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鈞之信,毀於累毀
也正因爲漁隊滿負荷運作,這才能在倉促的行軍途中趁着夜間的充裕時間捕到幾百上千斤的魚,才使捕魚勉強成規模。
若不然,每日一紮營,天就快黑了,漁隊再急匆匆去水邊,撒不兩網,天就黑了,就得回營了。
只撒了幾網,能捕到寥寥幾條魚算不錯了,又何談幾百上千斤魚,又何談但憑魚雜就能養的起百十隻雞鴨。
有先前的經驗在此,李孟羲覺得,若白天夜裏不停,效率則雙倍於單單白日。
而且,依照生活經驗,池塘裏中午之時,魚不露頭的,但是夏日的清晨之時,池塘裏一羣羣都是露水遊着的魚。
不知是溫度的緣故,還是水含氧量的緣故,夜晚捕魚的效率,比白天還更高。
能見度不是問題,撒網不用看水,白天也是隨手就把網撒了。
綜合考量,夜晚捕魚的效率,比白天還更大。
李孟羲問關羽,“關將軍,要是夜裏捕魚,會不會魚更多?”
李孟羲問的問題沒頭沒腦的,關羽看了過來,說了一句,“魚多不多,某不知。只是,夜裏捕魚,那白天做甚?”
李孟羲很天真的說,“白天也捕魚啊?”
關羽笑了笑,“白天捕魚,那晚上何必再忙碌?”
李孟羲奇怪的看着關羽,一臉疑惑,“白天捕魚,晚上也捕魚,不就,一天能捕兩天的魚?”
“哈哈!”關羽樂了,“那要是白天夜裏都忙,那漁夫該何時休憩?再加之,如今寒冬時節,夜裏河水冷的刺骨,讓人通宵達旦的忙,於心何忍?”
“奧!”李孟羲瞪大了眼睛,他醒悟了過來。
今時不同以往啊。
以往是行軍途中,白天要行軍,沒空捕魚,是實在沒辦法,才趁夜晚紮營的時間加班加點的忙碌。
且之前,漁隊也是換班的,頭天晚上整夜捕魚的人,第二天晚上休息,換另一波人。
這樣已經夠累了,等於是,平均行軍兩個白天,捕魚一個晚上,兩天一夜才能睡上一覺,辛苦無比。
再者,往前數一個月,還是深秋,天氣還沒那麼冷,晚上也沒那麼冷。
如今,天時已變,形勢也變,天時變至寒冬,夜間不便勞作,形勢變成了駐紮,不在是行軍,有整個白天可以勞作,不必再擠晚上的時間。
忽略了實際情況的李孟羲差一點就要弄得天怒人怨了。
——
時間不覺流逝。
關羽從河岸邊上來了,手裏提着一隻筐子,筐裏全是河蚌,“羲兒,走,回!”關羽招呼李孟羲道。
李孟羲這才意識到,不覺間中午了。
臨走,李孟羲手裏提着好多魚,左手一串,右手一串,雖說漁隊下河捕魚沒多久,但架不住漁隊的人多船多,百艘漁船捕魚半個時辰,工作量就等於一個漁船捕魚五十個時辰,於是乎,李孟羲時隔日久,終於又能喫到鮮魚了。
回程。
到鉅鹿城之時,飯點已經過了,劉備給留着飯,熱了一次了。
關羽和李孟羲兩人回來,“玄德公,看!魚!”
李孟羲開心的跟劉備炫耀。
劉備呵呵的笑了。
上午李孟羲帶漁隊剛出去,中午回來,就拿回來好多魚了。
劉備過來,接過魚,調侃,“羲兒你再早回來一會兒,魚便能做熟了。”
接過了魚,劉備轉身吩咐親兵,“留兩條,剩下的,送去傷兵營。”
照舊例,軍中但凡雞鴨下了蛋,但凡有魚,但凡有肉,優先供給婦孺營還有傷兵營,此已成慣例。
接了李孟羲的魚,劉備再接關羽的筐子,接過筐子一看,一筐的河蚌,劉備詫異的看向關羽,他不明白,關羽費勁帶回來這麼多河蚌幹什麼。
“正好!雞鴨沒啥餵了。”劉備呵呵笑了,準備把河蚌拿去餵鴨子去。
關羽忙攔住劉備,“喂不得雞鴨,有大用!”
劉備更詫異了。
在之後,關羽李孟羲二人開始喫飯,劉備在旁看着,問河蚌到底有大用。
“裏邊有珠子不成?”劉備笑問關羽李孟羲二人。
關羽放下手中餅子,看着劉備一臉認真道,“就是珠子,羲兒與我說了種珠之術。”
再之後,關羽一通吧啦吧啦,添油加醋的跟劉備說種珠之術何等了得。
總之一句話,用不了三五年,珍珠就多的跟沙子一樣。
三五年功夫,可驟得百萬貫之巨。
珍珠有多貴,賺的錢便能有多多。
劉備驚訝的看着啊嗚啊嗚喫東西的李孟羲,“當真如此?”劉備從李孟羲處求證。
“當真。”李孟羲頭也不擡。
話出李孟羲之口,便十成可信。
頃刻之間,又得一價值百萬貫之術,前邊的蒸餾酒,灌鋼術,再加之今日種珠術,三百萬貫了。
劉備還想再問些什麼,但看關羽李孟羲二人正喫着飯,不好再問。
正這時,一親兵匆匆而來。
劉備見親兵到來,問,“如何?”
