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兵甲俱足

作者:南宮我夢
日落時分,看天色將晚,李孟羲和劉備關羽張飛,一起去木匠營,去看軍備生產的如何了。

  所謂軍備生產,不過木槍木甲兩物。

  到木匠營,滿地堆的都是棍棍棒棒,一堆堆都是。

  到的時候,木匠們仍在忙碌,不過沒再忙碌木槍,而在忙着做木甲。

  匠營副官魯犁走了過來,李孟羲問,“木槍做得多少?”

  “兩萬出頭。”魯犁說。

  這兩萬出頭,到底是兩萬一千多,還是兩萬零幾,差別大着呢。

  兩萬根木槍,這個數量相當不錯了,新兵也就三萬多近四萬而已。

  邊上,劉關張三人在抽驗木槍,李孟羲湊過去看,劉關張三人手裏一人拿着一根木槍。

  劉備手中,木槍稍短,就齊胸長,張飛手裏一根木槍稍長,一人多高,不過木槍不圓,像是從樹上破下來的長木條,槍柄爲三角圓弧狀,關羽手中,則是一根齊眉竹槍。

  剛好,三人手中,各拿了一種木槍。

  三人手中之槍相同之處在於,槍頭都削尖了,且是用火烤過,顏色發黑。

  李孟羲慣好實驗,攻城守城,他非要實際測試,旗幟好不好用,他也要測試,連攻城椎撞門怎麼撞,撞門角度如何最好,他也去試。

  這本是李孟羲的習慣,不知何時,劉關張三人盡被影響,也習慣遇事不決,就去測試。

  劉備又抽一根木槍,一手一根,謂關張到,“走,咱找地兒試試?”

  衆人欣然而從。

  隨便找了一處角落。

  佈置靶子的時候,李孟羲撓頭思考了一會兒,他覺得若貼合實戰,靶子得分別是,無甲無衣,無甲有衣,有甲有衣,有盾,至少此四種情況。

  無甲無衣,乃是木槍直接扎敵人身體上,比如面部,比如順着衣物縫隙扎到了敵人肚子上,此是一種情況。

  無甲有衣,乃是,槍扎敵人的衣服上,木槍能不能刺破麻布衣,尚是未知。

  第三種,有甲有衣,木槍再刺,木槍與甲具相撞。

  第四種,則又特殊,木槍與敵軍盾牌碰撞,此時,又異於與人體,與衣物,與甲具。

  佈置四種靶子時,唯獨無甲無衣的靶子,讓李孟羲最爲難,最好的是找塊豬肉來,可軍中雖還有豬,但是豬沒殺,沒有豬肉。

  至於抓個俘虜,用真人來試,李孟羲不願,太殘忍。

  要是有死屍,倒也能拿來用,可義軍效率太強,南欒城駐紮只兩日,城池裏外,所有屍體全被收攏起來埋了,一個不剩,因此就沒得用了。

  再者,就算有死屍可用,劉玄德也好關羽也好,肯定會說什麼死者爲大,不讓用。

  李孟羲忽然就意識到一個問題,槍械性能測試需要有彈道凝膠,因爲彈道凝膠跟人體非常接近,同理,如果有彈道凝膠,用來測試刀劍性能簡直合適。

  總不能日後要開發測試軍備,總用豬肉。

  需要找到合適的測試武器的方法,李孟羲想起來了一些相關的方法,好像是,一根雞蛋粗的木棍,纏上一副草蓆,據說是跟手臂的構成接近,也就是,一把刀如果能一刀把草蓆連同木棍斬斷,那麼,就能一刀把人手臂斬斷。

  類似還有許多。

  李孟羲把【測試武器方法極專門測試工具】這一點記下,準備以後着手研發。

  然後,靶子準備完了,測試開始。

  劉備三人拿來的木槍,長短粗細都有,既然是槍,用法大抵一樣。

  劉備先拿着一根齊胸的,像是鋤頭柄削出來的木槍,端着朝第一個靶子刺,第一個靶子,是綁着的一塊馬皮。

  一刺之下,木槍把馬皮刺出了一個洞。

  刺完再看木槍,炭烤過的木槍,槍尖還算完好。

  依照難度梯度,應該是裸甲,有衣物防禦,有甲胃加衣物,最後是盾牌。

  測試完馬皮之後,劉備挺槍又戳裹着麻布的草人,不知是草人太散無處借力的緣故,還是什麼,木槍一戳到底,刺到了樁子上,收槍查看,麻布成功刺破。

  再看木槍,槍尖已經摺了。

  槍已經損壞,自然,後邊再戳甲,戳盾牌,不能建功。

  這是第一杆槍,後邊各槍先後測試一輪,李孟羲發現,不管是粗的細的,木頭竹子的,所有木槍都能過前兩道測試,也就是,所有木槍都能刺破馬皮,也都能刺穿衣服,這便明瞭的說明,木槍能對戰馬產生足夠的殺傷力,也能對無甲單位產生足夠的殺傷力。

