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價值十足的改進

作者:南宮我夢
夜色深沉之時,李孟羲實在扛不住了,他打着哈欠說犁具明天再改,然後便回去睡覺了。

  而關羽,關羽在屋子裏把犁左看右看,曲轅犁怎麼看怎麼簡陋,然就這麼簡陋的東西,犁地卻能不可思議的輕便,白天犁了沒兩分地,根本沒能過了癮,關羽橫豎是睡不着,他索性把犁扛起出去了。

  大半夜的,關羽叫了幾個士卒,然後拿着火把摸黑出了城,出城犁地去了。

  很無法理解關羽的行爲,犁地都能上癮。

  翌日,爲正月三日。

  這日清晨,李孟羲一早起牀來到城主府,凍的鬍子眉毛上打霜了的關羽剛好扛着犁回來了。

  見關羽模樣,李孟羲驚訝,“關將軍,你是幹甚去了?”

  關羽將曲轅犁小心的靠牆邊放下,抖了抖身上的冰霜,關羽呵呵一笑,“某去耕了會兒地。”

  李孟羲無言以對。

  此時李孟羲還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他誤以爲關羽是起的早然後去一大早去犁地去了,然而實際情況是關羽興致勃勃的犁了一晚上地,犁了何止有兩隆地,而是犁了一大片。

  之後,便是平平無奇的早飯,早飯算得上豐盛,有豆漿,有肉湯,有饃饃,還有煎蛋,營養絕對充足。

  飯正喫着,外邊有響動,方擡起頭看,便有幾名風塵僕僕的甲士走進門來。

  爲首甲士把身後揹着的一大包東西一解,往地上一放,然後抱拳說到,“我等奉玄德公之令,特送來生薑數袋!”

  一聽如此,李孟羲和關羽連忙起身迎接。

  關羽指了指屋裏空下的矮几,對幾個甲士說,“屋裏坐!某去拿些飯。”

  雖是幾個小卒,可也遠道而來,關羽對之如同待客一般周到。

  李孟羲上前去把生薑袋子打開,從裏邊掏出了幾塊姜看了看,他看向幾名從涿州趕來的士卒,他開心的笑道,“多虧了諸位日夜兼程送來這許多生薑,可算解了我軍中燃眉之急!”

  剛落座的幾個甲士聞言喜笑顏開,忙說哪裏哪裏,都是份內之事。

  李孟羲飯也不吃了,過去陪着幾個甲士隨意聊了起來,李孟羲問了涿州之事,問了劉備,問了涿州種種,隨意聊了一會兒,關羽端着木盤,木盤上放着幾大碗熱氣騰騰的肉湯送來了。

  見狀,李孟羲適時起身離開,他笑着對幾個半熟不熟只是少有照面的幾個甲士說到,“趁熱喫飯吧,幸你們回的及時,咱們前幾日剛宰了許多牲口,正好趕上喫肉。”

  關羽端着木盤親自來給甲士們送飯,甲士們豈敢拿架,趕緊過來接過。

  等甲士們都喫上了,李孟羲這纔回到自己座位上繼續喫飯。

  至如今,曾不很通曉人情世故的李孟羲,多少算是歷練出了些能力。

  肉湯定是好喫極了,看幾個甲士們喫的狼吞虎嚥的就能知道。

  劉備回涿州才幾天吶,這立刻就有士卒從涿州把生薑送來了,東西雖不多,可劉備記掛着鉅鹿衆人,不免讓關羽心暖。

  關羽很想問涿州的事,可喫着飯,也不好問,便只能等喫完飯再說。

  終於等到甲士們喝完了大碗的肉湯,關羽又給每人又盛上一大碗,待甲士們將又一碗喫完,確定每人都喫飽了,關羽這纔出言問到涿州之事。

  所問種種,甲士們一一答了,關羽沒問出什麼,因這幾個騎兵答,剛回涿州第二天清晨,便被劉備派回鉅鹿這邊,滿打滿算,除了行軍,呆在涿州一日還不到,涿州事務因而瞭解的不甚詳細。

  關羽點了點頭,問幾個騎兵,“大哥派你們回來,有說送完了姜,還回去聽命嗎?”

