起皇后心中的求生欲時,雲容來報說是皇帝到了。
此刻天色變得更加黑沉,只是那顆讓一切陰謀詭計爭相矛頭的彗星還沒出現的跡象。
雲容面上帶着糾結的神色匆匆行禮道:“陛下往這邊過來了,說是有一件要緊事得與皇后娘娘商量。”
原本已經頹喪不少的謝珝真頓時又打起了精神。
皇后的心累已經溢於言表,但真正害死她的,除去五皇子的夭折之外,還有帝后之間那場不知內容的爭執,以及王選侍故意假傳的寧妃死訊!
或者說,對兒子夭折,皇后早做了不止一年的心理準備了,這件事對她的打擊根本遠遠比不上後頭這兩件事情!
還有機會避免的。
還有機會拖延、留住她!
“臣妾陪娘娘一起去!”謝珝真搶了雲容的位置,雲容已經很習慣了,也不多話便自動退到她身後。
皇后先是無奈地看了她一眼,正想說這無賴些什麼,但突然眼神又一凝,似乎想起來什麼,緩緩搖頭道:“本宮大抵知曉陛下要談的事是什麼,昭貴嬪,還是暫避吧。”
“娘娘?!”謝珝真的心“突突突”地跳着,只是皇后突然正式起來的稱呼讓她明白,此事不是自己再撒嬌耍賴就能有轉折的。
於是在驚訝過後,謝珝真垂下頭,看似是無奈地應下了皇后的吩咐,實則等皇后一離開,便偷摸着跟了上去。
側殿裏的宮人攔不住她,她開口便是皇后娘娘只讓自己暫避,卻沒說要自己避去哪裏,又道是此處藥味兒太濃讓自己胸悶頭暈,得尋個其他地方散散纔行。
出了側殿,謝珝真便光明正大地綴在了皇后身後,皇后回頭看了她一眼,無奈地吩咐雲容把謝珝真也帶上,只是不許她到正殿的正廳裏去,而是要雲容帶着她到正廳側面的小隔間暫避,也通過雲容又託了句吩咐過來,要謝珝真不管聽到什麼,都不許衝動。
得了准許,謝珝真的心情稍稍好了些。
她也沒心情去見皇帝,乖乖跟着雲容到了隔間,然後把耳朵貼在了牆上。
這小隔間就是專門用來安置嬪妃的,先帝朝時,嬪妃人數是現在的好幾倍嗎,總有人會在請安時暈倒、犯病,胡太后便讓人特意修了這個小隔間出來,讓這些嬪妃在暈倒的時候有個可以暫時歇着的地方。
只是隔間小,正廳卻很大。
謝珝真整個人都貼到牆上去了,裏面帝后二人說話的聲音還是有些難以聽清,她便在雲容擔憂的視線裏,悄悄把正廳與隔間中間的小門打開,往裏頭一望,驚喜地發現正好有張屏風立在那兒。
她極有耐心地把小門一寸寸悄無聲息地推開,然後脫下腳上的鞋子,整個人是從小小的門縫裏姿態怪異地爬出去的,若是恰好有人看見這一幕,只怕是會當場嚇暈。
赤着腳來到屏風後頭。
帝后二人的聲音終於是清楚了。
“......看完這摺子,皇后,你說,朕該如何,才能給臣民一個合理的交代?”
謝珝真聽見皇后淡淡說道:“孟氏族人收押的收押,斬首的斬首,所蓄奴僕也都充作官奴或流放或發賣,幫着主家作惡的那些,也都一併斬首了......”
“你提孟氏作甚?”
“陛下有所不知,孟太妃死前曾尋了臣妾前去相談,她自言是曉得臣妾做了什麼,用那件事威脅臣妾保住她孟氏香火,只是臣妾並沒有答應。”
皇帝的聲音過了片刻才又響起:“你爲何不將此事告知於朕?”
“對當年之事內情有推測,甚至是知曉一切的人,絕對不止是孟氏。”皇后沉穩地說道,“只是無憑無據的,不過又爲野史添上一筆罷了,臣妾何必懼此威脅?”
“可你是皇后,是朕的妻子,是宗室宗婦!”皇帝逐漸提高了聲音,“此事但凡在世上流傳哪怕一天,都是有損皇家顏面!”
“若國母與內命婦都帶頭違揹人倫禮儀了,皇室又如何能繼續爲天下萬民之表率?”
謝珝真聽見皇帝開始大步來回走動,身上的配飾甩得啪嗒亂響。
而皇后依舊是不緊不慢:“要定罪,便先拿出證據來。”
“皇后又如何知他們拿不出證據?”
皇后的聲音也變得更響了:“難道陛下當年處理收尾之時,竟是生了紕漏,叫外人摸了那壺毒酒去?”
皇帝的腳步登時頓住,他沉默良久,才道:“是寧妃親手毒害了先帝,你不過是憐惜她剛失了孩子,夫家父家均捲進謀逆大案裏,才一時行差踏錯,爲她隱瞞......皇后,你一向是心軟的,沒人可以責怪你。”
“但寧妃......”
“也不該怪她!”皇后的聲音突然激動起來,“陛下!您心裏清楚那壺毒酒到底是誰準備的,您也清楚寧妃到底多麼無辜!”
“謀害先帝性命如何無辜?!”皇帝也聽着是來了真火,謝珝真心頭一緊。
但皇后接下來所說的話又將她心神完全勾了過去:“那壺毒酒本該是陛下您親手爲父皇奉上啊,怎麼最後竟成了寧妃的罪證了呢?!”
“是,您是皇帝,您的名聲不容玷污,您的得位不能不正,否則不足以壓制宗室親王的野心,更不足以令百官信服!”皇后咳嗽了兩聲,“那您大可以將全部的真相公佈出去啊!”
“先帝並非死於劇毒,便是將他棺槨起出,叫了仵作當堂驗屍又能如何?”
“放肆!”皇帝厲聲喝道。
皇后聲音比他更快更大:“先帝死後,我許久沒再這麼放肆過了!”
“長公主爲何而死!”
“寧妃爲何會失去她的孩子!”
“先帝究竟因什麼事情暴斃而亡!”
“陛下,這一樁樁一件件,均是先帝自己造下的罪孽結成了惡果,您手上乾乾淨淨,無需揹負弒父惡名,又爲何不能爲寧妃正名一次,先帝不慈不仁,他的顏面,就用臣妾的性命去抵!望您,能還寧妃一個清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