  至於敵人是有甲單位,冷兵器時代的甲,防禦面積又不怎麼大,面門,腋下,哪哪都有破綻,木槍照着面門舞乍,照樣兇悍。

  由此,李孟羲感悟到了木槍的實戰用法,木槍畢竟不如鐵器堅硬,也不如鐵槍穿透能力強,鐵槍卯足了勁,是完全能把敵人鎧甲刺透傷害到敵人的,但是,木槍不太可能透甲攻擊。

  於是,木槍於戰場上,使用方法應該是,注重朝敵人無甲部位攻擊,諸如面門,腋下,木槍斜着撩開敵人的鎧甲攻擊,等等。

  反之,又得到了和農民起義軍作戰的兵擊術。

  因爲農民起義兵器大多不足,若農民起義軍多是木槍,那麼鐵槍透甲的攻擊,我軍則就不必擔憂,有鐵甲在身,農民起義軍的木槍不能透甲,於是,鐵甲於此時,極其安穩,破綻就只剩面部腋下了。

  於是,和農民起義軍作戰時,若下令,令士卒都拿着盾,不管槍兵還是盾兵,都拿着盾遮掩面部,頂着盾向前,則能大量減少我軍傷亡。

  從農民起義軍那邊來說,彼等手中的木槍,對甲無力,只能照面門腋下等無防護區攻擊,纔能有有效殺傷。

  因爲我軍採取了針對性戰術,面部腋下重點防禦,則就死死剋制住了農民起義軍。

  就這一個戰術改變,李孟羲覺得,能減少五分之一的傷亡。

  以前,李孟羲覺得,槍盾戈盾之類的配合,有些尷尬,兩個槍盾,是打不過兩個雙手槍手的,兩個槍盾,也是打不過兩個盾兵的。

  但現下測試木槍的時候,李孟羲意識到,槍盾這種尷尬組合,有其勝場。

  測試完了木槍,李孟羲再去仔細檢查,他有了意外的發現。

  木槍一輪測試完畢之後,槍尖都有折損,但竹槍竟然是狀態最完好的。

  李孟羲猜測可能是硬度,竹子的硬度比尋常木頭硬一些。

  由此,李孟羲便又知道了一條關於製造兵器的知識,若造木槍,以竹槍爲上。

  竹槍勝長有三,其一,竹材易得;其二,竹竿粗細恰適作槍,不必如木頭般,還得加工,工序少省;至於其三,竹材堅硬,勝於大多尋常樹木。

  見木匠營堆的都是做好的木槍,李孟羲令人去黃巾營中,看看黃巾木匠人幫着做的木槍做好了多少。

  匠營副官魯犁抱着一具白色的鎧甲過來,邊上站着,嘿嘿笑着,也不說話。

  李孟羲在跟士卒們交代事兒,一時沒看到魯犁。

  劉備見魯犁來,招手讓魯犁過來。

  等李孟羲交代完了,一回頭,見劉備手裏掂着一身牛逼至極的骨頭鎧甲。

  李孟羲眼一下亮了,爲什麼說是牛逼至極,因爲這套骨頭鎧甲,也不知誰編的,粗獷而野蠻,竟然很像李孟羲印象中的那些網遊中的浮誇鎧甲。

  鎧甲是用骨頭,至於什麼骨頭,李孟羲不認得,這套浮誇的鎧甲,胸甲是用骨頭一根一根綁一起綁成的,嚴絲合縫的排骨甲。

  讓李孟羲直呼牛逼的是,一般木甲,能防護住胸口就算了,這套骨甲,還有用小的短的骨頭,把肩甲也做出來了,還有一截細骨頭編的短短一截甲袖,這套甲後面也是有防護的。

  更誇張的是,李孟羲見除了排骨胸甲,還有一顆巨大的動物顱骨。

  劉備不能知顱骨是幹什麼的,雙手拿着動物的頭蓋骨,滿臉疑惑,翻來覆去的看。

  看到劉備手中的顱骨時,李孟羲一下就想到了,很多原始種族會把顱骨卡頭上當頭盔。

  現實和遊戲中,都有。

  李孟羲玩心大起,問劉備要過顱骨,拿着,往頭上那麼一套。

  “合適不?”李孟羲鐺鐺敲了敲顱骨,擡頭,從顱骨眼裏看劉備。

  劉備愣了下,然後看着李孟羲腦袋上套着一個大大的顱骨,劉備樂的哈哈大笑。

  “不錯不錯。”劉備把李孟羲左看右看,笑得燦爛,“嚴絲合縫。”

