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華夏科幻電影的第一步

作者:搬書道人
正規電影的拍攝製作,都是有標準流程的,這也是電影工業化的一部分。

  依照這種標準流程,電影的拍攝大致可以分爲五步,分別是走位、調光、試音、排練,然後纔是正式的拍攝。

  光是這其中的第一步走位,就十分重要。

  爲什麼?

  因爲王皓他們如今拍電影,用的還都是膠片機,更方便的數字攝影機此刻根本就沒有普及開來。

  而使用膠片機拍攝時,雖然也有數碼監視器,但那個影像,和最終在銀幕上所呈現出來的影像相比,清晰度估計只有百分之一不到,顏色的準確度更是可以忽略不計,只有大致的黑白二色。

  在這種情況下,構圖、定焦、光效這些,完全就是未知的。

  無論是攝影、燈光這些工作人員,還是演員、導演,都所知甚少。

  主創們只知道自己負責的那部分效果:攝影知道構圖運動,燈光能大致預測光效,導演也知道表演的效果如何。

  但所有人都不知道,膠片在沖洗之後,最終所呈現出來的完整影像,究竟是什麼樣的。

  所有的成果完全都得仰仗於工作人員和導演的技術,像後世那種牽條狗就能坐在監視器前當導演的情況,如今是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

  在這種情況下,除非富裕到捨得浪費膠片和精力,不然就得在拍攝之前,儘量把該做的工作都做到位。

  這也就是爲啥走位、排練這些步驟在膠片攝影時代會至關重要的原因。

  只有演員在攝影、燈光等工作人員的面前,大致把這場戲粗略地過一遍,確定了移動範圍和路線、方向,攝影師才能拉着捲尺,根據表演區域來確定機位、景別和運鏡方法。

  也只有確定了鏡頭的焦點、焦距和高低位置等參數,燈光師纔好確定表演區域的光位擺放,精確地控制光量和光比。

  以上這些,牽一髮而動全身,稍微有點不對,最終所呈現出來的效果就是災難性的。

  所以早期的演員,要比很多新時代的演員更加敬業和努力,同時也更加專業。

  因爲在沒有數字攝影機,無法實時觀看拍攝效果,反覆回放的時代。

  演員的每一次失誤,那就是在實打實的浪費金錢,其所帶來的壓力自然就可想而知,非逼着演員提高業務能力不可。

  除非你大牌到能夠無視這些浪費的金錢,或者是豪氣到帶資進組,否則就得被導演罵個狗血淋頭。

  好在王皓的這個劇組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黃壘本身就是老演員了,現場的工作人員也十分專業,即便是張揚和李魁這種生手,在青影廠老員工的幫助下,也幹得有模有樣。

  而隨着演員的就位,燈光、攝影、美術和收音的吊杆員自然也都圍了過來。

  得益於《活埋》場景簡單到只有一個棺材的地步,表演區域的確定還是十分簡單的。

  簡單到攝影助理都不需要根據演員的走位在地上貼上膠布做記號。

  當然啦,就算是這方面省略了,該完成的工作也不能少。

  王皓以最高標準要求着在場的所有人。

  他知道,自己等人的身上,寄託着華夏科幻電影的未來,這個項目,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