親兵道,“還好,無人鬧事。”
這倆人說的啥,雲裏霧裏。
李孟羲不由放下了快子看向劉備。
關羽聽到有什麼人在鬧事,也不吃了,也看向劉備。
迎着兩人問詢的目光,劉備解釋道,“依前所計,今日起,削減民夫口糧,每餐只稀粥半碗,粥水清可鑑人,日日如此,待三日後,民夫飢不能忍……”
說到這裏,劉備忽然意識到親兵還在,停住了,對親兵揮了揮手,示意親兵先下去。
目視着親兵離去,直到親兵走遠,李孟羲收回了目光,神色略顯嚴肅。
“事關重大,若是有人走漏風聲,則籌錢之計將落空也。”李孟羲盯着劉備,嚴肅無比,“玄德公,你麾下親兵等人,可靠與否?我是說,口風嚴不嚴?”
問題很嚴重,像是製造恐慌然後趁機搜刮錢財的這麼重要的大事,應該儘可能封鎖消息。
可看剛纔,劉備當着親兵的面,噼裏啪啦說了一通。
照說,親兵這類心腹,聽到了重要軍情也無妨。
可問題不在親兵聽了軍情,而在義軍本身。
涿州義軍至今依然還算是草臺班子,各方面都處於剛起步的狀態。
劉備麾下的親兵,是劉備從涿州老鄉勇裏選的機靈的軍士,也就是說,是隨意選的。
這些涿州鄉勇中的老人,忠誠度應該不是問題,問題在專業性。
一個親兵的專業性是什麼?除了負責平日幫主帥傳令,負責護衛主帥,幫主帥處理各種事務,除此以外,親兵還要有守密的職責。
親兵的身份就註定了其本身會接觸到大量機密,試想,若是親兵是個大嘴巴,喜歡到處吹牛,今天跟別人吹牛說,諸葛丞相要獨自留下了守城,明天跟人吹牛說,諸葛丞相已經死在帳篷裏了。
然後,事泄,諸葛孔明空城計失敗,諸葛孔明死訊也沒能藏住,沒能騙過司馬懿,蜀軍流言大起之時,司馬懿趁勢殺來,蜀軍大敗。
問,如今劉備麾下親兵,有沒有可能其中會有人很不嚴謹,喜歡到處吹牛?
一想,很有可能會有這類人。
因,劉備都不很清楚親兵的紀律到底該如何,只當親兵是跑腿的,都不知道去要求一下守密之類的。
軍中又一項嚴重問題在一頓飯之間,被李孟羲所察覺。
上次有關親兵的,還是護衛相關。
當時若不及時發現沒有護衛,兩軍會面時會很危險,沒有及時增派護衛的話,那麼當時劉備就已經被想鋌而走險的曹操給宰了。
當時乃是涿州軍生死危機。
現在,事關親兵,則是事關日後軍爭勝敗。
李孟羲盯着劉備,認真道,“某以爲,親兵也好,軍中各級將官也好,應有守密細則,軍情不當外卸之時,便不可外泄。
尤其親兵,親兵身涉機密,若其不能守口如瓶,則勢必履泄機要,輕則動亂軍心,動則機密外泄,或將致敗。”
“故,某以爲,玄德公麾下親兵,當再慎重遴選一番。”
李孟羲直指出了問題,劉備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劉備思索,手下那些個親兵,會不會出去亂說,一想,極可能會。軍中喜歡張揚的士卒可不在少數。
籌錢之事,事關購糧,乃軍中重中之重,萬一行差就錯,使籌錢不成,糧食就難以購得,危機將壓頂而來。
劉備坐不住了,李孟羲關羽吃了一半的飯也不吃了,三人趕緊合計補救之法。
“其一,不知親兵有沒有泄密,不可聲張,可暗將親兵召集一處,杜絕其泄密可能,可再遣人探查民夫動靜。”
“其二,細思斷糧之事,謀劃亦不嚴謹,有泄密之憂。
要作糧食將盡之假相,只削減飯食,怕尚不足成事。
因軍中知糧食實情者多矣,淄重隊士卒,看押糧草之士卒,作粥領糧之伙伕,這些相關人等,人人可見糧草充實,若民夫衆人問詢爲何粥少,此類相關人等若說糧食多矣,勿憂,一夥夫如此說,十伙伕如此說,則民夫衆人還如何驚慌,我等又如何去趁機擡價賣糧?”
