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詔獄無情
此時,南北兩司衛獄、詔獄中一片哀嚎,許多犯官、吏員、管家正受酷刑拷打。
南司掌刑千戶周威素來有個理念,要讓犯人開口說自己想聽的話,當攻心爲上,查證爲次,刑訊再次,僞造供詞最下。
刑獄中人,若能不聞慘嚎而盡得風流,那纔算得上登峯造極了。
此時,周威正審問今科廣東籍同考官、吏部文選司郎中童譽。
“童大人,大道理我就不說了,您都明白。會試舞弊,皇上震怒,何等驚天大案,豈有不徹查之理?
您招與不招,與我無礙,您骨頭硬,總有骨頭軟的,案子同樣辦。
不過對您老人家來說,結局就大爲不同了。
招了,認罪伏法,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本官自當曲筆維護;
不招,負隅頑抗,冥頑不靈,罪莫大焉,只怕項上人頭不保。請您自決罷。”
童譽還未受刑,不過早已被四處傳來的哀嚎尖叫嚇破了膽,顫聲道:“大人明鑑,下官一向奉公守法,絕不敢徇私舞弊,請大人明察。”
周威笑道:“明察是一定要明察的,不然豈不辜負聖恩和咱提督大人的信重?
也罷,我問你幾個問題,若大人能說清楚,我即刻放你回家,如何?”
童譽大喜,忙道:“大人請示下,下官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他自認是多年官油子,論扯皮也是好手,應能混過去,卻忘了這裏是錦衣衛,不是朝堂。
眼前之人不知審過多少窮兇極惡,老奸巨猾的慣犯,豈會讓他逃脫。
“好,爽快。請問大人,爲何今科上榜者廣東、湖南、福建籍最多。”周威道。
“回大人,此三省皆文教大省,文風鼎盛,往年上榜者人數亦不少,今年略多些,應是偶然。
或有舉子自爲懷才不遇,鼓譟造謠,以圖攪亂今科,渾水摸魚,也是有的。”童譽道。
“此言有理。本官查閱了上幾科杏榜,確能印證大人前半句話。
不過這三省今年的文風有些過於‘鼎盛’了,呵呵,比金陵、神京還盛,大人何以教我?”周威笑道。
童譽臉上已沁出冷汗,他深深感到周威笑臉之下蘊含的冷酷,況且本就心中有鬼,氣勢頓時衰落下去。
勉強解釋道:“回大人,或許是這三省舉子素來鑽研學問,與我等同鄉一脈相承,文氣相通,故佔了便宜。
雖非有意,總是我等閱卷之人依據個人喜好錄取,或有失公允。”
周威道:“大人這解釋也不無道理,無心之失,人之常有,不算什麼,如此一來,罪過就輕多了。”
童譽乾笑道:“全賴大人開恩明斷。”
“自然要明斷,我老周是粗人,不懂你們科場的事,不過據我私心想來,考生的墨卷俱已彌封謄錄,考官又不認得筆跡,如何能提拔同鄉……”
“大人英明,正是此理。”童譽忙道。
周威擡手道:“別急,我還沒說完。
若我是大總裁,必先在彌封、謄錄官中安插親信,提前暗作記號,到時候童大人看到記號,便知是自己人,豈有不中的道理?”
童譽臉色一白,道:“大人此言何意?下官卻不明白。”
周威淡淡一笑,道:“在提審大人之前,我已先審了幾個彌封、謄錄的官員。
他們官卑職小,聽命行事,只求減輕罪責,可沒有童大人這般風骨,已經招了。本官按圖索驥,果有所得。”
童譽幾乎軟倒,道:“下官不明大人的意思。”
“呵呵,來人,把那些墨卷、硃卷拿上來給童大人再閱閱卷。”
幾個校尉將七八份墨卷、硃卷分別擺在童譽左右。
鄉試、會試考試時,考生手答的試卷稱爲墨卷,經彌封後,謄錄官用硃筆原封不動抄寫下來送給閱卷官看的,稱爲硃卷。
看着眼前七八份經自己手取中的試卷,童譽猶作困獸之鬥,道:“這確是下官閱過的卷子,後面還有下官批語。”
周威笑道:“本官看到了,這篇湖南士子的文章,童大人批的是‘縱擒在握,順逆因心,更妙得書卷之腴,不是描頭畫角’。
這篇廣東士子的文章,大人批的是‘神到機流,珠圓玉潤,闢徑森秀,運筆爽勁’。
這福建士子的文章,大人批的是‘實理虛神,兩兩併到,靈動之氣幾於添毫欲活’。
文章我是看不懂的,不過批語都是好詞兒,本官倒也略知一二。”
童譽只能寄望周威是個外行,忙道:“這幾篇文章確是出類拔萃,大人可請內行一看便知,若下官作違心之批,甘領罪責。”
“這卻不必,本官不看文章,只看人心之私。大人沒發現這幾份卷子有些古怪?”周威冷笑道。
“什麼……古怪?下官不知。”
“彌封墨卷的封條上均被人用指甲掐出一條痕,相應的每份硃卷第一個‘之’字最後一筆都略粗一些。
此等情況只出現在部分廣東、湖南、福建士子捲上,而這些人無一例外,皆榜上有名。
彌封謄錄之人都招了,大人還想力挽狂瀾麼?”周威笑道,如貓捉耗子,一步一步摧毀童譽的心理防線。
童譽渾身一軟,坐在地上,臉色慘白,道:“我招,我招,請大人開恩。”
北司詔獄內就慘烈了許多,賈琮才提拔的掌刑千戶唐斬,好容易逮着一個大案欽案,急欲出成績,向賈琮一展才能。
因親自蹲守詔獄,日夜不離,嚴令屬下拷打刑訊,甚至親自動手,把一衆犯人折磨得後悔做人。
唐斬與周威風格不同,他素來沉默寡言,懶得和犯人磨嘴皮子,只把諸犯官往刑室一拉,站成一排觀刑。
“諸位大人難得駕臨一回,也不能白來了,本官少不得要儘儘地主之誼。古人云,刑不上大夫。便先請諸位觀看觀看罷。”
啊……但見室內水霧蒸騰,鐵牀上的赤身犯人慘叫連連。
“給諸位大人說說,這叫什麼名堂。”唐斬道。
行刑百戶看了衆人一眼,獰笑道:“諸位大人有禮,此刑名曰‘刷洗’。
先用開水澆在犯人身上,就像這樣……再用鐵刷刷過,保證數次之後,血肉模糊,露出白骨。”
衆官身子一顫,牙關咯咯作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