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斥候——插枝壘石爲記

作者:南宮我夢
夜晚,許久不見人影的張飛回來了。

  張飛一身風塵僕僕,灰頭土臉。

  飯間,李孟羲邀功似的把雞蛋拿給劉關張三人看,說是養的雞鴨下的。

  小小一顆雞蛋,東西雖小,但一不是買的,二不是搶的,而是雞自己下的,這就意義不凡了。

  劉關張把雞蛋傳了一圈,嘖嘖讚歎。

  末了,劉備又要把蛋給李孟羲,“羲兒。雞蛋可煮煮,你哥倆吃了。”

  “俺吃了一個蛋兒蛋兒了。”小磚奶聲奶氣的說着。

  “哈哈!”李孟羲頓時哈哈笑了,“我倆喫過了。”

  說罷,李孟羲看向還沒顧得洗臉,土人一般的張飛,笑到,“三將軍一身風塵,勞苦功高,不如此蛋就給三將軍吧。”

  劉備笑了,便把雞蛋轉手遞向張飛,“既羲兒如此說了,給,三弟,拿着。”

  張飛也不矯情,接過蛋,用手指啪的一聲彈開蛋殼,然後仰頭就把雞蛋生喝掉了。

  張飛不愧張飛,喝個雞蛋都有一股豪爽氣概。

  雞蛋喝完,張飛隨手把殼丟火裏。

  轉過頭來,張飛問,“小孟,你給俺傳信說,找俺有大事相商,還非叫俺老張回來不成,你說說,是啥事?”

  叫張飛回來,是斥候的事,是想讓斥候看怎麼給遊騎商隊提供情報支持,以提高採買效率。

  “是這樣,三將軍。”李孟羲思索了下,說道,“三將軍領斥候外擴幾十上百里,不知斥候四處探查之時,每日遇到村落有多少?”

  張飛大手撓了一下鋼針似亂竄的鬍子,面露思索之色,“村落日日有遇。”

  李孟羲點了點頭,以斥候的數量和探查範圍之廣,遇到的村落數量,肯定遠超區區兩隊遊騎商隊。

  “我軍遊騎商隊每日離軍採買之時,疲於四處尋找村落。

  找三將軍來就是爲此節,看斥候如何將所遇之村落告知遊騎商隊,也好使採買更爲便利。”

  原來就爲這事。

  張飛瞪大眼睛,看了李孟羲一眼。

  下意識,張飛就想說,斥候找到村落之後,直接返回來,告知商隊得了。

  可一想,斥候身擔重任,就爲引導遊騎商隊,斥候得頻頻回返,得不償失。

  皺眉思索好久,張飛說,“每幾日,我斥候隊回軍補給口糧之時,順便把各村落所在告知商隊,如何?”

  張飛說的方法,李孟羲還在思考可行性,關羽先一步有反對意見。

  “三弟,此怕是不妥。”關羽反對到,“大道小路路口千百,單憑口說,如何能說的清楚?遊騎商隊又怎知往哪走?”

  李孟羲聽了關羽的話,後知後覺的意識到問題所在。

  問題在於,斥候隊水平不高,不能畫精確地圖。

  若斥候能畫很精確的地圖的話,那麼隔幾日,就送回一小副地圖,然後遊騎商隊拿着圖,順着地圖找,一找一個準。

  這是理想情況,斥候能有足夠的紙,能有能力畫圖,軍中其他人,還得能讀圖。

  這樣一支高素質軍隊,義軍目前達不到此水準。

  現在斥候指路時,溝通方式,不是靠說的,而是直接引路。

  就比如每日傍晚紮營時,就由一名斥候,領着漁隊去有水的地方捕魚。要是斥候不領着去,單憑嘴說,漁隊幾乎不可能只通過三言兩語的信息穿過錯綜複雜的路,找到目的地。

  所以,張飛的方法不行。

  此時,李孟羲想起了一個好用的方法。

  “我有一法,斥候可不必回來。

  若遇村落,斥候可於大道旁,插一杆旗幟作爲標識。

  等我大軍沿主路進發時,遊騎商隊見路口有旗,便知此處有村落,便拔旗前去尋找,此不便利?”