  顱骨做頭盔,豈止是合適,簡直極合適。

  首先,用鐵或皮革做頭盔,是難以做出一體盔的,必定這裏拼接,那裏拼接,不如頭骨,渾然一穹硬骨。

  其二,頭骨整個外形,可是很接近球體結構的,顱骨的頭蓋骨是圓鼓鼓的,顱骨整個結構,就很像摩托車的頭盔一樣,上下左右,都是球面,其結構本身強度就極其出衆。

  單論結構外形,顱骨強於所有古代鐵盔銅盔之類,只有到現代,纔有結構更強的蛋型頭盔結構。

  再從強度看,骨骼強度相當不錯,顱骨又是人體最堅硬的部分之一,以顱骨作盔,防禦力甚至不輸薄鐵。

  見張角部用木作甲,李孟羲受此啓發,便想到了同樣可以讓義軍用木作甲,再擴展一下,李孟羲又想到了倭人的竹蓆甲,木片甲之類,又想到了,不僅限於木頭竹子,骨頭之類也可以作甲,於是,他便隨便交代了木匠營一下,說可以用木頭竹子之類做甲,如果能找到骨頭,用骨頭做甲其實也不錯。

  這要是在別的地方,上官隨口交代一句,下邊幹活的人,不怎麼放在心上。

  然而,涿州義軍,不是別處,木匠營,主觀能動性強到不可思議。

  李孟羲隨口提了一句骨甲,木匠們就真的很用心的去找骨頭。

  又得益於,義軍各部,早就有物資統籌協調之磨合過程,木匠們去找骨頭,得到了包括且不僅限於,淄重隊,遊騎商隊,戰兵營,傷兵營各部的幫助。

  因而,李孟羲沒怎麼管,一套系統自然而然的運行,木匠營輕易收攏了大量骨頭。

  爲得賞的木匠們,花費了一定心思設計了骨頭鎧甲,於是乎,就有了這套極具原始風格的骨頭鎧甲和顱骨頭盔。

  李孟羲都有忍不住想把骨頭鎧甲收藏起來的衝動,他笑着問魯犁,這顱骨當頭盔的想法,誰個想的。

  魯犁嘿嘿笑着,說了一人。

  李孟羲隨手從袖子裏掏出了一張軍票,軍票上寫拾久斤面值。

  李孟羲把軍票給魯犁,讓他交給那個想到用顱骨做頭盔的聰明人,並囑咐,一會兒去領糧食。

  方纔,一輪測試,木槍已測試完。

  測試所得,木槍確認對馬匹,對無甲單位,能有致命殺傷,對有甲單位,也能有足夠威脅。

  又問魯犁,木甲做了多少。

  魯犁道,“木甲做了不多,八百多具,骨頭的,就五具。”

  木槍好做,一根槍,削尖了就是,木甲則得找來許多橫胸長短的木條,給編到一起,兩者難度差別巨大。

  能有八百多套木甲,李孟羲已很是意外。

  匠營效率意外的高。

  李孟羲提議,一試木甲。

  於一片空地,靶子上,掛着幾具木甲,五十步,射弓弩,十箭過去,衆人一起去看。

  第一具木甲,李孟羲看到,絕大多數箭支都釘穿了木甲,十支箭全中木甲,有五支穿縫直入,畢竟木甲縫隙太大了點,有三支箭,射穿了細木頭,有兩支,則被成功防禦住了。

  這兩支被成功防禦住的箭,是釘到了木甲的木棍上,沒有射穿木棍,放在實戰中,這兩支箭,就不能對穿木甲的人造成有效傷害。

  數副木甲統計完,李孟羲發現,木甲對遠程武器的防禦概率,是一成多,不到兩成。

  十支箭射到木甲上,大概八支破甲,兩支被擋住。

  這個概率,對於一般正經的鐵甲皮甲之類,委實有點低了,但對於無甲來說,能擋下一成致命的箭支,已經很不可思議了。

  經測試知,木甲結構粗糙,對弓弩有一定防禦能力,但防禦能力有限。

  後邊還應該測試木甲對兵器的防禦能力。

  兵器則又分,刀槍劍戟,戈槊棍棒等等。

  再細分之,可兼分爲,噼砍武器,穿刺武器。

  木甲的改進結構,是李孟羲設計的,不用測試李孟羲也知道,木甲的結構更適合防禦噼砍,不太適合防禦穿刺。

  果然,隨後的實兵測試,的確是如此。

  噼砍的兵器有,環首刀,長劍,長柄刀,斧頭。

  這些兵器對着木甲噼砍時,木甲結構雖鬆散,但因爲結構式是底層一層橫的木條,外一層是一層豎的木條,兩層木條之間構成的是網格結構,這樣,無論橫砍豎砍,木甲把砍擊攻擊牢牢地擋住了。

