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鹿澤

作者:南宮我夢
不屑於陰謀算計,堂堂正正,這很好,但,如果不誆騙,又怎麼把民夫們手中錢收集過來。

  一下陷入了兩難境地,李孟羲都束手無策了。

  “此事易耳。”劉備神色平靜說到,“只需粥糧銳減,再緘口不言,不聲不認,如此,事便可爲。”

  什麼叫緘口不言,不聲不認,怎麼又事便可爲了?

  李孟羲聽得都茫然了。

  劉備解釋道,“粥糧一旦稀少,則民夫必疑,此時,不必再誆騙民夫衆人軍糧將盡,我等不說,便等同未騙,便不算損毀信譽。

  可我等縱是不言不語,不明說軍糧告急,可日日粥稀如水乃是實情,此時,縱是說軍糧充沛依舊,民夫怕也斷然不信。

  你我可未曾慌稱軍糧將盡,未曾誆騙一字,是他等自己以爲,自己猜錯,那,與我何干?”

  李孟羲神色變了,他無語的看着劉備一副智珠在握的嘴臉,好啊,還你個劉玄德,本還以爲你劉玄德堂堂正正,正人君子呢,敢情爾劉玄德,不還是要騙?

  不過是,不騙而騙罷了。

  很是微妙,關鍵在於說謊話還是不說謊話的區別,只說與不說的區別,然而差別可大了。

  如果照原計劃,是得官方造勢的,得官方傳播虛假消息,官方作假誆騙衆人說軍糧不足了。

  說謊,一說出來,便是說謊了。

  而要是,只設局,不說話,則就算事後民夫們爭着搶着買了糧食之後,發現粥又變稠了,到時民夫衆人的第一反應,不會是埋怨被劉備騙了,而是後悔不相信劉玄德的話。

  雖說的確有好幾天粥稀的喫不飽,可人家劉玄德都沒說斷糧,反而說糧食多着呢。

  誰讓不聽人劉玄德話,喫虧怨誰。

  民夫甚至會後悔懷疑劉玄德,經此一事,劉玄德不僅沒有毀掉信譽,反而,信譽更堅實了。

  這他喵的,小小的操作一下,就從毀信,變成了立信。

  只是做暗事與說明話的區別,區別這麼大!

  李孟羲頓時就對劉備改變了一些看法了,他覺得,怎麼劉備這傢伙有點黑呢?

  劉玄德還是棋高一招啊,李孟羲從中學到了關鍵,暗活好做,明事難成啊。

  有時,能不聲張便不聲張,大張旗鼓成的事,不如潤物細無聲不聲不響的成事來的高明。

  李某人可最擅長大張旗鼓了,從出涿州以來,懾敵之法被李某人用的越來越精熟,懾敵聲勢越來越浩大,到震懾皇甫嵩時,數萬近十萬人,列陣如林,十面埋伏,長几十里的埋伏,場面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嚇人。

  李某人現在又學到了與大張旗鼓相反的東西,悶聲做大事,同樣也高明。

  (妙啊!妙啊!)李孟羲直呼絕妙。

  劉玄德只作局不聲張的做法,可是太妙了啊。

  李孟羲覺得,事已經可成了。

  今晚甚至依然可以把糧食偷偷拉走,依然可以放火,依然可以誆騙一下傻乎乎的民夫們,然後第二天,待軍中流言盡起之時,什麼都不用幹,只用每天依然放稀粥,若有人來問,咬定說,“沒有,誰說糧食不夠了?沒有的事,糧草還有。”

  說的可是真話,可粥稀的都成水了,鬼信?

  談話間,問題解決了。

  心事放下,關羽和李孟羲端着碗,繼續喫飯了。

  剩下的事是劉備自己的事了,劉備得去把親兵好好重新選一遍。

  親兵都選好了的,再把別個攆走,劉備都覺得爲難的不行。

  最後幾口飯草草扒完,李孟羲一抹嘴巴,放下了快子。

  他仰着頭,看着屋頂,喃喃自語,“漁獵,籌集錢財,餘下還有何事?”李孟羲滴咕着,“對了,是清查地方。”

  低頭,李孟羲看向劉備,道,“一會兒,咱去周遭鄉下看看,看看還有沒有人煙,土地莊稼又是個怎樣。”

  劉備還沒答話,邊上,關羽放下碗,插話道,“清查地方可緩緩,某想擇地立下軍寨,得好好挑挑地兒,羲兒,咱倆一道去。”