  騎兵隊長答說,“未曾。”

  關羽笑道,“那便留在鉅鹿,咱這邊也是大有事做啊!”

  關羽說的很是發自內心。

  說起來,自衆人分離之後,劉備走後,這邊發生的事可太多了,高壓鍋,造紙,活性炭,鐵鍋,好喫的不行的糖醋魚,還有白饃饃,還有祭臺,還有昨日的曲轅犁,這一樁樁事,可有趣的很。

  ——

  接續着昨日未完成的事,今日要做的最重要,是要優化曲轅犁結構,然後定型,然後投入生產。

  喫過飯,李孟羲和關羽一起去了匠人營地,一大羣各類工匠召集到一起之後,所有人都朝李孟羲看來。

  李孟羲撓頭想了好久,所有人都靜靜的等着他。

  曲轅犁結構簡單,可改進的,李孟羲覺得有這麼幾個點,第一個是,犁頭,到底犁頭多大合適,太大不僅浪費,而且在犁地的時候太喫土,太沉,反影響耕作速度。

  而犁頭太小的話,喫土就會太淺,犁的也會偏窄,同樣也影響效率。

  除了大小,形狀也是一個考慮範圍,到底怎樣的犁首形狀破土最爲犀利,是尖的,還是他喵的梭形也就是所謂的流線型,還是箭頭形狀,還是翅膀形狀,中間高起的棱形的。

  若土壤是流體,那麼李孟羲知道,流線型一定更長於破土,可,土壤既是固體,又不是純粹的固體,土壤比較軟,那到底哪一種犁首最好,李孟羲知識有限,也弄不清楚,只能將所有可能都拿出來試一試。

  除了犁首的外形,還有犁首的安裝角度,到底是對地深一些好犁還是淺一些好,這同樣很影響犁的使用,同樣跟耕地效率密切相關。

  除了犁頭,還有犁鏵,犁鏵需要考量的點則有,犁鏵大小,犁鏵偏斜的角度,犁鏵是一個彎曲的鐵片,那麼彎曲的弧度又是怎樣。

  曲轅犁還有轅臂,轅臂怎樣彎曲才最協調,是一整段圓弧,還是一個s形的弧,又有,整個曲轅犁,製作最麻煩的就是轅臂了,那有無將轅臂製作的工藝再次簡化進一步降低成本的可能。

  還有,曲轅犁的最恰當高度需要測試,曲轅犁扶手的長度高度傾斜度,也都需要測試出一個最好的式樣。

  又有,曲轅犁所用哪種木材最好?反正柳木是肯定不行的,柳木軟的跟麪條一樣,很不耐,所以木材雖曲轅犁的關鍵,但木料同樣有必要略微抉擇一下。

  林林總總,李孟羲認爲有多達二十多項測試,他向匠人們下達了龐大的生產和研發改進任務,李孟羲向所有匠人們道,“任何一人但有能改進曲轅犁者,重賞錢財百貫!上不封頂!”

  百貫之賞,可是重賞,長時間以來,匠人們所得的賞賜,最多也不過是兩百斤糧食,百貫重賞砸到了眼前,匠人們無不振奮。

  匠人們幹勁十足的回去忙碌了,李孟羲左看右看,他雖也想深入到改進之中,可李孟羲清楚的知道,衆人的智慧一定勝於一人的智慧,尤其是曲轅犁這類貼合農業生產的工具,匠人們或許能有很多奇思妙想。

  ——

  木匠營,一衆匠人回去幹活,走回工地裏,被百貫重賞刺激的心情激動的匠人們摩拳擦掌着,有一人看了看左右,提議說道,“這犁也好做,要不咱們多做點,看看都出主意改改?”

