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一章 倉促返程;不會有波折
第12摩托化步兵師的師部中充斥着歡快的氛圍,大家的臉上洋溢着喜悅,可卻有種不同尋常的奇怪感覺。
“可以確定的是,一位英國皇室成員在今天來到了前線並因爲炮擊而重傷,他是哈伍德伯爵和瑪麗公主的兒子;這個裝甲師的新任師長大衛-埃文斯少將也在炮擊中受傷。”
朗格中校講述了一下最新的情況,這是根據戰鬥結束後俘虜的英軍官兵的審訊結果彙總而來的。
立即有人情不自禁地喊道:“多麼的遺憾!他們沒有死!”
“當時有很多炮彈掉在車隊旁,他們怎麼可能還活着,我猜他們活不過今晚。”突擊炮營的營長十分篤信地說。
他的話說對了一半,大衛-埃文斯少將因爲佩戴了鋼盔而倖免,但重要的人物——喬治-拉塞爾斯中校已經不治。
埃爾溫-隆美爾緩步走出了師部,平靜地說:“那我們就期待能得知那樣的好消息吧。”
他在日記裏如是評價道:「一個優秀的戰術家,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足夠的智慧,可以把東方古典軍事思想和現代戰爭巧妙的融合在一起,這足夠證明爲什麼英國人和美國人會那麼討厭他。如果在伊鬆索和朗格路尼,他肯定也能獲得藍色麥克斯的榮耀。」
這個評價的不可謂不高,尤其對於自恃不凡的埃爾溫來說更顯得非比尋常。
藍色麥克斯勳章可以說是埃爾溫的“心結”,他極爲重視軍人榮耀,當年歐戰時,伊鬆索會戰和之後攻克蒙特山兩次戰鬥他都和藍色麥克斯勳章失之交臂,令他極爲生氣,寧可和上級翻臉也要越級投訴。
最終直到郎格路尼之戰,他終於斬獲令人嗟嘆的戰果,拿下了心心念唸的藍色麥克斯勳章。
在那場戰鬥中,埃爾溫率部在五十幾個小時裏連續翻越山峯、深谷、峭壁,孤軍深入,以不到五百人的兵力殲滅了意軍五個團,俘虜九千餘人,繳獲火炮八十幾門,自身僅付出六人陣亡的代價。
深邃無垠的夜空中鑲嵌着數不清的璀璨繁星,乍看之下似乎與二十多年前相差無幾。
周長風已經不在師部了,半小時前有考察團派來的人專程趕來,通知他接下來縮減滯留時間,隨時準備啓程歸國。
這個消息是通過非標準渠道傳來的,其中的暗號含義表明這是朱泠婧的指示。
哦豁?看樣子大明京城要颳風下雨了?
周長風與其他考察團成員分別,只帶着幾名隨從人員先行離開,餘者繼續各自觀摩。
Ju-52運輸機緩緩升空,向着東北方向的馬德里飛去,機身沒過多久就消融在黝黑的星空中。
機艙裏,周長風側首望着方窗外面,嘆道:“本來還想在這裏多待兩天的,計劃趕不上變化啊。”
旁邊的克莉絲淡淡道:“對於一名將軍而言,這應該是基本的覺悟吧。”
“這……說的也沒錯。”
“你們沒有遇到進行中的戰役,從現在的對峙中應該得不到什麼有用的。”
“這可不一定,後勤保障、維持戰線、構築陣地、滲透和反滲透、空地協同偵察都很重要,做好這些就等於贏了大半。”
雖然來電說做好隨時啓程的準備,但並未要求立刻就走,因而周長風突發奇想決定乾脆到馬德里西南邊的塔拉韋拉-德拉雷納去一趟。
“塔拉韋拉?”克莉絲面露疑色。
“不遠萬里來都來了,怎麼能不順帶去看兩眼呢?”
“好。”
飛機本就要途經塔拉韋拉上空,不需要臨時改變航線。
明月當空之時,運輸機穩穩的降落在這座城市的機場。
克莉絲偵查總局的身份無論在哪裏都格外好使,從來沒有遇到過刁難。雖然已是半夜,可臨時下榻地還是很快就安排妥當了。
疲乏的周長風倒頭就睡,殊不知自己所在的這家酒店在三年前塔拉韋拉戰役時曾是意大利干涉軍的一處據點,如今在重新裝潢以後煥然一新。
塔拉韋拉這座城市只是克莉絲去過的衆多城市之一,但留給她的印象卻無比深刻。
那是她第一次被派往戰場執行外勤任務,間諜和線人沒有查獲幾個,反倒一怒之下槍斃了一位共和軍負責人,因此受了嚴厲批評。
除此之外就是同周某人的一面之緣了,當時誰能料想到第五〇國際旅的指揮官會有現在的輝煌的成就呢?
次日,天明之後。
這座城市雖在三年前的內戰時遭到侵擾,可幸運的躲過了去年的戰火,建築大多完好,但是仔細觀察的話仍能瞧見一些遺留的彈孔。
周長風乘車駛上重建的鋼架橋,前往河流南岸。
過橋以後稍稍右轉,熟悉的感覺撲面而來,這兒的一草一木似乎都跟三年前一樣。
眼前的小土丘鬱鬱蔥蔥,全然看不出一千多個日夜前曾發生過血與火的碰撞,這就是那時候的109高地。
幾人將車子停好,下車以後順着山間小徑很快就登上了這個高地的頂端。
“這是一個很好的制高點,控制了它就可以向任何從北方和東方渡河的敵人開火。”克莉絲說道。
“是的,所以當時爲了爭奪這裏,雙方一共付出了一兩千人傷亡的代價。”周長風回答道。
說着,他端起了照相機。
現在的109高地上還留存着不少當時構築的土木工事,還能瞧見零星的彈殼與破爛的雜物,用工字鋼和圓木建造的前沿指揮所已經倒塌了,裏邊扭曲變形的工字鋼已經鏽跡斑斑。
出於安全考慮,幾人沒有亂走,以免誤觸遺留的啞彈,只沿着有人走過的路徑謹慎前行——戰役結束後,不少當地人前來打掃戰場,蒐集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下山以後,周長風等人來到了109高地西南方向,這兒是當年第五〇旅的主陣地。
因爲日曬雨淋的緣故,那時候挖掘構築的塹壕與掩蔽部基本都倒塌了,現在只能依稀辯識出大致輪廓。
有幾個炮兵陣地上留存着被損毀的火炮,可拆卸的零部件也全都被當地人取走了,只剩下殘缺的火炮主體。
有意思的是,西北邊的河灘和樹林間還停着六、七輛坦克殘骸,仔細辨別的話可以看出是明制三二式輕型坦克和意制CV-33超輕型坦克。
前者的車體與炮塔上都塗刷着標語,這是當時車組成員自己寫上的,現在已經模糊難辨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