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軍中開小竈的意義

作者:南宮我夢
來是來找田卜擺脫田卜去給婦孺營衆人診查一遍,尤其是那幾個孕婦,順便檢查死豬的死因並總結經驗,只是順帶。

  “卜,我軍中新立婦孺一營,你受勞,前去看看。”

  李孟羲說到。

  田卜正色,朝李孟羲拱手一禮,便去了。

  田卜走,李孟羲摸着鼻子打量着車上的死豬。

  豬死了,得趕緊殺了吧?

  不然再放肉就更臭了,還能喫嗎?

  正好,因爲軍中有一些怪胎的婦人,這些婦人整日跟其他民夫一樣喫稀粥可不行。

  正想着跟劉玄德說,能不能找點肉啥的,也不用太多就夠那少數一些婦人吃了。

  正要找肉食,豬就死了。

  李孟羲頓時就覺得,這豬死的,真是時候哎!

  李孟羲都樂了。

  這麼頭豬,肉能喫很久吧。

  白日把民夫營從頭到尾排查了一遍,孕婦大概五六個,一頭豬的肉,夠供給區區五六個人兩三個月不止。

  這時,有人路過,是傷兵營裏一個傷兵。

  這人拄着個棍子,一瘸一拐的走過來。

  “軍師,殺豬麼?”

  傷兵過來問。

  李孟羲轉頭朝傷兵看了一眼,笑了笑,“殺嘛!”

  這個傷兵在車這裏停了好一會兒,眼巴巴瞅着死豬。

  李孟羲看出來了,這個傷兵饞肉吃了。

  突然,李孟羲靈光一動,他猛然想起了一件被疏忽的事。

  “對了,小哥,恁們傷兵喫的啥飯?”李孟羲突然拉着傷兵問。

  傷兵撓頭,憨厚的嘿嘿笑了一下,“粥啊。”

  “還有餅子。”

  “只有粥和餅子?”李孟羲眉頭一挑,“沒別的了?”

  不小心忽視掉的問題,就在這裏。

  普通士兵喫粥啃餅子倒是無所謂,但是,傷員身體需要恢復,需要有足夠的營養補充。

  只喝稀粥,啃餅子,哪怕對傷兵照拂一點,多給傷兵一個餅子一碗粥,依然是不行的,沒有蛋白質補充,傷勢恢復太慢了。

  有必要在軍中開小竈,傷兵得有額外的食譜。

  也不需要多少物資,哪怕每個傷兵一天就多喫兩塊肉,恢復就能快不少。

  兵員,就是人力。

  假設,同樣的程度的失去戰鬥力的傷勢。

  有蛋白質補充的傷員,傷勢一個月可以恢復好,可恢復戰鬥力。

  沒有蛋白質和營養補充,得一個月半才能再投入戰鬥。

  那麼,假設一場大戰,多了三千失去戰鬥力的傷員。

  有對傷員進行肉食供給,那麼一個月後,三千傷兵重返戰場。

  若無有肉食供給,這三千傷兵一個月只恢復了三分之二,只能勉強行動,不堪大戰。

  若是,在這一月之期,就又有大戰,差距便在這時凸現出來了。

  供給肉食,能多三千兵,不供給肉食,多了三千拖累。

  一來一去,六千兵力出入!

  些許的差異,收益的差別便能如此之大!

  多三千兵力,放在任何大戰中,都是舉足輕重的一股力量。

  也就是,如果套用擬真戰爭遊戲中的術語——【傷兵營養餐】這個後勤點點出來之後,傷員恢復速度,增加百分之五十。

  部隊損耗補員速度,增加百分之五十。

  相比如此巨大的收益,至於些許花費,實在不值一提。

  三千傷兵提前十五天恢復作戰能力。

  這三千人力,拿去開荒也能有了不得的產出好吧,三千人力,開荒十五天,其收益,遠大於每天供給傷兵的區區一些肉食的花費。

  三千兵十五天的收益,說不定攻一個城都他喵的攻的下來。

  一座城值多少錢!