  李孟羲想了一下,“好!”他想起來了,戰兵如今跟民夫一起混跡在鉅鹿城中,還有部分駐紮不下,還紮營在城外,亂七八糟不像個樣子,確實得專門找個立營之處。

  飯已經喫完了,不待多等,關羽起身,李孟羲也起身,準備動身去找一個立營之處。

  劉備不由相勸,“剛喫罷飯,停停再走。”

  “不了。(不了。)”關羽李孟羲異口同聲回絕。

  之後,兩人便匆匆走了。

  劉備看着兩人去匆匆的身影,心裏感慨,唉,仗剛打完,一天還沒歇,便忙成了這個樣子。

  感慨完關羽李孟羲兩人,劉備也起身忙去了。

  劉備得忙活親兵的事去了。

  ——

  隨關羽出城,路上,關羽跟李孟羲講爲何軍營要選在城外,爲何城中不行。

  關鍵點有兩點,其一,鉅鹿城雖不小,可涿州軍十幾萬之衆,人太多,城中開闢一塊小軍營還行,數萬大軍全駐紮城裏,並不是有間屋子就行了,還得有操練的校場,還得有能供騎兵衝殺操練的馬場,城中沒有足夠的空間去建立馬場。

  其二,士卒與民夫混雜一處,嬉鬧喧囂,懈怠軍心。

  關羽所說,李孟羲深以爲是。

  軍隊還是封閉獨立一點好。

  所以,得有個單獨的軍寨。

  “既然軍營要有校場,馬場,那某覺得,只有校場馬場也還不夠,得有樹林,可操練林間作戰,還得有山坡吧?得操練高低攻守。

  得有平地,凹地,淤泥地,各種地勢,還得有城,還得有河。

  且,不止士卒得訓練,匠營也得練架橋鋪路,就得有河流,得有懸崖峭壁,還得練攻城器械,得有城池。”

  這一通總結完,“所以,咱得找個有平地,有谷地,有山坡,還有沼澤,有河,有城,有樹林,還得有城池的地方紮營。”

  關羽不由都停住了。

  雖說,道理是這麼個道理,軍營四周有越多的各種不同地形,越有利於訓練。

  但,講道理,哪裏去找恰好有平地有谷地,還恰好有山有城有河有樹林的地方?

  哪怕有這麼詭異的地形?哪裏有?!

  關羽不由無奈一笑,回頭對背後的李孟羲道,“羲兒啊,照你說這地兒,可是不好找啊。”

  “怎麼?怎麼不好找?”李孟羲眉頭一皺,疑惑。

  “你說怎地不好找?往哪去找有山有水還有城有河的地兒?這鉅鹿一郡,怕都不能找到個這麼個地方。”

  “這也不難啊?”李孟羲說的很是理所當然,“不需去找山找河找谷,咱隨便找個地,然後派民夫挑土,給壘個小山坡不行?

  山坡不需太高,能有個坡度,不就能練攻山了?

  水也一樣啊,沒池塘就平地挖個池塘,引水進來。

  沒沼澤就引水攪泥,造他個沼澤。

  沒谷地就挖谷地,沒樹林咱就種個樹林,實在等不及,挖別處的樹種過來,直接便就有了樹林。

  城牆……城牆倒不必真建個城牆,建個小點的假城,夠操練就行了。”

  關羽都驚訝了,並且眼界大開了。

  真是霸道啊,管他什麼地形,需要什麼就造什麼地形,需要山就壘山,需要谷,就挖谷,需要池塘,就平地起塘。

  關羽都從未想過,營寨竟然還能這樣建。

  如李孟羲所說,天下雖沒有盡善盡美的立營之地,但可以自己建一個盡善盡美的立營之地。

  如所說,挖土成山,撅土成河而已,有甚難的?

  關鍵在,找個離水近的地方,且要地勢開闊,容納的下幾萬大軍,容納的下衆多各種地勢地形的校場,且,地勢得稍微平坦,不然,縱是能人力修整,費時費力多矣;且,這個立營之地,離鉅鹿不能太遠,以免他日遇戰,被隔斷兩處,支援不及。

  關羽思索半天,結合這幾天以來斥候在周遭的搜查,關羽想到了一處絕佳立營之地。

  “羲兒,某想到一處,正適立營。”

  “何處?”

  “大陸澤。”

  “大……鹿澤?大鹿,咦?”李孟羲咦了一聲,“這個澤,莫不是就在鉅鹿縣?”

