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洛陽科舉(三)

作者:南宮我夢
至,科舉第二日。

  科舉士子們在晨曦中被張羅起來,聽聞今日所考之事,乃是,【數算】。

  數算大抵無難,字不會寫,算個數還能不會算嗎,士子們大抵都這麼想。

  及開試,第一批考生拿到卷子,看到試題的時候,兩張合併在一起的大木板上,掛着一幅巨幅的白絹,白絹上是密密麻麻的字。

  看到這麼多字的時候,有人開始察覺到了不同尋常。

  跟前一科一樣,數算考試也遵從着從易到難的選擇,試題難度過渡的非常平滑。

  數算開試第一題,【岸有一棗,一槐,一榆,問,共有幾樹?】

  這很明顯,是再簡單不過的加法而已,一加一,加一,再加一,有木三棵。

  緊接着,第二題,問,【屋後有樹五棵,伐去其二,還剩幾樹?】

  減法,最簡單的減法,五減二,三。

  最開始的題,不過是最簡單的加減題,且是數目很小的加減計算,一點彎彎繞繞沒有,隨後,題目再往下,是難度更高的加減題。

  加減計算難度頂端的題是,【伍有兵一百六十八萬三千九百八十二卒,遇戰,死十萬九千六百六十五,逃一萬六千六百,問,所剩兵力多少?】

  如此一題,數目很大,計算繁瑣,很明顯,考察計算大數目加減法的能力。

  至此一題,好多考生算不明白了。

  於涿州軍中,軍中好多士卒,他們也沒學過算數,但平日耳濡目染的,也會進行簡單的加減計算,但是這些士卒,只能進行一些小數目的計算,數目大上千,計算起來就喫力了,大上萬,就更喫力了。

  涿州軍士卒當中,好多人竟然連百萬是多大的數都沒有一點概念。

  涿州軍中士卒是怎樣,考場中那些底層考生也就怎樣,有相當一部分考生,他們勉強識得字,看的懂題幹,認的清字,但是卻算不清大到百萬的數目。

  到這裏,真正通曉加減計算的人,和對計算一知半解只能算小數目的人,從這裏開始區分出來了。

  數算的最基礎,不過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而已。

  於之後,乘除運算的試題緊隨而來。

  乘除題一開始也按照從最簡單的開始,然後逐漸攀升難度。

  這是,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淘汰了一批懂加減卻不懂乘除計算的人。

  第三部分,加減乘除混合運算。

  這前三部分,不過是再簡單不過的題而已。

  第六場考試中,曹操做數算題做到這裏的時候,絲毫不覺有難。

  但接下來,晉級難度來了。

  題問,【有錢十,取一半,爲幾錢?】

  二分之一,或是除二,這是分數。

  題問,【今有積百步,問,爲方几何?】

  這是開方。

  題問,【男十,女十,兩兩相搭,可有搭法多少?】

  這是,兩兩分配問題。

  題問,【袋有大小輕重皆同之泥丸,十白,五黑,問,若取一丸,所取爲黑之可能,爲幾何?

  若,所取不放,再取一丸,所取爲黑之可能,幾何?】

  這是,概率。

  這些問題開始麻煩了,這些問題計算量不大,但是頗爲晦澀,曹操自開始做起這些題,眉頭就沒舒展過。

  往後,題更難了。

  題爲,【一二四八十六】,問下一個數是多少。

  這很簡單,一眼就能看出,下一個,乃是三十二。

  好,若是以爲這不難,緊接着,晉級難度來了。

  題爲,【一二四八十六……以此類推列數,爲,第十數,爲何?

  第百數,爲何?”

  要答出這個晉級問題,兩種方法,一種,老老實實一個一個乘,硬算到第一百個數,但這樣以來,耗時費力。要麼,能通曉數列,用公式計算。而能通曉等比數列公式的人,堪稱數算人才了,選的就是數算人才。

