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章 死亡行軍?懲戒行軍!試着往裏邊灌些稠化汽油
終於要結束了嗎?這種被拋棄的感覺真的讓人心灰意冷。
由於找不到可用的白旗,士兵們只能找了一張還算乾淨的牀單,把它裁剪成了幾面大小不一的白色降旗。
11月1日早晨,巴丹要塞區預備指揮部中……
幾名參謀已經不再去更新地圖標記,他們在整理一摞摞的文件和電報副本,然後將之塞進對半截開的汽油桶中焚燒。
賈斯汀准將從大皮箱中翻找出了一身制服,這是唯一一套乾淨的衣褲了。他換上了這身制服,然後開始用刮鬍刀刮臉。
雖然是投降,但基本的儀表還是得注意的,這涉及到軍人的榮譽和尊嚴。
昨天持續了一整日的炮聲停歇了,明軍已經得知美菲聯軍的投降消息,整條戰線都在陸續停火。
“長官,我們要銷燬技術裝備嗎?”一名中校軍需官問道:“中國人在傳單中警告,任何破壞物品的行爲都會被當作不友善的。”
“按照條令與傳統,做吧,下達銷燬命令。”
“是,長官。但……命令由誰署名?”
大家都不願意爲此承擔責任——不銷燬,戰後可能會被本國軍事法庭指控;銷燬,明軍又會遷怒下達命令的人。
“我會簽字的。”賈斯汀平靜地說。
半個小時後,一輛在車頭兩側各插着一面小白旗的凱迪拉克轎車緩緩駛離了預備指揮部。
賈斯汀准將與兩名軍官乘着車穿過過支離破碎、滿目瘡痍的防線,簡易公路被炸得坑坑窪窪,轎車很顛簸,好幾次都磕碰到了底盤。
士兵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或躺或座,步槍被隨意地丟在旁邊。
每個人都面露倦色,但卻又顯露出一副解脫的神情。
片刻之後,轎車停在了混亂戰線的一角。
這裏應該是美菲聯軍的一個補給站,昨天戰線崩潰後倉皇撤退,此處被明軍完好無損的佔領了。
一箱箱彈藥堆積在一起——除了食物,所有物資其實都很充沛。
第七軍的總兵官等一衆將領都到了,投降儀式現場也已佈置完畢,桌子、椅子、水杯,雙方國旗亦插在位置斜後方。
賈斯汀准將發現,那面星條旗上還布着彈孔,或許是什麼時候繳獲的吧。
他當即提出更換,但是卻被拒絕了,第四十三師師長略帶諷刺地笑道:“這樣戰損的旗幟不是剛好能證明你們的頑強戰鬥嗎?”
雙方的談判進行得很順利,巴丹半島的全部美菲聯軍都將在今晚零點以前放下武器投降。
不過,科羅吉多島和德拉姆堡不在範圍內,這讓明軍將領們有些不滿意。
賈斯汀要求嚴格遵照國際法對待俘虜,保證新鮮的食物和乾淨的飲水。
對此,參與談判的嚴辰武不鹹不淡地說:“言出必行,按照原先空投的告示,沒有毀壞裝備物資的予以正當待遇,反之,肯定要受到懲處。”
“國際法沒有這樣苛刻的要求!投降前銷燬武器裝備是合理的做法,也是各國公認允許的。”隨同而來的一名美軍上校說道。
“你錯了,我國朝只表明在原則上遵循國際法,所以在具體處置上自然可以自由裁量。”
事已至此,底氣全無的賈斯汀准將幾人也沒有任何辦法來駁斥,他們被不斷催促趕緊簽字,很快就承受不住壓力而同意無條件投降。
實際上之前在下達銷燬技術裝備的命令時,賈斯汀准將註明了特殊事項,剩餘的所有汽油、卡車、藥品都應完整保留。
歷史上美國人也是這麼做的,他們以爲這樣就可以乘車前往戰俘營,可最後的結局卻是被強迫進行死亡行軍。
十萬聯軍俘虜被迫在缺少食物和飲水的情況下徒步前往一百多公里外的戰俘營,因爲長期疾病和營養不良,這樣的長距離行軍讓一萬五千多人殞命在半途。
與原位面俘虜們的倒黴遭遇相比,現在的明軍在進攻巴丹半島時沒喫虧,而且也確實無意刻意折辱弱小,所以數萬聯軍俘虜無疑要幸運很多。
儘管美國的工業能力首屈一指,但實際上在明軍下層官兵的世界觀中,美國只是土財主一樣的角色——靠着法國幫助才獨立,後來竟被加拿大攻佔首都燒了白宮,最終靠着歐戰才一朝暴富。
對於這樣的菜雞對手,大部分人都沒什麼折辱的興趣,缺少成就感。
反倒是之前在馬來亞與新加坡擒獲的英聯邦俘虜要倒黴一些,昔日天下無敵、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軍隊如今卻全軍覆滅,這不得好好譏誚嘲諷一下?
第七軍總兵處後勤僉事全權負責俘虜轉運,他告訴賈斯汀准將,俘虜將會被分爲二類。
一類是遵從告示沒有毀壞裝備的,將分批乘坐卡車前往火車站,然後再被運到馬尼拉西北方向的戰俘營;另一類是有組織的毀壞了武器裝備的,將集體徒步走去戰俘營。
“上帝啊,許多士兵還患有痢疾和瘧疾,這會害死他們的!”賈斯汀大爲喫驚。
旁邊的翻譯大聲乾咳了一下,冷冷道:“將軍,注意你的態度和用詞,伱現在是俘虜。”
後勤僉事是一個瘦高的中年人,總是板着臉,他平淡而正式地緩緩答覆道:“規矩就是規矩,事先告知過的事可不是嚇唬人的,說到做到方有威信。”
“不、不、不,這是謀殺!該死,我不應該簽署命令的……”
賈斯汀准將有些崩潰,非常失落與自責,早知如此還不如選擇擔負戰爭結束後回國被追責,華盛頓那幫子政客完全拋棄了這支殘兵,毫無信譽!
美軍將領們大致能夠理解這種區別對待的目的,但一想到之後將面臨的長途跋涉,他們就既生氣又後悔。
經過努力爭取,明軍方面同意美菲聯軍的醫護人員率先撤離,在前往戰俘營的路線上沿途設立三個臨時醫院和一些救護點,以備不時之需。
因爲這段時間明軍囤積了大批給養,而且一開始在馬尼拉繳獲的給養也還有很多,所以在物資方面完全充足;同時美菲聯軍在巴丹要塞區亦有大量藥品庫存。
在防線後方,一部分囤積彈藥的補給站和臨時倉庫燃起了熊熊大火,一箱箱成千上萬發的子彈和炮彈被爆破銷燬,連環殉爆讓許多地方烈焰沖天。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