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蠢作者豬腦過載

作者:嚶三聲
朝廷是一個巨大的政治機器,有的時候,它看上去是屬於君主以及文武百官,但有的時候,它又僅僅是龍椅上那帝王一人獨有。

  當皇帝摒棄他敬賢下士的君臣遊戲,開始以手中的暴力耍賴時——所帶來的後果,往往不是某一個臣子所能承受住的。

  但當今天子手中雖握有暴力,但他並不是很願意使用,於他而言,最該使用暴力的時間段早已過去,如今正是他主動配合與遵守某些上下往來的規則,參與君臣遊戲,並且視之爲至尊生活中又一項樂子的時候。

  同時,若陸曄生是個腦子稍微正常的皇帝,早該在覺察孟氏試圖染指禁中,調換皇嗣的時候,就該以迅雷之勢狠狠打擊一番因這些年月自己的和平而逐漸萌生貪慾的世家;更應該在劉淑儀膽敢孤身刺駕時,剖殺此女及其家族爲殺雞儆猴的那隻“雞”,以警示衆臣,彰顯天子與塵世真龍的暴怒,使人不敢再撩撥龍鬚。

  可他偏不。

  他偏就要慢慢地查,慢慢地審,再慢慢地處罰——依着流程以最爲緩慢的速度,在規章之內釐清罪名,將這份恐懼以一種極其緩慢但也最爲壓抑的姿態悄聲蔓延開來。

  這固然給皇帝本人帶來了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樂趣,但這樣的做法也對外界釋放出一種信號——皇帝對這兩次的冒犯的確很生氣,但沒有生氣到大家一起玩完的地步。

  所以,以育陽侯英國公爲代表的那類自視甚高,又不太愛動腦子的勳貴們,在並沒有切實地直面皇帝佈下的無聲恐懼的前提下,非但沒有收斂,反而生出一種“我上我比你更行”的微妙心理。

  當然他們此處的“比你行”並不是膽子太肥了與皇帝去比,而是在與把事情辦砸了的孟氏/順意伯府做比較,認爲自己的計謀比這二者更加高超,非但計謀高超,且自己所謀算的事情也絕對在皇帝的容忍範圍之內,即便暴露,自己家也不會遭到如此嚴重的清算。

  博一把,推着旁人先出頭,自己在後邊看着,不時敲點邊鼓。

  更關鍵有爵位在身的勳貴人家在議罪時天生比常人多一重優容,明面上又非罪首,輸了最遭的結果也不至於全族盡滅,頂多不過降爵去職而已;但若是勝了,一個皇后的位置,起碼可以保兩代人的富貴。

  育陽侯這麼盤算着,滿心只以爲自己算計的只不過是後宮皇后的位置,全然不曉得自己所能看見的“真相”僅僅只是孟家調查出的最表面的東西,他這舉動實際上正是朝着皇帝保養良好的臉蛋子上舉起巴掌,一個不小心,就會從謀奪皇后之位,變成抽皇帝這好孝子的大耳瓜子。

  繼而再牽扯出前塵舊事的實情,把早已死去多年的先帝拿來遮羞的底褲一併扒個乾乾淨淨。

  真到了那時。

  已經因寧妃被不知名人士“賜死”事件而驚醒了戒備的皇帝,在意識到自己案上這一份份彈劾奏章明指寧妃,暗指皇后,實則將矛頭指向他自己的時候,會否在多年的沉寂之後,主動從他所喜愛的君臣遊戲中抽身,喚醒他手中獨屬於王朝至尊者的無上暴力呢?

  以己度人。

  謝珝真覺得他會。

  也無比希望他會那麼做。

  前一夜,皇后將此次事件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以及她動用皇宮內外的關係網布下的種種暗手,都細細地掰碎了來講給謝珝真聽——曹侍郎今日所呈上的摺子裏,那些把當年皇帝施展的手段調查的一清二楚的內容,正是由皇后提供。

  而皇后本人雖然沒有集權弄權的心思,但處在這個特殊的位置上,她天然就會受到部分朝臣的依附,只需要她釋放出少許善意,便會有無數人爭先恐後地爲她辦事。

  皇后精心挑選出三個可信的人選,一個配合着東鄉王府舊人制造京河石碑的假象,另一個則是藏去了頭尾,假借知情人之名,將當年皇帝準備毒酒及嫁禍政敵的詳盡過程和部分證據交給了曹侍郎等人。

  因彈劾摺子被留中不發多日,越來越急切的曹侍郎等人拿到了可信程度大漲的所謂“真相”和“證據”之後,果然又如皇后料想那般,在京河石碑現世時急促地再次上折彈劾,當着小朝會衆議政高官的面,把此事推到一個皇帝沒法繼續忽略糊弄過去的地步。

  但皇帝會如他們所願的那般,徹查,然後坐實自己乃是個萬中無一,弒父奪位還藉此剷除手足兄弟的好孝子嗎?

  當然不會。

  皇帝雖然是個厚臉皮的人,但在這種涉及皇位之爭的大事上,他還是要臉的——僅指他自己的臉面。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就該第三人出場了。

  這第三人,必須是與明面上涉案的幾方毫不相干的存在,即,非勳貴出身,非禮部官員,非宗室相干,亦無姊妹在後宮爲妃,更不曾與皇后寧妃二人有過密切往來。

  “陛下,臣以爲,此事無論真假,都必須徹查之。”一個眉目端正的中年官員站出來說道,“流言從何而起,曹侍郎所謂證據究竟自何而來,那京河之中的石碑到底是天授還是人爲......樁樁件件,非但干係到禁中諸位娘娘清名,更關乎朝廷威嚴,既然有人藉此生事,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微臣懇請陛下,爲了朝堂安定,爲了朝廷威嚴,下旨徹查京中流言,京河石碑由來,揪出是何人在這背後攪弄風雨,好還內宮和諧,安撫上下人心。”

  他句句不提先帝之死,只說藉此生事的人心存不軌,在揣度安撫皇帝的同時,也是緊跟着曹侍郎的腳步,把這件事按死在了必須徹查的位置上。

  查流言,查石碑,也必然繞不開查先帝的真實死因。

  先帝的真實死因,育陽侯曹侍郎想查,沒與他們站到一邊,但重視禮法的朝臣也會想查,當年因爲先帝暴斃而落了罪的某些人更加想查個清楚,當然,作爲借勢插手,成爲今日之事幕後推動者之一的皇后,也是想叫真相水落石出的。

  只是與育陽侯等人所篤信的那一種——寧妃皇后合謀毒死先帝的真相不同。

  皇后所要揭露的,是真正的真相,是先帝那最最不堪下作的死法,更是皇帝爲人子爲生父之死掩上去的遮羞布。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