  李孟羲的方法一說出,劉關張三人便眼睛一亮。

  毫無疑問,此法有可行之處。

  劉備沉思片刻,猛然想起了此中不足,“噫……,羲兒,斥候插旗於路口,倒是也可。可斥候前面插旗,我大軍兩日方到,這荒郊野外的,鄉人路過,看見了旗,不給拿走?”

  劉備這麼一說,李孟羲聽樂了。

  可不,斥候是與大軍脫節的,旗幟孤零零的插在那裏,放羊大爺看見,順手就把旗幟順走了。

  此不妥,

  一邊,張飛就着李孟羲這個提議,做出了補充。

  “可留石爲記,”張飛道,“於路口,磊一堆石塊爲記,或插枝爲記。

  料想樹枝石塊,沒人拿吧?”

  李孟羲則又補充,“留石爲記挺好。

  只是大軍行軍匆忙,石堆小小一堆,馬車呼嘯而過,不易看到。

  故而,還是留旗於路口,同時,留石堆,插樹枝爲記。”

  李孟羲的這個三重保險法,得到了劉備關羽張飛的認可。

  討論到這裏,似乎事情完美了。

  然而,李孟羲在腦海裏模擬了一下游騎商隊尋路的過程。

  遊騎商隊不再離隊漫無目的的到處亂撞了,而是跟着大軍一同行進。

  走着走着,前方路邊,路口處留着兩天前斥候留在路邊的石頭信號。

  於是,遊騎商隊便從那個路口離開,往前找。

  走了裏把地,傻眼了,前邊出現了十字路口。

  這往哪走?

  模擬到這裏,出問題了。

  李孟羲把問題告知劉關張三人,劉關張三人都是皺眉。

  論生活經驗,劉備三人是比李孟羲經驗豐富的。

  劉備折起一根細柴棍,皺眉在地上試着畫了幾下,想到了什麼,劉備眉頭舒緩。

  “有兩法。

  一是,斥候以石爲記,處處留痕,過一路口,留一石堆。

  遊騎商隊順石堆找路即可。

  二則,於大道路口地上,留簡圖一副。畫一線,路口轉一次,則添一橫,路口左轉,橫在左,路口右轉,橫畫右,由此標記,如何?”劉備擡頭問。

  李孟羲想了一下,劉備說的方法應該是這樣,以簡略的線段畫地圖,道路遇到的路口,如果不需轉路,路口則畫短線標記,如果需從路口轉路,則畫長線標記。

  既,一個直線上,從下往上看,看到直線左邊,有兩個短線,右邊,有三個短線,這就代表,直往前走,沿途會遇到左邊兩個路口,右邊有三個路口,都不需拐彎。

  然後再往上,線段右邊一個長線段,這則標識,在遇到右邊第四個路口時,右拐。

  如此,則能較爲準確的指引方向了。

  妙極。

  李孟羲撓頭,脫口而出一句,“石頭哪裏找?”

  劉備關羽張飛皆愕然。

  李孟羲說的是,既然,需要用石頭來堆石爲記,那,斥候不得到處找石頭?

  一個路口放幾塊石頭,一個路口放幾塊石頭,斥候不得不停找石頭?

  李孟羲擔憂在這裏,石頭不好找,斥候爲找石塊,浪費大量時間。

  明白李孟羲在擔憂什麼之後,劉備笑了,“若無石,撅土堆壘亦可。”

  劉備輕飄飄一句,便把問題解決了。

  李孟羲一想,對奧,沒有石頭的話,抽刀撅兩塊硬土,隨便路口一堆,也能起到指路作用。

  斥候聯絡法,終於完善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