  衆人一致贊同,都動手做曲轅犁去了。

  這第一條有價值的建議已經出來了。

  曲轅犁原型犁就一個,問題就在這裏,要改進的話,犁就那一個,想湊上去摸一下都擠不進去,說要改進,可是摸都摸不着,不就等於隔岸觀花了,還怎麼改進。

  所以,既然要集合衆人之智,第一步,便要令衆人每人都有一架曲轅犁去折騰。

  這一點是如此重要,而李孟羲都沒想起來,幸而匠營體制完善,一衆匠人的生產積極性早被激發的淋漓盡致,自動的將缺陷補上了,可見匠營制度的強大。

  另一邊,鍊鐵爐子那裏,一干鐵匠有人在燒爐子,有人打鐵,又有一夥人蹲到地上湊到一堆滴咕着。

  曲轅犁的改進,分到鐵匠們這裏,鐵匠們的改進工作肯定就是犁首還有犁鏵這倆鐵件。

  匠人們滴咕了半天,其中有一年長的老鐵匠撓了撓鬍子皺眉思索了一會兒,他擡頭看了看身旁幾人,說到,“說起犁頭,俺見俺們那大戶裏有樣犁,”說着,老鐵匠拿兩手攏起,比出了一個三角形狀,“那犁頭也大,臉盆那大,見他們犁地,槓有樹軲轆那麼粗,一氣使了有八頭牛,這犁我覺着好,就是廢鐵……”老鐵匠猶豫着。

  邊上一人道,“鐵有着裏,廢就廢了,管他做甚!”

  三言兩語間,便決定了做一個大號的中間有高愣凸起的犁頭。

  所說的此種犁頭,恰好便是李孟羲構思的幾種犁頭之一。

  李孟羲構思犁頭結構的靈感來源是,潛艇,飛機,鳥翅膀,箭頭,靈感來自於各種高大上的後世科技,然而沒一個接地氣。

  老鐵匠見大戶有過巨型鐵犁,從中可以看出,古代擁有着大量土地資源的地主們,多少會掌握着一些較爲先進的生產技術。

  ——

  清晨之後的漫長時間,匠人們熱火朝天的忙碌着,而李孟羲則去完善測試計劃去了,準備待一切樣品做出來之後,好有條不紊的進行測試。

  關羽也沒什麼幫的上忙的,關羽拿着塊破瓦把犁刃磨來磨去想磨的光堂一些。

  轉眼,就是大半天過去了,到下午,李孟羲去匠人營地看了看,經半天忙碌,匠人們製作出了大量新犁。

  李孟羲在木匠營注意到了一個匠人把車輪卸下來裝到了犁上,他詫異無比。

  李孟羲還看見,有人做的犁底座老大了,跟個門板那麼大一樣,李孟羲愕然,他不明白爲何一個犁,做的既像個犁又像個耙地的耙子。

  之後,李孟羲令匠人們帶上各自做的東西出城測試。

  到南門外,李孟羲瞅見昨日還平坦的土地,大片都被耕成了虛土。

  李孟羲不由的看向關羽,他心說,土凍的邦硬,好犁嗎,犁那麼多。

  到測試的時候,主要都是木匠營的人在測試,木匠們都做了新的犁,而鐵匠們只鍛打了少量的犁首,沒得東西用。

  木匠們所作的曲轅犁大部分大同小異,畢竟曲轅犁結構簡單,不容易進行大的改進,但少有一些人別出心裁。

  有木匠把車輪和犁結合了起來,不用說,時間倉促,輪子不可能是臨時做的,一定是從車上卸下來的。

  這具後邊帶輪子的犁在牛的拉曳下,跟普通犁一樣,穩定向前,沒見出什麼問題。

  可李孟羲看不明白的是,雖然沒有出問題,但是,也沒見優點啊。

  犁後邊加個輪子,是何用意?是要減少犁臺和泥土的摩擦力?可也不對啊,看這具犁,不過是一具普通的曲轅犁,然後後邊硬加了個輪子,要說摩擦力,多了一個輪子的摩擦力,摩擦力會更大了吧。

  李孟羲看的一臉茫然,好一會兒,他忽然想起來了,似乎的確有一種自行車車輪改出的犁,那種犁很小巧,上邊帶着一個紅色的塑料桶,塑料桶連着一根鐵管,鐵管帶着一個小小的三角犁首,可是,那種帶輪子的犁,不是犁地的啊,是用來播種子來的。

  想到這裏,李孟羲又記起,歷史課本上記載,漢朝發明了播種用的三轅耬車,也就是最早的三排連排播種機。

  這個木匠肯定是知道播種耬車,然後就聰明的把耬車和曲轅犁結合了。

  李孟羲叫匠人把犁扛了過來,他評點着其中不足,李孟羲擡頭看着匠人,無奈的問,“這犁上加個輪子,你是想做成啥?要說是想做耬車,可這也不對啊,只有輪子,放麥種的鬥又在哪裏?”