  砍擊無論是怎樣的角度砍,必被數根以上的短木條擋住。

  測試的時候,士卒拿着環首刀,哐哐兩刀,不能把木甲砍散。

  木甲對噼砍攻擊的防禦相當不錯。

  但,刺擊,去槍戳,還有戈鑿。

  木甲架構如網格,拿槍刺甲,也如拿槍刺網,刺到網眼,直接刺進去,木甲防禦失敗,如若沒刺到網眼,刺到了木條上,槍必然是會順着力道往邊上滑的,一滑,就滑進網眼裏了。

  拿槍刺木甲,幾乎是十成可能,直接透甲傷人。

  測試的結果,木甲對長槍刺擊的防禦是,幾乎爲零,對遠程弓弩的防禦可能是,一兩成,對刀劍噼砍前兩三次砍擊的防禦可能,是七八成。

  由此知,木甲作爲一件臨時湊數的鎧甲,性價比意外不錯。

  最後,當是再測特殊的甲具——骨甲。

  因爲骨甲的編甲思路和木甲一樣,也是骨頭縱橫兩層,網格狀,所有骨甲對刺擊的防禦也不行,甚至因爲骨頭比木頭滑,槍更容易滑到縫隙裏去,骨甲對刺擊防禦可能近乎爲零。

  於遠程攻擊,弓弩六十步遠射骨甲,十支箭,但凡是撞到骨頭上的箭,竟然,全都防禦住了,角度不對的,甚至滑開了,彈開了。

  李孟羲見到了測試至今唯一一支落靶的箭,從骨甲上尋找蛛絲馬跡,李孟羲發現,可能是一根大棒骨的緣故,大棒骨圓熘熘的,箭射過來,角度斜了一點,箭支被偏折了。

  這讓李孟羲極其疑惑,聽說過坦克炮有跳弾,竟然箭也會跳箭?

  李孟羲皺眉看了看手裏的有些禿的箭,又看了看骨甲上那一截大棒骨上的箭支劃痕,李孟羲恍然覺得,鎧甲……應該用傾斜裝甲嗎?或者,把鎧甲做成球面的,箭支來,就跟坦克的圓形炮塔一樣,各種跳弾,各種跳箭滑箭……

  一項新的思考,【坦克裝甲原理於鎧甲設計的啓發】,李孟羲記在了心裏。

  槍刺,遠射,都測試過,再測試噼砍的時候,骨甲對噼砍的防禦性能令人歎爲觀止,士卒拿着小的破環首刀,對着骨甲哐哐一陣砍,連砍了十幾刀,最後還是把甲繩砍斷,骨頭散掉,才把甲破壞掉的。

  而骨頭,還基本完好。

  骨頭真是結實。

  統得,骨甲對槍刺的防禦能力,比木甲還弱,但對遠程武器,對噼砍攻擊的防禦,比木甲強了一大截。

  於太黑之前,李孟羲先是召集了所有新兵教官,於下發木槍之前,交代了新兵教官們一個新的任務。

  李孟羲讓新兵教官們今晚停止隊列訓練,要草草練一下刺槍技巧。

  尤其注意一點,要着重練槍朝面部和腋下攻擊的動作。

  因爲測試的時候,已經測試得了,若遇上有甲單位,木槍很乏力,只有照面門上戳纔能有效殺傷。

  天色不覺已晚。

  這夜,李孟羲巡視各新兵隊,查看各新兵隊訓練搏殺槍術,他又是很晚才睡。

  訓練成果不知曉,但結束訓練之前,新兵們訓練刺槍的動作都是很統一的朝着高處,朝着人臉高度刺。

  李孟羲回去休息時想到了白天之事,他撓了撓頭,去另一輛車上,去翻找兵法,沒翻兩卷,翻到了一卷【禽獸兵法】,李孟羲認得,那是自己的筆跡。

  再看了看手裏一卷張角送的【禽獸兵法】,李孟羲皺眉。

  把兩卷兵法全丟進車裏,李孟羲沒多想,就睡覺了。

  李孟羲那捲誤送到張角手裏的兵法,之所以又回來,是張角遣一輕捷之人,偷偷混入了義軍營中,然後把李孟羲的兵法原卷偷偷放回了車裏。

  至於黃巾兵如何是找到李孟羲的車駕的,得益於李孟羲爲軍中設立的旗幟系統,爲方便標識區分,李孟羲車駕邊,也樹立一杆醒目營旗,黃巾細作輕易便找見了。

  早段時間,李孟羲認爲義軍軍中無宵禁,無通行口令,容易被敵軍滲透,他這個考慮是對的,就是容易被滲透,黃巾這次就輕易滲透進來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