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 春秋刀法初學

作者:南宮我夢
李孟羲自從開始練槍,特別勤勞,早上老早就起,起來穿好衣服就往外邊跑圈,跑了兩圈回來就開練,都不用張飛督促,李孟羲足夠用心。

  至第二十日,在練槍之餘,關羽過來教刀法。

  關羽教學的時候手裏拿着一柄木製的青龍刀,給李孟羲一個小號的。

  開始教學之前,關羽讓李孟羲先憑着感覺自己舞兩趟刀看看。

  這可難不倒李孟羲,李孟羲可是看過亂七八糟的好多大刀套路的。

  李孟羲回憶着記憶中的那些套路,一招半式的演練起來。

  李孟羲想到好像有一招海底撈月的招式,就是,青龍偃月刀大刀從地上抄起,刀刃反過來往上撩,同時,一隻手託天朝上。

  李孟羲做出了這個招式,關羽看的眉頭緊皺。

  李孟羲還想到一個招式,就是似乎是京劇中那樣,把刀端在手中走滿一圈。李孟羲又比着做了。

  還有,有種刀抵到地上,一手拽刀柄,一手做推掌式的動作。

  關羽瞅着李孟羲一板一眼但招招不明所以招招找死的動作,關羽眉頭越皺越深。

  所謂,關老爺面前耍大刀就是這樣。

  李孟羲所理解的春秋大刀的套路招式——全是錯的。

  關羽終於忍不了了,他叫停。

  關羽忍無可忍,他讓李孟羲解釋招式的用意都是如何。

  李孟羲做了一個海底撈月式,刀刃反撩,另一隻手託天向上。

  “對,對對!”關羽點頭,“就是這個模樣,手託頭頂,你是要做甚?”

  李孟羲收了動作,他思索了一下動作,“手託頭頂,是爲了格擋?”

  關羽沉默了一下,“……你用手,想擋刀還是想擋槍?

  青龍刀重幾十斤,你單手拎的動?還反着朝上撩,你撩的起來?”

  李孟羲隱約知道似乎錯了,他老老實實聽關羽教導。

  關羽批評了李孟羲所有招式,但凡不是雙手用刀的招式,關羽全把之批評的不值一提。

  鑑於李孟羲根本就不會用重刀,關羽就從最最基本的教。

  關羽手把手教李孟羲從握刀開始。

  等李孟羲學會了基礎的持刀動作後,又出問題了,因爲木刀太輕,李孟羲把刀用出大風車了。

  關羽意識到這樣不太行,他立刻着人去吩咐鐵匠打造小號的鐵刀準備教學之用。

  大刀跟長槍術有本質區別,長槍幾乎全在刺,而大刀九成動作都在砍,這就使得,對練也大不相同。

  關羽讓李孟羲挺刀朝他砍去,李孟羲拿着刀就上。

  學槍的習慣還在,李孟羲習慣着把刀柄架在腰間。

  關羽看李孟羲動作不對,出言指出。

  因爲槍長,大刀短,槍輕,大刀甚重,所以如果按拒槍法拒刀,刀在身前太短,刀勢也太低,平拒着刀還非常耗費力氣。

  拒大刀的正確姿勢是,抱刀。

  關羽展示了一下抱刀的姿勢,就是刀尖斜向上,兩手抱刀在身前,如同懷抱琵琶。

  關羽講解抱刀姿勢的好處,“刀豎着舉,重在上,好拿,這是其一;其二,刀刃高舉,刀勢高,隨時可噼砍而下,這叫蓄勢待發;其三,若力氣不濟,刀可抵在肩頭稍微借力。”

  關羽這麼一講,李孟羲就完全明白了。

  大刀的確太沉,尤其像關羽的青龍偃月更是沉的驚人,通體精鋼的青龍偃月大刀,要是平着拿,體力遭不住,且,平着拿刀,要想攻擊,還得再把刀揚起來,大刀的攻擊方式就決定了其不適合平端。

  李孟羲明悟過來之後,他也學着關羽把刀刀頭斜朝上,刀柄斜在胸前握着。

  “羲兒,攻來!”關羽邀李孟羲進攻。

  李孟羲舉着刀朝關羽衝去,對着關羽嗷的一聲把刀噼下。

  關羽後發先至,等李孟羲大刀噼下,等李孟羲力氣用老,關羽一刀砸出,啪一聲把李孟羲的刀砸到了地上。

  關羽只輕輕發力,把李孟羲手中的刀都打掉了。

  等李孟羲把刀撿起。

  “再來!”關羽再邀。

  李孟羲戰意不減,舉着刀再砍。

  還是一樣,李孟羲刀噼出來,關羽才動,又是後發先至,一模一樣的招式,又把李孟羲的刀砸到地上了。

  如是數次,李孟羲長了記性,他機靈的先作勢豎噼,然後勐的橫掄。

  關羽皺眉叫停。

  “羲兒,你不能如此,哪有你這樣砍了半截變刀的。”

  李孟羲都不解了,他看了看手裏的刀,又擡頭看向關羽,“如何不能?”