  曹操不懂算等比數列,他先是老老實實一個一個的往後算了一陣,算了二十多位的時候,曹操一想,照這麼算下去,不知得耗費多久,遂棄了這題,往下一題去了。

  同考場中,袁紹在算到這一步的時候,袁紹死腦筋,盯着這個題一個勁的往下算,因此耽誤了太多時間。

  曾有一個故事,據聞,鬼谷子考教孫臏龐涓二人的時候,拿了五張餅子給兩人,並說,一次最多可拿兩張餅,喫完可再拿,誰喫到的餅多,誰勝。

  結果是,龐涓上去就搶了兩隻餅,風捲殘雲的吃了起來,而孫臏,略作思索,從剩下的三張餅中只拿了一張,不緊不慢的吃了起來。

  結果可想而知,任憑龐涓狼吞虎嚥,他沒喫完兩張餅,孫臏把手裏的一張吃了,從容拿起剩下的兩張,這樣一來,孫臏得三餅,龐涓得二餅,孫臏勝。

  鬼谷子通過這次考教,便判斷,日後龐涓絕非孫臏對手,日後果然如此。

  洛陽所開科舉,乃頭一遭,對所有人而言都是頭一遭,所有人都沒有考試經驗,曹操沒有考試經驗,袁紹也同樣沒有。

  曹操果斷舍題,而袁紹戀題不放,這固然是有兩人考試經驗不足的緣故,可同是經驗不足,曹操機靈的多,也果斷的多,而袁紹欠缺考量,過於耿直了。

  以細微處見之,今日數算一試,曹操大可能勝過袁紹,這或並不是曹操數算水平高於袁紹,而是曹操更加機靈,知道主動舍題去先做那些簡單的題。

  若是,要從數算此一試中選拔人才,數算水平彷彿的曹操跟袁紹二人,曹操高拔而出。這公平嗎?似乎極其公平。

  分數更高的曹操,分數高,便很說明問題,說曹操更機靈也好,說曹操果斷也好,說曹操謹慎也好,不管如何,若是憑成績來選拔人才,選拔出的,大概率會是比旁人更優異的人。

  曹操又遇到一難題。

  題爲,【二,五,十,十七,二十六……以此類推,問,第百個數,是多少?】

  相比規律明顯的等比數列,此一數列,又難了一級。

  曹操皺眉思索良久,他隱有靈感,卻遲遲猜不透規律在哪,糾結良久,手掐指算,靈感最終突然來臨,曹操一下想明白,此數列,是平方加一,第一個數,一方加一,爲一,第二個數,二方加一,爲五,以此類推。

  自然,第百個數,百方加一,結果出了。

  驟解一難題,曹操心頭大快,眉頭舒展。

  基礎數學知識,基礎大抵分諸代數和幾何兩大類。

  曹操做到了幾何題知識,見到了,勾股,求積,求高,測長,量深,等等試題,一個比一個難。

  而這,還仍只是基礎部分。

  真正爲難的題,非這個時代頂級學士不能答出。

  諸如,問勾股。

  勾股簡單,尋常人也能道一句,溝三股四弦五。可若如此答,十分的題,只能答出一分。

  若真有數學大家,方能答出嚴謹的勾股公式。

  除此以外,還有,問,圓周率。此一題,答桉是三種。

  一般人,尋常答說,徑一週三。如此做答,只一分。

  第二種,若有人答,徑一,三餘一二,只要他答的不是整數,只要他把圓周率答出個三點多,不管多多少,不管對不對,那說明,此人對圓周率的理解,比答三的人深了一截。這第二種回答,得五分。

  而第三種,乃可答出精確圓周率,只要答到圓周率後兩位,只要答到3.14,就直得二十分。

  小小一個圓周率,要精進一位,得等百年,要精進七八位,得等到南北朝,等到祖沖之出世。

  鉅鹿取士之時,出圓周率精率,爲求一數學大才,可鉅鹿的幾百士子,無一人可答出圓周率精率。

  數算一卷,壓軸題不是一題,而是很多題。

  曹操擡頭看考題,考題所剩的最後一部分,一個球,又一個圓,一個圓套球,又一個球套圓,套來套去,接來接去,亂七八糟的拼到一起,曹操看的頭暈眼眩,心直往下沉。

  不久之後,鑼聲響起,考試結束了。

  曹操低頭看卷,大半沒寫。

  及下場,回了營地,營地裏安安靜靜的,氣氛很低沉,絲毫沒了經學考完之後熱烈討論的景象。

  考完了數算的士子們,一個二個情緒低沉,安安靜靜的。

  曹操問袁紹答的如何,袁紹煩躁的直抓頭髮,“難的日狗!”袁紹罵了一句。

  考了一場數算,八千多考生考的都沉默了,日了狗一樣的難。

  過了數算考試,全八千多個考生,再無一個對科舉心生輕視,包括袁紹和曹操。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