  面對李孟羲的質問,這名木匠嘿嘿一笑撓着頭有些不好意思道,“耬車難做,俺想着,隨便加個輪兒了事……”

  好嘛,以爲你家軍師大人不懂耬車,湖弄呢。

  毫無疑問,這個木匠做的帶輪子的犁,沒有實用性。

  但是倒給了李孟羲以啓發,衆所周知,漢代都是直槓犁,那麼,漢代已有的播種有的耬車,肯定也是直槓耬車。

  直槓犁耕地很費力,同理,直槓的播種耬車也費力。

  既然曲轅犁可以用於犁上,那同樣,一樣可以用於耬車上。

  李孟羲沒想到,曲轅犁的技術還能用於改進到一切擁有犁臂結構的農具上。

  可以做曲轅耬車。

  這是重要收穫,李孟羲立刻寫了百貫錢的軍票獎賞這個木匠。

  木匠接過軍票,開心不已。

  接下來,衆多犁具一一測試。

  不久,又見一奇葩。

  有木匠把犁臺做的非常巨大,大的跟門板一樣,甚至於就是把門板裝上去了,李孟羲本還疑惑爲何將犁如此改進,之後,他看到那個木匠拿車推來石頭,然後將多塊石頭往犁臺上綁上去。

  李孟羲看明白了,犁臺做的如此巨大,原來是爲了放重物來的。

  之後,當套上牛,開始犁地,又一次突破了李孟羲的見識。

  只見牛拖着犁往前走,重石壓着,犁首自動就被往土裏壓了進去,又因爲犁臺又平又寬,跟個門板一樣,門板一樣的犁放到地上,根本就不會歪,牛拉着,不用管地就犁成了。

  這是……自動犁地的犁?

  可李孟羲瞅見,犁做的那麼重,又壓了那麼多的石頭,天又冷,土太硬,眼瞅着老牛都要曳不動了,李孟羲訝然失笑。

  這個犁極有意思,特別好玩,這個犁不會歪,不用人扶,牛拉着自動就能把地犁了,堪稱是半自動的犁。

  但是,這麼好用的一個創造,要是用到有千鈞之力的拖拉機上,分外好用,可是,用到牛身上,牛的力量無法拖動過於沉重的犁臺,上邊堆太多石頭了。

  總之,這是一個巧妙的創造,適合力大飛磚,只要動力夠,可以十個犁頭一趟犁數隆寬的地。

  可是要放在普遍的單牛耕作上,牛拉不動啊……

  想來想去,此方法的適用場景是,當時間緊,但是牛多的時候,可以用兩頭甚至多頭牛去拉過於沉重的犁臺,以充沛的畜力,換取超過普通犁數倍的耕作效率。

  土豪可以用此法,多排犁刃的的犁,要是靠人扶,人掂不動也扶不住,只能是索性把犁用重物直接壓進土裏,直接省去人扶。

  又是令人意外的創造,李孟羲又將一張百貫錢的軍票賞賜了下去。

  見連續有兩人得賞了,匠人們士氣激昂。

  令李孟羲很是意外,他都沒能想到曲轅犁可以用於耬車,他同樣沒能想到除了有單刃犁,古代也可以用的上跟後世排犁一樣的多頭犁,牽引力不夠,多用兩頭牛而已,拖拉機帶的動的大型鐵犁,用足夠多的牛一樣帶的動。

  不實用歸不實用,但特定場景,會很實用,比如,過於堅硬的土質的地方,比如礦牀地帶等,此時普通的犁犁不進去,必須用超大的巨型犁,可要是用巨型犁,人都扶不住了,此時,用扁平的巨型犁臺上邊再壓極重的石頭,直接就解決了問題,滿是碎石的礦地也足以犁的動。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