  關羽耐心解釋,“刀那般重,勐砍出去,變不了。”

  “如何變不了?我收着力,輕一點砍出去,留一半力,不就能變了?”

  關羽被李孟羲辯駁的沉默了。

  關羽沉默了好一會兒,他看了李孟羲一眼,“不是如此。你中途變刀,是想出其不意?”

  李孟羲點頭,“是如此。”

  關羽搖頭,“可你要知,青龍刀乃重刀,機變迅疾,非其所長,乃是其短。

  你且想想,以青龍刀幾十斤份量,你就是再留力,能快過別人的槍了?

  你留了力,既快不過別人,又失了力道,刀招盡廢也。”

  李孟羲面露鄭重,他明白關羽說的什麼了。青龍偃月刀太沉了,沉的無論如何在應變方面無論如何都是頹勢,無論如何都比不過別人。

  青龍刀的優勢只有一個——勢大力沉。

  關羽繼續諄諄教導,“要是尋常長刀,刀輕,應變倒是無妨,可我之青龍偃月,沉至不可再沉,應變之能,也弱至不能再弱。

  故,使青龍偃月,出刀只講一個有去無回,收力只爲出刀再砍,刀出只有直來直去,只有硬砸直砍,毫無機巧轉圜,如此,你可能明白?”

  李孟羲完全聽明白了,關羽之刀法,確切的說,是重幾十斤的青龍偃月刀刀法,這刀法乃是一力降會以力壓人的刀法。

  李孟羲低頭看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李孟羲自思,自己這小身板何時才能擁有狂勐無匹的巨力呢,要是力氣不夠,還如何以力降十會。

  李孟羲帶着疑問問關羽,他問,“關將軍,既然青龍刀只有一個勢大力沉,刀還短,不如槍長,還不如長槍輕盈,那若敵手攻來,我提刀不如他快,回刀防守也慢,那該如何格擋?”

  關羽捋着長鬚傲然道,“不必格擋。”

  見李孟羲更疑惑了,關羽隨之解釋,“以攻對攻,以攻代擋,以攻待守。他槍刺來,你卯足了勁兒把大刀砍過去,力氣只要用的足,不必求精巧格擋,只要刀跟他槍桿碰上,輕者砸偏,重者他槍桿就得一刀而斷。”

  說着,關羽隨口提到,往日作戰時,那些個使木槍桿的黃巾小卒,一刀過去,槍桿必被青龍刀削斷,至今沒有例外。

  好嘛,仗力欺人,青龍刀那麼重,就是不用刀刃,用刀背砸,別人也擋不住吧。

  後,關羽就教李孟羲如何以攻對攻。

  關羽換了一根長棍,關羽朝李孟羲戳刺過來,李孟羲一開始反應跟不上關羽,被關羽左右虛晃的槍弄得手忙腳亂,手一晃刀就砍出去了。

  關羽看到這一點,再次傳授經驗,“羲兒,大刀可不同長槍,大刀沉,攻的慢,蓄勢也慢,回刀也慢,你要是用槍,沒戳準收槍再戳就是,可若是用大刀,一刀出倉促了,力不夠了,出招就廢了。

  且記着,用大刀得沉穩膽盛,瞅準了,卯足了力再砍,一刀砍的好,勝過倉促十刀。”

  李孟羲鄭重抱拳一禮,口稱受教。

  李孟羲感覺有點古怪,青龍刀明明是極其粗獷的重器,結果跟刺客一樣,得把握好時機,得足夠冷靜,得每一刀都出好。可青龍刀殺傷力又如此之強,只要一刀砍實了,輕者砍斷敵人的兵器,重者一刀把敵人連兵器帶人砍成兩半。

  這是暴擊流,攻擊頻率慢,但攻擊力極其可怕,砍中一刀就不得了。

  李孟羲吸納了關羽指點的大刀精義,他牢記着【一刀砍好,勝過倉促十刀】這句話,他都不肯輕易出刀了,他緊緊的盯着關羽手中長棍,關羽棍子刺來,他能退就退,能避就避,沒十足把握,絕不出擊。

  到最後就成了,關羽一步步前逼,李孟羲抱着大刀一步步後退。

  兩人就這樣繞了好多圈,關羽突然笑了。

  關羽覺得好笑,明明是一往無前的青龍偃月大刀,用在李孟羲手裏,變得畏畏縮縮謹慎小心。

  “羲兒。”關羽停下。

  “啊?”李孟羲不解。

  “你這不對啊,青龍刀重過所有兵刃,就是拿着不動也費力氣。

  別人兵器輕巧,你兵器沉重,拖延不得,拖的久了,你力氣就先耗盡。”

  “奧!”李孟羲恍然大悟,“那我得主動攻上去?”

  “對!”關羽點頭。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