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蓋棺定論
“稟大人,卑職這刑罰過於粗魯,不夠文雅,難入讀書人的眼,還是去隔壁看看罷。”那百戶笑道。
唐斬點點頭,帶衆人去隔壁。
“諸位大人蒞臨,卑職歡迎之至。
且看,此刑名曰‘彈琵琶’,用刀鋒在犯人肋條上來回撥動,痛癢之至,直透骨髓,便是鐵打的漢子,也經不住幾下。”
在犯人慘嚎中,行刑的總旗笑着介紹道。
唐斬皺眉道:“雖雅,卻無脂粉氣。平日叫你們多讀書,不知諸位大人喜歡紅袖添香夜讀書?”
衆官早已嚇得面無人色,站立不穩,哪還敢要什麼脂粉氣。
“大人教訓的是,卑職才疏學淺,不宜伺候諸位大人,請大人去隔壁,正有幾分春幃之趣。”
唐斬又帶着衆官去隔壁,一試百戶早已迎上來,拱手笑道:“見過大人,諸位大人請、請,卑職恭候多時矣。
他們的刑罰都過於駭人聽聞,還是卑職這裏好,適合讀書人。”
衆官縮成一團,只見屋內一座炭爐熊熊燃燒,角落裏一個犯人赤腳綁在椅上,早已嚇得面青脣百。
“給大人們說說。”唐斬道。
“是。諸位大人,此刑名叫‘紅繡鞋’,如何,頗有閨房之樂罷?
做法倒也簡單,便是把這雙鐵鞋子先放到爐內燒紅,再穿到犯人腳上便可,保證呲呲有聲,肉香撲鼻,雖不及女兒脂粉香,倒也可悅情冶性了。”
那試百戶說完,用鐵鉗子夾着那雙燒得通紅的“紅繡鞋”,猛地套在那犯人腳上。
呲……啊……犯人慘叫一聲,痛暈過去,又被旁邊校尉用涼水潑醒。
唐斬冷笑道:“諸位大人有興趣試試本衛的頑意兒麼?類似的手段本衛還有六七十樣,保證讓諸位盡興。”
衆人忙縮着脖子,連連擺手搖頭:“不必,不必。”
“既如此,各回牢房寫供詞。諸位都是學問大家,若這篇文章寫得讓我不滿意,別怪下官得罪了。”唐斬冷冷道。
“是是,我等定據實招供,不知大人的意思可否示下,以免我等寫偏了題。”
唐斬淡淡道:“就把這次會試誰人籌劃舞弊,如何串聯造意,如何泄題賣題,如何勾結徇私,如何收受賄賂之事說清楚便罷。
如此本官好交差,諸位也免受皮肉之苦,還能博個寬大處置。”
“是是是,我等明白。”衆人早被嚇破膽,心中已在盤算怎麼儘量把自己摘出去,把罪過安在上頭的大官兒身上。
——
夜已三更,熙豐帝還在養心殿批閱奏章,今晚賈琮已把新鮮出爐的會考舞弊案的本子呈送上來。
熙豐帝細細看過,冷冷一笑,這羣貪官污吏,亂臣賊子,竟真的狗膽包天至此。
今科會試考官安排,雖是他有意爲之,成全新黨的籌謀,沒想到這羣舊黨竟真的猖獗至此,讓三省學子佔了榜單半數,實是不知敬畏,喪心病狂。
看完摺子,熙豐帝自然而然想到重考之事,這一回再不能出任何岔子,否則朝廷體面何在?
沉吟半晌,熙豐帝仍舊拿不定主意。
戴權看在眼裏,眼珠一動,道:“陛下,夜深了,保重龍體要緊,歇了罷。”
“明日朝會,賈琮就要當殿面奏,天下舉子正翹首以盼,此事不宜再拖。”
熙豐帝看了戴權一眼,道:“你說重考時誰來主考爲宜?”
戴權一直等這句話,聞言忙躬身道:“奴才萬不敢輕言朝政。”
“朕赦你無罪,說罷。”熙豐帝道。
戴權微一沉吟,道:“陛下,奴才沒讀過什麼書,不明白科考的事,只是今科宋睿主考已出了弊案,首輔並蘇相素來與宋睿交好,人稱舊黨,他們二人若主考,只怕舉子們不服。
不如請霍、董二位中堂主考,當可服衆。”
熙豐帝微微搖頭,戴權見狀心頭一喜,有資格主考的就那麼幾號人,除去不適宜的,自然就別無選擇了。
國朝不成文的規矩,主考官素來用軍機大臣擔任,且每人最多主考一科,霍董二人已經主考過了,卻不好打破常規。
且新黨主考,舊黨絕不會放過這個報復的機會,很可能依樣畫葫蘆,也搞個弊案出來。
科考沒有絕對清明的,若要雞蛋裏挑骨頭,總能挑出毛病,何況只要有心,沒毛病也能挑出毛病來。
如今神京內天下士子云集,考不上的終歸是大多數,若聽說科考有弊,不論真假,一定會寧可信其有,又有弊案在前,定要掀起更大風波。
若霍董二人失陷其中,熙豐帝到時卻不好辦了。
戴權說完就閉上嘴,站在角落裝傻充愣。
在皇宮服侍多年,他深知聰明人沒好下場,越聰明的人死得越快,只有忠心耿耿的蠢人才招人喜歡。
忽聽門外有人求見,正是長春宮首領太監,安文堯。
“奴才叩見陛下,皇后娘娘得知陛下夜以繼日,操勞國事,派奴才傳一句話,請皇上以龍體爲重,及早安歇。”
熙豐帝問道:“皇后還沒就寢?”