  很明顯嘛,大鹿,跟鉅鹿,一個意思來的。

  關羽答,“離鉅鹿城不算太遠,鉅鹿西南,五十多裏。”

  五十多裏,這個距離,急行軍一日而已,不算遠。

  李孟羲覺得尚可,他還覺得有點遠了,不是很爽。

  既然立營處的地勢不是那麼重要,因爲人力可以隨意修改地勢,那其實在鉅鹿城附近,也可以生造一個完美紮營地的。

  日後吧,先解決紮營地,再得空在鉅鹿附近,另造一距離完美的營寨。

  半天之後,“關將軍。”李孟羲叫了一聲。

  “何事?”關羽轉頭來看。

  “這個大鹿澤,澤,是個什麼?”

  關羽愕然當場。

  “澤者,水流匯聚之處。”關羽解釋。

  “水流匯聚之處,”李孟羲唸叨一句,“是一個大湖泊嗎?”

  “算是。”

  “那,湖有多大?”

  “不知,聽聞乃鉅鹿郡最大水澤。”

  一個大湖,還不是一般大湖,乃鉅鹿郡,最大的湖泊。

  李孟羲瞬間想到了什麼?他想到了一處捕之不盡的漁獲之地,他想到了,可以供幾萬人幾百上千艘大船進行水面訓練的遼闊水域,他想到了,水軍基地,及,水軍。

  李孟羲片刻之間想了許多,他覺得,是時候建立涿州軍的水軍了。

  哪怕沒有船,可以先練水兵,哪怕沒有戰船,沒有造戰船技術,可以先召集工匠積累技術,技術一年鑽研不成,五年呢?十年呢?哪怕涿州軍十年遇不到水戰,但萬一遇到了呢?十年積累,豈不立刻就用上了?

  有十年準備,十年底蘊,敵軍又怎能輕勝於我?誰敢出此狂言。

  有備,方能無患啊。

  李孟羲不知這冀州一地,到底有沒有爆發水戰的可能,他同樣算不到,到底何時會與敵人水面作戰,一切渺茫無測,但李孟羲覺得,水軍可以不成規模,戰船也不需要太多,但造船技術,水面作戰戰術,水兵的訓練,水面作戰武器,這些全部都要早做積累。

  戰船可以只有那麼一兩艘,但組建強大水軍該有的所有基礎,要早做打算。

  ——

  至午後,一路五十多裏。

  李孟羲是剛吃了飯就乘着馬趕路,被顛的肚子疼。

  以前行軍,都是乘的馬車,沒有顛簸這麼厲害。

  李孟羲親身體會到了一條實用經驗,打仗,趕路,尤其是騎馬的話,尤其騎兵,喫飯不能喫太飽了,每餐喫個半飽,路上餅子啃一口啃一口慢慢喫,一餐分多頓喫,省的顛簸的肚子疼。

  要知道,飯後劇烈運動造成的肚子疼雖說是小問題,但有一定的概率情況會非常嚴重,胃破裂,腸子扭轉之類,人都會疼死的。

  也就是,哪怕是呂布,呂布有一天胡吃海喝喫得太飽,然後突然敵軍來襲,呂布立刻上馬提上方天畫戟跟敵軍廝殺了一場。

  馬戰廝殺,運動量可是太大了,有不小的可能,喫的太飽的呂布,腸痙攣疼死當場。

  所以,騎兵每餐只半飽,一日多餐,很重要。

  步兵問題似乎不大,但似乎需要注意的是,戰前,馬上要開戰了,不能讓士卒喫太飽,喫太飽再一劇烈運動,腸子抽筋太影響戰力了。

  李孟羲頓悟到一則重要作戰細則,代價是,他親身體悟,肚子很難受。

  當到了大鹿澤之時,駐馬,關羽扶李孟羲下來,“看,此便爲陸澤!”

  李孟羲已經看見了,很大很大很大的一個大湖,水域遼闊,不見其岸,觀其水,水面波光粼粼,水色黑咕隆冬,一看便知,這裏的水,非常的深。

  當真是,絕佳的水軍基地啊,這裏水面遼闊的能架着巨大的樓船在水上飆車了。

  李孟羲捂着肚子,眉頭皺着,凝望了大澤許久。

  忽而,李孟羲擡頭,看向身旁關羽。

  關羽手指浩瀚大澤,問,“如何?”

  “關將軍,你肚子疼不疼啊?”

  關羽愣了一下,“……未有。”

  “那我肚子咋疼了呢?我喫的太飽了?”李孟羲鬱悶。

  關羽恍然,“啊,!忘了交代你了羲兒,騎馬不能喫太飽,喫半飽就成,不然顛上幾裏,必定胃腹作痛。”

  就說嘛,喫太飽騎馬很影響戰鬥力的,就說,老練的騎手都曉得這個道理,關羽經驗很豐富啊,知道不早說,還騎馬騎那麼快,顛死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