  這筆賬,李孟羲算清楚了。

  正好,婦孺營的那幾個有身孕的婦人也需要給她們提供一些必要的幫助,軍中特殊小竈可順勢開起來了。

  傷兵拄着棍一瘸一拐的走開了。

  李孟羲看着他的背影,眉頭又是微皺。

  這個傷兵瘸腿上,裹着很乾淨的綢子,綢子色澤鮮亮。

  並且李孟羲知道,這用作繃帶的綢子是用沸水煮過的,傷兵的傷口,也是烈酒消過毒的,乾淨又衛生,沒啥悽慘的地方。

  唯獨,傷兵手裏那根叫化棍一樣的破棍子,李孟羲看的不爽。

  可以做一些正經的柺杖來用。

  區區一些柺杖,花費不了什麼。

  軍中木匠營成立好久了,整天沒活幹。

  正好,讓木匠們做些柺杖發給傷兵營用。

  若細究,普通的棍子,跟柺杖有啥區別。

  有了柺杖和沒有柺杖,軍隊中又有什麼不同。

  那麼,假設情況——某個傷兵,雙腿都嚴重受傷。

  此情況,普通的棍子是無法幫助傷兵支撐起身體站起來的。

  而柺杖是專業的工具,柺杖頂着腋下,哪怕這個傷兵雙腿殘疾,他也能拄着拐自己慢慢走動。

  能自己走動,就能自己去盛飯,需要轉移時,也能自己轉移,不用人來攙扶。

  這就是柺杖的意義。

  有沒有柺杖,對一個傷兵而言,對軍隊而言,差距就是這麼大。

  而如果,是一千個傷兵。

  有柺杖,則這一千個傷兵,能保持基本移動能力,能省卻大量照顧他們的人手。

  【推薦下,咪咪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而沒有柺杖,則要加很多專門的人手。

  這一來一去,兩下差別,就是巨大的人力出入。

  這筆賬,李孟羲又算到了。

  柺杖既然需要,那麼輪椅……

  想到輪椅,李孟羲有些遲疑了。

  他想到,不同於柺杖,柺杖這玩意兒體積小,拉運一車柺杖跟拉運一車長槍,運力沒太大差別。

  而輪椅,體積太大,對後勤壓力着實有點大——用車拉,浪費寶貴的運力,且一輛車也裝不了幾個輪椅,用人背,揹着累人,能背輪椅,多背幾十斤糧食不好嗎?

  再者,柺杖好做,輪椅就複雜了多了。那兩個大輪子,有做輪椅的功夫,就能做半個板車了。

  而要是說,節省工序和工時,輪椅不做車輪呢?

  輪椅的意義,就在於有車輪,有車輪才能動啊。

  沒有輪的輪椅,就是個椅子。

  好嘛,軍中哪裏不能坐,坐柴火上不行?坐地上不行?坐擔架上不行?非得做個椅子揹着行軍?

  總之,輪椅可能有點作用,但,考慮到後勤,做輪椅的意義不大了,再考慮的人工,輪椅的一對車輪,花費人工太多了,從性價比考慮,倒可以把車輪去了。但是,要是把車輪再去了,輪椅就一點意義就沒有了。

  李孟羲認真想了一下,輪椅沒任何做出來的必要。

  除非某一天,自己腿腳不好了,騎不了馬,而車駕又不方便,還得到處視察軍營,那麼,輪椅就輕便多了。

  到那時,輪椅就得備一個了。就像諸葛孔明的小車一樣。

  從傷兵營走,李孟羲回去,見到了弟弟。

  弟弟手裏一串用草穿着的螞蚱,正玩的開心。

  “磚頭,你這小臉瘦的,啥時候能喫胖啊。”李孟羲有些心疼的捏捏弟弟乾瘦的小臉。

  與幾個月前相比,弟弟現在衣食不缺,臉上氣色好多了,但是,還是瘦的不行。

  李孟羲看到弟弟,就想起了軍中第三個需要開小竈的人了。

  需要有額外食譜的,第一個,是傷兵營,第二個羣體,是少量有身孕的婦人,第三個,是弟弟,也得給弟弟喫肉。甚至,軍中的那些小朋友,數量不太多,可以想辦法,給他們開小竈補充一下營養。

  一塊肉,喫在大人嘴裏跟喫在小孩子嘴裏是不一樣的。

  喫在大人嘴裏,頂多是飽了一點。

  而小孩子,處於長身體的時候,每餐多一塊肉少一塊肉,是大不一樣的。

  一塊肉至於大人,意義只是飽肚而已。

  於小朋友,一塊肉就能吃了四分之一飽,然後,就是營養充足,長的嗖嗖的,活蹦亂跳的,個頭猛長。

  一塊肉,能發揮最大作用的地方,就是進了小孩子嘴裏。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