安文堯道:“回皇上,娘娘說皇上乃天下之主,若明知皇上沒歇着,自己先去歇了,便是不敬。故娘娘還在燈下看書。”
熙豐帝嘆道:“天賜皇后與朕矣。擺駕長春宮。”
“是。”
陳皇后忽聽門口唱喏“皇上駕到”,忙出來迎接,笑道:“皇上這大晚上怎麼來臣妾這裏。”
熙豐帝攜着她手進去,笑道:“聽說梓潼也沒睡,正好過來說話。”
陳皇后掩嘴一笑,白了熙豐帝一眼,道:“臣妾可早就困了,只是皇上不歇着,臣妾不敢先歇了。”
熙豐帝笑道:“帶挈梓潼受累,朕之過也,下不爲例。今日實有事,特來聽聽梓潼的意思。”
陳皇后笑道:“皇上是考教臣妾麼?”
熙豐帝擺手道:“朕哪能考倒皇后,不過確與考試有關。
方纔賈琮密奏,會試確存舞弊。梓潼以爲春闈重開,誰來主考爲是?”
陳皇后聞言,蛾眉微蹙,沉思片刻,道:“如此一來,必定天下譁然。
重考之時,必得讓天下讀書人心服口服,再不能有半分瑕疵讓人指摘,否則朝廷體統掃地矣。
此外,還須防範有人借題發揮,掀起黨爭。”
“梓潼深得朕心矣,伱以爲誰可當此重任?”熙豐帝道。
陳皇后想了想,道:“臣妾以爲此人必須德高望重,在朝廷、士林之中頗有賢名,且又不涉黨爭,方可平衡各方,取信於天下。”
熙豐帝緩緩點頭,道:“此言甚是,皇后說的是誰?”
陳皇后俏皮一笑,道:“不如臣妾與陛下各寫一人在紙上,看是否心意相通呢。”
熙豐帝笑道:“妙極,不知朕能不能猜中皇后心意。”
陳皇后笑道:“皇上這麼說,臣妾可不敢當。”
當下兩人各自寫了,打開一看,熙豐帝寫的“江卿”,陳皇后寫的“別鶴公”,兩人相視一笑。
軍機處大學士江風,字清靈,號別鶴,素有賢名。
——
三月十五日,朝會。
賈琮揣着深合己意的本子,上朝陛見,金殿稟奏。
“啓奏聖上,臣有本奏,前日數千士子聯名上書的會試舞弊案現已查清,罪證確鑿,案犯俱已招供。”
“奏來。”
“是。經查,此次舞弊是大總裁宋睿、陳道、呂文斌等人倡議,並出頭勾連安插諸多親信官員,把持科考各個要害關節,共同犯案。
案情如下……因此,今科杏榜多是廣東、湖南、福建三省士子,臣請聖斷。”說着呈上摺子。
“三法司,可有異議?”熙豐帝淡淡道。
三司衆人忙不迭出班,奏道:“臣等無異議。”
這等驚天大案,大學士都要完了,誰還敢亂沾惹,能不牽連到自己身上就不錯了。
師志澤、蘇浩初對視一眼,都搖了搖頭,大勢已去,只能放棄宋睿了。
熙豐帝怒道:“混賬!科舉,國家選材之禮制,竟被這些目無王法、結黨營私之輩當作上下其手、私相授受之所,是可忍孰不可忍!
着即昭告天下,今科會試舞弊案已真相大白,涉事官員一律革職抄家,永不敘用。
軍機大學士宋睿,念其年邁,遣送返鄉,陳道、呂文斌流三千里,遇赦不赦。
同考官並其下吏員,按其罪行輕重,交三法司議處。”
“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賈琮心中涌起政爭勝利的激動,又有幾分兔死狐悲之感。
朝堂鬥爭,風雲變幻,波詭雲譎,覆雨翻雲。
一夜之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軍機樞臣說沒就沒了,部堂大員又倒了兩個,其餘郎官、司官不知牽連多少,朝堂爲之一空。
這就是伴君如伴虎了,賈琮上過一次刑場深有體會。
自己身份特殊,既已踏入朝堂旋渦,除了殺出一條血路,絕無明哲保身,苟且偷安的可能。
至於後面朝堂上如何爭奪空出來的肥缺,就和賈琮沒什麼關係了,局已佈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好像在不知不覺之間,自己已從帶兵打仗的將軍,變成了唯利是圖的政客。
這算是屠龍少年終成惡龍麼?
賈琮低垂的目光微微一冷,既已成了惡龍,唯一的選擇就是成爲最強大的那條,只有如此才能防止被屠龍少年“一屠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