“唉,謀事不嚴,事將敗也。”
李孟羲一想到事關重大的籌錢之計剛施行就要敗了,他頓時覺得頭疼。
事情又是如此重要,軍中軍糧已不濟,而漁獵之法也好,蓄養之法也好,只能解決部分糧食,大頭還得得向四方購買,購買需要很多錢,民夫們手中則有大量錢,錢要是弄不來,就沒錢買糧食,沒錢買糧食,軍糧耗空,將至絕境。
“可還有,補救之法?”劉備意識到了問題嚴重,看向李孟羲鄭重問道。
補救之法。
李孟羲皺着眉頭,思考良久,“如今情況之最壞,不過是伙伕淄重隊士卒等泄密,致使民夫衆人不信糧草緊急。”
“事已至此,與其召集淄重隊士卒伙伕等人,令其嚴守機密,不如,假戲真做。”
“今白日倒罷,待夜,”李孟羲想到了一個絕妙主意,“待夜,趁夜色遮掩,悄悄轉移糧草,而後虛放一把大火,火勢必使全軍能見。”
“而後,明日,民夫衆人必驚憂因何起火,至此時,再施以寡粥,再聲騙民夫衆人糧草被燒,則無論民夫衆人,抑或淄重隊士卒,全爲驚慌。事至此,補救可成。”
李孟羲想出的補救之法說完,劉備關羽二人陷入了沉思。
良久之後。
“不可。”劉備皺眉回到。
“額,”李孟羲疑惑看向劉備,“哪裏有不妥?”
劉備坐直了身體,正色道,“思及一路來,黃巾屢屢投我,因何也?
因我義軍可取信於黃巾,黃巾軍衆信我也!
某以爲,黃巾信任我義軍,此乃我軍得以頃刻席捲壯大之關鍵也。
如今,若爲稠錢財,便不惜行騙,此豈不拿我軍立身根基,用以輕賤?
待人以誠,人必誠以待我,虛以待人,人必報之以虛。”
“這誆騙之法,實非上策。”
李孟羲都詫異了,不可思議的盯着劉備看了半天,李孟羲實在不理解,騙人爲什麼就不可以,他不解勸到,“此非常之時,我軍騙得錢財,是爲買糧救活衆人,怎能拘泥仁義道德。”
劉備嚴肅的看着李孟羲,“縱是好意,可誆騙,就是誆騙。行騙,便就是損信。”
“羲兒,我來問你,若今日,爲湊錢買糧,就誆騙衆人,那明日,爲湊錢買兵刃,又誆騙衆人,後日買戰馬,再後日買甲胃。
一次,兩次,數次,十次,衆我等謀劃嚴密,縱民夫衆人愚昧不智,可經十次百次,他等焉能不知被騙。”
劉備嘆氣一聲,意味深長的告戒道,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啊,千鈞之信,蛀於累毀。
一次損信,次次損信,終至無信,民夫衆人再不信你我,縱你我再本意欲行好事,可彼已不信我,豈能再成一事?”
“羲兒啊,我軍根基,盡在民心、民信,而非兵馬茁壯,非用兵高明,只在民信也!”
“根基在此,豈可輕毀?”
劉備一番話,讓李孟羲沉默了。
李孟羲本來覺得劉備迂腐不堪,可聽完劉備這一番話,李孟羲沉默了。
毀信,問題很嚴重嗎?
就騙了黃巾民夫一下,就騙了他們一下,誆了他們一下,問題能有多嚴重?
可,劉備話中深意讓李孟羲很是認同。
劉備說的很對,涿州軍如今大勢能成,兵馬強盛,人力充沛,這些都是表象。
關鍵是黃巾衆人爲何死命跟隨涿州義軍,是死命跟隨,連逃走的人都沒幾個。若黃巾衆人不死命相隨,哪怕只是不情不願的跟隨義軍,那涿州軍就遠不能達到如今勢頭。
不僅是跟隨,還得是死命跟隨。
一切關鍵便在此處,黃巾亂軍,神奇的願意死命跟隨涿州義軍。
黃巾願隨,乃是涿州義軍給糧食喫,給藥治病,一開始給糧給藥,黃巾依然不信任涿州義軍的,逃跑的屢屢有,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一長段時間,日日有糧,日日沒有被人欺負,日日不用擔驚受怕,這一日養信,才終至黃巾流民歸心相隨。
涿州軍能成如此大勢,歸根結底,還就是信譽。
李孟羲明白了,劉備不是迂腐,而是劉備境界太高了。
李孟羲不由想起,很早之前那時,當時劉備滅程遠志鄧茂部,當時給劉備出了主義,可發給流民糧食,假意允許其歸鄉,但是發糧食的時候,故意只發兩三天糧,讓其雖得糧食,不敢下定決心走。
於是乎,明面上給糧食了,劉備可得仁義之名,同時民夫們也不敢直接歸鄉,糧食也省下來了。
這便名聲得了,糧食也省了。
想當時,對此兩全計策沾沾自喜之時,劉備很是生氣,說人待人以虛,必被人以虛待之!
當時也是關乎糧食,當日假意給黃巾流民不足歸鄉的糧食;今日,也是糧食,今日李孟羲想假意誆騙民夫衆人的錢財。
此情此景,頗如昔日情景。
李孟羲又要玩什麼機關算計之時,劉備又一次點明瞭李孟羲狹小的格局。
機關算計,誆弄人心,實在不是大道。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